姑娘问孔文龙说:“哎,对了,你今天来我们店是干什么的?”孔文龙说:“哎,光顾着和你聊天,我把正事都差点忘了,我是来给我们画廊订做条幅的。”然后,他把林丽人写好的纸条拿了出来,告诉了姑娘要制作的尺寸和其他细节。
姑娘把孔文龙说的要求都用笔在本子上面记了下来,同时她不好意思地说:“让你这大学生笑话了,我的字特别难看,我自己都不喜欢。”孔文龙斜着眼睛看到了姑娘的字体,确实是不怎么样,像小学生一样,一看她就是不爱学习的主。孔文龙说:“没事,比外国人写的汉字还是要好一点。”
姑娘脸又红了,说:“你这算是夸我还是损我呢?”孔文龙说:“当然是夸你呢!老外写中国字都是像在画画,和你还差一个档次呢。”姑娘说:“我明白,像你们这样的大学生肯定看不上我们这样没文化的粗人。”
孔文龙说:“你说错了,找女朋友是过日子,又不是找书法家,只要端庄大方,有耐心能看店守家就行了。”说完他瞥了一眼姑娘。姑娘知道孔文龙在逗自己,但她不敢接口,她知道自己的条件不高,怕配不上翻译大学生,就主动退缩着。
孔文龙又说:“你已经知道我姓孔了,我还不知道你姓什么呢?”姑娘说:“我姓郭,叫郭巧珍,你叫我小郭就好了。”孔文龙故意说:“是电饭锅的锅吗?”姑娘笑了,说:“你真会开玩笑,哪有人名字是那个锅?是郭沫若的郭。”孔文龙说:“原来是郭富城的郭。”姑娘说:“是的。”
孔文龙还想和郭巧珍聊一会儿,这时候严有才从画廊又出来了,他对孔文龙说:“小孔,你的条幅的事还没办好?我都带了一波人没买又出来了,你还在这里忙啊!”孔文龙回答说:“马上就好。”他只好先停下泡妞,对郭巧珍说:“这个条幅要多久才能做好?我们等着用呢。”
郭巧珍说:“你们要是着急,我让他们工厂那边加个班,明天下午一好我就亲自给你们画廊送过去。”孔文龙说:“那加急还加钱不?”郭巧珍说:“不用,给你们金老板干活谁敢多要钱?”孔文龙说:“那就谢谢了,那我先去忙了。”然后和严有才一起去钟楼等老外去了。
在路上,严有才就问:“那个女孩是商店老板的妹妹吧?我见过她,咋?你喜欢上她了?”孔文龙说:“没有,我就是第一次看到她,就和她闲聊了一会儿。”严有才说:“你那哪里算是闲聊?就是在泡妞,我都看出来了,那个女孩对你也有意思,就看你想要她不?”
孔文龙说:“你从哪里看出来她对我有意思了?”严有才说:“我昨天和他哥在这聊天,她还主动问我你的情况呢,我就知道她对你感兴趣。”孔文龙说:“她还向你打听我呢?怪不得我说她刚来这里上班就对咱们画廊什么都知道。”
严有才说:“这个女孩没有文凭,相貌也一般化,我觉得她配不上你。”孔文龙本来还想把郭巧珍泡下来,就是对她的相貌还有一点不太称心,听严有才这么一说也就没有兴致了。
............
