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张诚成功平定北方匪患,科举改革得以继续推进,本以为能迎来一段安稳时期,可朝堂内外的局势却如暴风雨前的海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这日清晨,张诚在府邸的书房中审阅各地呈来的关于科举改革的反馈。看着那些详实的数据和学子们充满希望的来信,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然而,这份宁静很快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
管家匆匆走进书房,神色慌张:“老爷,不好了!宫里传来消息,说有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在京城散布谣言,说科举改革是对祖宗的大不敬,会给国家带来灾难,还煽动百姓抵制。”
张诚脸色骤变,他深知谣言一旦扩散,对科举改革乃至整个国家的稳定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他立刻起身,准备进宫面圣,向皇帝禀明此事。
此时,林婉儿和苏瑶也匆匆赶来。林婉儿焦急地说:“张大哥,我也听说了这个谣言,肯定是有人故意在背后搞鬼。”
苏瑶更是气得满脸通红:“这些人太可恶了!张大哥,我这就去把那些造谣的人抓起来,看他们还敢不敢胡说八道!”
张诚拦住苏瑶:“苏瑶,先别冲动。此事背后必有主谋,我们要从长计议。婉儿,你在京城人脉广,帮我留意一下,看能不能查出是谁在背后指使。苏瑶,你和我一起进宫,向皇上说明情况。”
两人点头领命。张诚和苏瑶进宫后,直奔御书房。皇帝正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手中拿着一份奏折。
“张诚,你看看这个!” 皇帝将奏折扔给张诚,“京城谣言四起,百姓人心惶惶,你说该如何是好?”
张诚接过奏折,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跪地说道:“陛下,臣罪该万死。这谣言明显是有人故意散布,企图破坏科举改革。臣恳请陛下给臣一些时间,臣一定揪出幕后黑手,平息这场风波。”
皇帝沉思片刻,说:“朕再信你一次。但你务必尽快解决此事,否则,科举改革……” 皇帝没有再说下去,但张诚明白其中的意思。
从皇宫出来后,张诚和苏瑶马不停蹄地开始调查。他们先来到谣言传播最广的集市,找那些听到谣言的百姓询问情况。
“大爷,您还记得最早是从谁那里听到这些谣言的吗?” 张诚耐心地询问一位老者。
老者回忆了一下,说:“我也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是一个年轻人,穿着一身黑衣,在人群里大声嚷嚷,说科举改革违背祖制,会让国家遭殃。”
张诚和苏瑶对视一眼,继续询问了其他几个人,得到的线索都大同小异。看来,这些造谣者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行动。
回到府邸,林婉儿已经在等他们了。“张大哥,我打听到一些消息。最近有几个形迹可疑的人频繁出入一家客栈,那家客栈是礼部侍郎孙德的产业,我怀疑他们和孙德有关。”
张诚皱着眉头:“孙德?他一直对科举改革持反对态度,看来这次的谣言很可能就是他在背后策划的。”
苏瑶气愤地说:“那我们还等什么?直接去找他算账!”
张诚摇摇头:“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能轻易打草惊蛇。苏瑶,你今晚带人去那家客栈监视,看看能不能找到证据。婉儿,你继续留意孙德的动向。”
夜幕降临,苏瑶带着几个身手敏捷的侍卫,悄悄地潜入了客栈附近。他们藏在暗处,观察着客栈里的一举一动。
过了一会儿,一个黑衣人从客栈里出来,鬼鬼祟祟地朝城外走去。苏瑶立刻带领侍卫跟上。黑衣人似乎察觉到了有人跟踪,加快了脚步。苏瑶见状,一挥手,侍卫们迅速围了上去。
黑衣人见势不妙,抽出匕首,准备反抗。苏瑶冷笑一声:“就凭你,还想跑?” 说着,她身形一闪,与黑衣人交起手来。几个回合下来,黑衣人便被苏瑶制服。
“说,是谁指使你散布谣言的?” 苏瑶厉声问道。
黑衣人一开始还嘴硬,不肯交代。苏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要是再不老实,可别怪我不客气!” 在苏瑶的威逼下,黑衣人终于松了口:“是孙德大人让我们这么做的,他还给了我们很多银子。”
苏瑶带着黑衣人回到府邸,将他交给了张诚。张诚看着黑衣人,冷冷地说:“把你知道的都详细说出来,否则,后果自负。”
黑衣人吓得瑟瑟发抖,将孙德如何指使他们散布谣言,如何组织人手,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张诚听完,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好你个孙德,竟敢如此大胆!”
第二天,张诚带着黑衣人以及他交代的证据,进宫面圣。皇帝听完张诚的禀报,勃然大怒:“孙德身为朝廷命官,竟敢做出此等扰乱朝纲之事,来人,将他给朕拿下!”
很快,孙德被押到了御书房。他看到张诚和黑衣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孙德,你可知罪?” 皇帝怒声问道。
孙德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臣知罪。臣一时糊涂,听信了奸人的谗言,才做出这等错事,还望陛下恕罪。”
皇帝冷哼一声:“哼,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想狡辩?来人,将他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处理完孙德的事情后,皇帝看着张诚:“张诚,这次你又立了一功。科举改革之事,你继续好好推行,若再有敢破坏者,朕绝不轻饶!”
张诚跪地谢恩:“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从皇宫出来后,张诚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虽然这次成功地解决了谣言危机,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
回到府邸,林婉儿和苏瑶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张诚回来,两人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张大哥,你可算回来了。这次可真是太惊险了。” 林婉儿说。
苏瑶则笑着说:“不过,张大哥还是厉害,这么快就把幕后黑手给揪出来了。”
张诚看着两人,心中满是温暖:“这都多亏了你们。要是没有你们帮忙,我也不可能这么顺利。”
三人正说着,管家匆匆走过来:“老爷,有位自称是陈轩的公子求见。”
张诚微微一愣,随即想起陈轩是江南科举改革试点中表现出色的学子,他连忙说:“快请他进来。”
不一会儿,陈轩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朴素的衣衫,但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和自信。看到张诚,他立刻行礼:“张大人,学生陈轩,特来京城拜见您。”
张诚连忙扶起他:“陈轩,不必多礼。你此次来京城,所为何事?”
陈轩说:“张大人,学生在江南听闻京城发生的事情,心中十分担忧科举改革的前途。学生此次前来,是想为改革出一份力。”
张诚欣慰地笑了:“好,有你这样的学子支持,改革之路虽艰,却充满希望。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听听。”
陈轩从怀中拿出一份文稿:“张大人,这是学生这段时间写的一篇关于科举改革的文章,里面阐述了学生对改革的一些见解和建议,还望张大人赐教。”
张诚接过文稿,认真地看了起来。看完后,他不禁拍案叫绝:“陈轩,你果然是个有才华、有见识的学子。你的这些建议,对科举改革很有帮助。”
陈轩听后,十分激动:“能得到张大人的认可,学生深感荣幸。学生愿意追随张大人,为科举改革贡献自己的一生。”
张诚点点头:“好,以后你就留在京城,协助我推行科举改革。”
有了陈轩的加入,张诚对科举改革的信心更足了。他和陈轩、林婉儿、苏瑶等人一起,继续为科举改革的完善和推广而努力。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封来自边疆的加急战报打破了这份平静。战报上说,北方的游牧民族蠢蠢欲动,有大规模进犯的迹象。
张诚看着战报,脸色变得十分凝重。他知道,一场新的危机即将来临,而他又将面临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