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琴无语地摇了摇头,道:“我的意思是我可以帮你们给孩子找收养的人家,孩子一旦被收养,跟你们家再没关系,跟我们家也没关系,你们可别事后反悔又跑来找我们要孩子的下落,弄得我们里外不是人。毕竟收养的人家肯定不希望孩子再跟亲生父母那边有联系,这样你们能懂了吧!”
“懂懂懂......这是肯定的!”朱父不等朱福根夫妻俩回答就先表态。
林琴也怕朱福根和李兰反悔,当即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本子和一支笔,“大舅舅,我写个保证书,你让表哥表嫂把名字给签了,我也签了,免得以后大家扯皮,有这个保证,我也能安心帮这个忙。”
“好好好......”朱父笑容满面,他只关心林琴答不答应,至于其他的压根无所谓。
反正他肯定是要孙子的,又怎么可能去打听一个赔钱货的下落!
倒是李兰有些犹豫,只是公公已经应下,自家男人沉默不语,她根本没有说话的资格。
就这样,林琴把保证书仔写完,一式两份,让朱家三人签名,不会签名的就盖手印,因着陈文军作买卖,家里还是有备着红色印泥。
保证书签完。
朱父讪笑着说道:“那个......外甥女,我还要赶着回村种地,你表哥表嫂也得出工干活,我们实在不方便养这个孩子,既然事情都说好了,这孩子.....要不.....就交给你了?”
林琴做出一副抗拒的样子。
朱父又是卖惨又是祈求,最后林琴才勉为其难让孩子留下,就是脸色不是很好看。
朱父深怕林琴反悔,茶水也不喝了,带着儿子儿媳妇赶紧走了。
林琴跟到豁口大门,目送他们一家被船家阿公送走,这才果断关了院门,快速进屋。
仔细给孩子检查了一下,林琴发现孩子的尿布全是屎尿,明显长时间没有更换,孩子嗓子都哭哑了。
她黑着脸在心里把朱福根一家骂了个遍,赶紧去灶屋兑热水给孩子洗屁股换尿布。
发现孩子屁股红了,又弄了一点粉上去,仔细给孩子包裹好,再把煮开放温的羊奶端进来。
孩子显然饿坏了,大半碗的羊奶全吃光了。
随后沉沉地睡了过去。
林琴像往常一样用背带把孩子背起来,带上孩子的尿布和羊奶,赶去老年大学上课。
这段时间她都是这么干的,老年大学的上课时间是八点到十一点,管理员习以为常,还会让林琴把孩子放在她那边,她可以帮忙照看。
反正也就两个小时,对管理员来说不是什么事,当然,也是因为孩子省心,通常林琴上课期间孩子都在睡觉,不吵不闹。
等林琴下课,再给孩子尿布,热羊奶,喂好了才带走。
中午林义接两个孩子回来,知道朱家一早把孩子送回来,三人激动得不行,赶紧进屋去看孩子。
亲眼见到孩子归来,三人都欢喜得不行。
林琴把朱家的要求告诉林义,顺便将保证书念给林义听。
林义满意地直点头,“这个好!还是你聪明,知道留一个心眼,要是我在场的话还真不好意思提这个要求,以后说不准真会被找上门来闹,有了这个保证书,不管我们把孩子交给谁抚养他们都管不着,以后也不能来为难我们!”
说着林义看向林琴,试探着问道:“你跟文军要是收养吗?”
林琴迟疑着摇了摇头,“大舅舅一家又不是再也不来我们家,要是我们收养的话他们肯定知道,这个保证书还有什么意义?”
林义一噎,无语了,旋即嘟囔道:“那就等一等,再养一阵,反正孩子还小,也不急着给人家。”
林琴知道林义是舍不得,但也没有反驳。
下午黄月珍回来,知道孩子被送回来她也松了一口气,当下就表示晚上要继续带孩子。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十一月莲藕播种,林义和黄月珍越发忙碌。
等他们把地里的活忙完也到了腊月。
一旦进入腊月就要开始大扫除,为过年做准备。
林义数着日子,一旦碰到拜拜的日子就提前一天挖一些马蹄莲,让陈文军送到南港批发出售。
还别说,这东西挺值钱的,起码比其他蔬菜要贵不少。
此时林琴和两个孩子都放寒假了。
林琴赶忙带着他们去理发,采买年货,顺便给两个孩子挑选过年的新衣服。
三人计划得好好的,结果市里太热闹,林琴一个孕妇根本就不敢跟人家挤,只带着两个孩子去了一趟理发店就回去了。
林义知道情况后,打算叫上黄月珍一起走一趟。
两人还没出发,高磊的货船先回来了。
顺带着还带了不少服装,有童装也有成人和老年人的。
陈文军收到消息,干脆让全家一起去高磊那边选衣服,还能多买几件。
黄月珍还想着批发衣服回去摆摊,过去看货的时候特别仔细,原本是打算挑挑拣拣,结果发现那些衣服太漂亮了,每一件她都想要。
于是她咬牙找林琴借了五千,全都用来进货。
五千的货她一次性带不走,只能分批带。
高磊也好说话,他把联系方式给了黄月珍,再记下黄月珍那边的地址,让黄月珍缺货就给他打电话,他这边可以安排人送货。
最麻烦的问题解决了。
第二天黄月珍就找黄文龙请假了。
黄文龙倒是没多想,反倒是松了口气,“其实嫂子不请假我也打算跟你说,今年咱们提前收工了。”
“咋回事?”黄月珍一脸懵逼。
黄文龙吐了一口白烟,有些惆怅,“今年冷得太快了,这会儿晚上气温最低一两度,白天天气也不好,不是阴沉沉的就是下雨,又冷又冻,很多活做不了,干脆让大家提前休息,等过年了再说。到时候要开工了我再通知文军哥,让文军哥联系你。”
“好好好......”黄月珍暗自窃喜,认为连老天爷都在帮她。
等她回了南屿,立马收拾行李准备回去。
临走前,黄月珍特地找林琴说了一下,“我先回去,尽早把这些衣服卖出去,看看能不能在过年前把欠你的钱还了。”
借了那么多钱她心里也不踏实,要不是有徐大海的例子在,她也不敢这么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