严有才私下里建议孔文龙说:“如果老外不买画或者不来画廊,你也可以带他去买别的东西,都能挣提成。”
孔文龙就又耐心地继续干下去,果然有个瑞士的中年人又给他带来了一些新思路。这个老外看上去没什么特别之处,也不是大富大贵的派头,他是快下班时被孔文龙带到画廊的,听完热情细致的讲解,出于礼貌买了一张镜芯150元,孔文龙能挣60元。
然后瑞士人说要请孔文龙吃晚饭,孔文龙自然高兴地答应了。当时陪同老外吃饭、逛街是一件很得意的事,显得非常有档次,关键是当时国人太穷了,崇洋媚外的意识无处不在。
瑞士人和孔文龙吃完饭,天已经黑了,他请孔文龙陪他转转清真寺门前的小巷子,里面都是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店。有一家是专门给游客刻章子的,店家热情地招呼他们。这里给中国人刻名字章(阴文,比较容易)5元,是手工的。给外国人要贵2倍,孔文龙陪同老外来就是20元,其中给孔文龙8元提成,店里最后能落12元。瑞士人痛快地接受了,他们交了钱说一会儿再来取。
瑞士人突然悄悄地对告诉孔文龙,想买古董文物,让他帮忙找地方。孔文龙想了想,就把瑞士人带到了文化斋隔壁的一家古玩商店,这家店门面和文化斋一样气派,专门卖古玩等老东西,是属于和贩卖文物打擦边球的灰色生意。这些天孔文龙给文化斋带人买画,和这家店的老板也脸熟,孔文龙也注意到他家几乎就没什么生意。
这时文化斋的一楼已经黑灯关门了,翻译们一般晚饭前就结账拿钱走人了。画廊下班后,嫂子一家就上到三楼吃饭、休息去了。
孔文龙带着瑞士人推门进了隔壁的古玩店,店老板和媳妇也刚吃完饭,正在收拾碗筷,他见孔文龙带来一个老外,非常高兴,马上请他们上了二楼。因为这种商店一楼摆的都是糊弄人的低档工艺品和假古董,好东西都在楼上,一般是私下里交易,所以平时就看不到有什么生意。
古董店的老板是个刚40岁的中年人,好像是姓唐,他听孔文龙说老外想买文物,就把手伸进柜子底下,取出一个报纸包着的东西。唐老板让孔文龙告诉老外,好东西价格很贵,如果老外不想多花钱就别看了。
孔文龙给瑞士人翻译了,瑞士人告诉他们没关系,只要东西真,他就愿意花钱。唐老板就打开了纸包,里面是两个像盘子大小的玉璧,看上去很古老,像是件宝物。
唐老板取出放大镜,瑞士人就用放大镜仔细观赏了好半天,才开始问价格。唐老板说两个要1万元人民币,瑞士人说太贵了,接着两个人通过孔文龙进行讨价还价。最后,双方达成400美元加400人民币成交(约3600元人民币)——因为这是瑞士人当时身上能搜出来的全部现金。
瑞士人还问孔文龙怎么样?值不值?孔文龙连忙说自己一点都不懂古董,给不了任何建议。其实即使他懂也不可能给老外出主意,因为唐老板还在面前呢。
孔文龙也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瑞士人,只买了一张小镜芯,居然能花这么多钱买文物,他算是开了眼。其实,瑞士人就是这样,他们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但人家的物质欲望非常低。
在瑞士,很多有钱人穿着朴素、生活低调,他们根本不像中国当时的暴发户那么张扬。所以说,三年能出个暴发户,三代才能出贵族。越是刚有钱和有一点钱的人越不淡定,而越是有钱时间久了、和特别有钱的人才能从容不迫地过日子。
唐老板给老外包好了东西,告诉孔文龙一会回来给回扣,因为不能让老外看到。孔文龙和瑞士人离开了古董店,最后在鼓楼外面的大街上告了别。孔文龙马上跑步回来,又进了唐老板的店。唐老板取出200元人民币给了他,孔文龙没想到他给这么少,就质问他,并说在文化斋卖画都是拿40%的提成。
唐老板解释说:“你也看到了,是老外还价太多了,否则也能给你那么多提成。”他还说:“你今天在街上跑了一天,好像也没卖画,这一下就挣200元,该知足了。”唐老板还真不了解当翻译卖画的收入情况,孔文龙非常生气,一把接过钱扭身就走了。
按理这个事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是真文物,万一老外在出境被查获,孔文龙也会被牵连的,但当时年轻气盛的他只想着赚钱,那管这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