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的黎明总是来得特别迟。
大周后独自坐在栖凤阁的窗前,望着远处渐亮的天色。这座她生活了二十余年的宫殿,如今已经收拾一空。曾经摆满珍玩的架子空空荡荡,昔日绣满花鸟的屏风也都被撤走,只剩下几件简单的家具,显得格外冷清。
\"娘娘,\"小环轻手轻脚地进来,\"华安公公送来了早膳。\"
\"让他进来吧。\"
华安端着食盒进来,却见大周后还穿着昨日的衣裳,显然一夜未眠。
\"这是特意为娘娘准备的清粥,\"华安将食盒放在案几上,\"加入了一些安神的药材。\"
大周后看了看碗中的粥,淡淡一笑:\"你们总是这样贴心。\"
她端起碗,轻轻吹了吹:\"知道吗?我第一次见到陛下,就是在御膳房。那时他还是太子,我是新入宫的贵女。他偷溜去御膳房要点心,正好遇到我在那里学习膳食之道。\"
华安恭敬地听着,没有插话。
\"那时的御膳房比现在热闹多了,\"大周后的目光变得悠远,\"各地进贡的珍馐,民间进献的方子,还有那些御厨们比试厨艺的声音......\"
她顿了顿,看向窗外:\"二十多年了,一晃竟然这么快。\"
小环在一旁抹泪,华安也感到一阵酸楚。谁能想到,那个曾经繁华无比的建康宫,如今会是这般光景。
\"你知道吗?\"大周后忽然说,\"陛下其实一直都知道会有今天。\"
华安一愣:\"娘娘此言何意?\"
大周后放下碗,从袖中取出一封旧信:\"这是十年前他写给我的,那时我们刚刚失去北方的领土。\"
她展开信纸,已经泛黄的纸面上,李煜清秀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观史可知兴替,看棋可悟人生。江山非一姓之有,本是白云过岗,流水入海。但愿我二人在这乱世之中,能护一方黎民,保一缕文脉......\"
\"从那时起,\"大周后轻声说,\"他就开始准备了。御膳房里那些独特的配方,不只是为了养生,更是为了在危急时刻救人。\"
她看向华安:\"这些年来,那些突然痊愈的大臣,那些化险为夷的死士,其实都是因为这些配方。\"
华安心中一动,想起昨夜在密道中发现的《食医杂录》。
\"但最重要的不是这个,\"大周后继续说,\"陛下这些年在民间设立的义庄、药局,表面上是为百姓提供医食救助,实际上是在布置退路。\"
她起身走到窗前:\"你可知道为什么这些日子宫中的人纷纷离去,却很少有伤亡?因为他们都得到了暗中的帮助,有人给他们指引道路,提供盘缠。\"
华安恍然大悟。难怪这段时间,无论是宫女内侍,还是大臣家眷,都能平安离开建康。原来这一切都是李煜早已安排好的。
\"陛下他......\"
\"他是个好皇帝,\"大周后的声音有些哽咽,\"只是生不逢时。若是太祖在世,见到他这般为民着想,想必也会欣慰。\"
\"娘娘,\"小环突然从外面匆匆进来,\"赵庆带人来了!\"
大周后神色不变:\"让他们进来吧。\"
转头对华安说:\"你先退下,记住我方才说的话。\"
华安刚退到屏风后,就听见赵庆谄媚的声音传来:\"娘娘,臣是奉旨前来请安的。\"
\"奉的是哪一位的旨意?\"大周后语气平淡。
赵庆一时语塞,随即陪笑道:\"娘娘说笑了。只是......听说娘娘这几日都在服用一些特别的膳食?\"
\"有何特别?不过是些养生的食材罢了。\"
\"那个......\"赵庆犹豫片刻,\"娘娘可知道御膳房有一本秘传的食谱......\"
\"你是说《食医杂录》吗?\"大周后打断他,\"那确实是本好书。\"
赵庆眼睛一亮:\"娘娘知道在哪里?\"
\"自然知道,\"大周后淡淡一笑,\"那是先帝留下的,我怎会不知?只是......\"她意味深长地看着赵庆,\"你找那个做什么?\"
赵庆被她看得有些发毛:\"这个......\"
\"是想献给新主子吗?\"大周后的声音突然变得锐利,\"可惜啊,那书早就不在宫中了。\"
\"什么?\"赵庆失声叫道,\"怎么可能?那可是......\"
\"是什么?\"大周后冷笑,\"是可以救人性命的秘方?还是可以毒杀人的配方?赵庆,你以为先帝和陛下留下那些东西,是为了让你们拿去邀功请赏吗?\"
赵庆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娘娘此言差矣,臣不过是......\"
\"够了,\"大周后挥挥手,\"你回去告诉那些人,想要的东西已经不在这里了。现在,请你离开。\"
赵庆还想说什么,但在大周后威严的目光下,最终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等人走后,华安从屏风后出来,惊讶地看着大周后:\"娘娘是怎么知道......\"
\"知道什么?知道你们昨夜在密道中找到了《食医杂录》吗?\"大周后笑了,\"这后宫里的事,又有什么能瞒得过我呢?\"
夜色渐深,栖凤阁外传来此起彼伏的虫鸣。
\"时候不早了,\"大周后看着窗外的月色,\"华安,最后还有一件事要交代你。\"
她从床头的柜子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这里面是我这些年收集的养生方子,有些是民间秘传,有些是我自己研制的。\"
华安接过木盒,只觉分量不轻。
\"但最重要的不是这些方子,\"大周后继续说,\"盒底有一个暗格,里面藏着一张地图。那是一条秘密的逃生路线,从建康到临安,沿途都有我们的人接应。\"
她意味深长地看着华安:\"这条路线,不仅是为了我们这些人,更是为了以后可能遇到similar困境的人准备的。\"
\"娘娘的意思是......\"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大周后叹息,\"今日我南唐遭此厄运,来日或许会轮到其他人。若是这些东西能在危急时刻救几条人命,也算没有白费心思。\"
她走到窗前,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秦淮河:\"你知道吗?我年轻时很不理解陛下为什么总是写那些凄婉的词。现在才明白,他大概早就预见到了今天。\"
月光下,她的侧影显得格外孤傲:\"但即便知道结局如何,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这江山不是一姓之有,可人性的光辉却是永恒的。\"
华安默默跪下:\"娘娘保重。\"
\"不必如此,\"大周后转身扶起他,\"去吧,天亮之前必须离开建康。记住,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华安泪眼朦胧地应了一声,转身离去。走到门口时,他回头看了一眼。月光中,大周后的身影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晕。
一个月后,当消息传来说大周后在建康城破时服毒自尽时,华安正在临安的一家小茶馆里。他放下手中的茶杯,望着远处的天际,似乎又看到那个月夜里的身影。
而那个木盒中的秘密,在往后的岁月里,竟然真的在关键时刻救了无数人的性命。每当回忆起那个夜晚,华安总会想起大周后最后的话:
\"江山易主事常有,但人性的光辉永存。\"
许多年后,当另一个王朝走到尽头时,这些方子和地图再次发挥了作用。而这一切,或许正是历史给予后人最宝贵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