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希愣了一瞬,反应过来自己并不是和他们一起住,忙笑道:“要睡觉呀,我是打算去看看你们的被子薄不薄,想着咱们刚得了一笔巨款,可以买更厚的被子盖了。”
“真的吗?”虎子忘记了害臊,激动问,“大家以后都不用受冻了?”
棉花很贵,他们现在盖的被子是四斤的,并不厚,每天晚上要和着棉衣睡,才能堪堪暖和。
“自然是真的。”
叶希拍拍自己鼓鼓的荷包,里面全是钱,霎时银元和铜元的声音传出来,脆生生的。
虎子眼睛发亮。
路遥和春生也很开心,再也不怕半夜被冻醒了。
叶希失笑,摸摸他毛茸茸的脑袋,还手贱地轻轻拍了拍:“早点睡觉吧,这不是你该操心的,小心长不高了。”
虎子乖乖点头:“嗯嗯。”
真是个小天使呢!
看得叶希整颗心都要化了。
看吧,这才是团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不像叶望那小子,整天装得跟个小大人似的,板着个脸。
摸他脑袋,就只会跟她急。
不过那样的小孩,惹哭起来才有成就感。
哎,手又痒了,好想揉揉叶望的小脑袋,也不知道她还要在这些个世界待多久。
这么久了,除了在那些世界所能待的时间越来越长了。
其他的,还是没头绪。
叶希叹气。
抬眼看向正房最右边黑漆漆的屋子。
既然原主不是和春生他们住,就更不可能是路遥她们了。
另外两间正房也是有人影的,是丁园园和张云娘。
她提着煤油灯走过去。
之前听张云娘说丁宅有列祖列宗的牌位,她还以为那是丁家的祠堂呢!
不过想想也不可能,这里是内院正房,哪家会把祖宗牌位供在内院?
推开门,整间屋子映入眼底,估摸着屋子二十五个平方,还挺大的,隔了个小外间出来。
桌椅衣柜这些都有,就是东西比较破旧,有些年头了。
该说不说,原主待遇还蛮好的,独住一间房间,还是正房。
前院那几人都是三人一间呢!
大概二十个平方一间。
门房太小,十个平方左右,只住了一人。
整座丁宅,面宽15米,进深22米,有三百多平,在二进院子里算规模小的。
附近那马大伟之前住的宅子,就有五百多平,规模很大。
他进大牢后,就被谢家收回去了。
这面积若是放在后世,在这寸土寸金的地界有占地几百多平的房子,妥妥人生赢家。
一看见床,叶希瞌睡就来了,刚脱掉棉衣准备睡觉,就发现里面的衣服口袋里放有东西,露出了红色的一角。
叶希抽出来,是一块红布。
额……这一幕似曾相识。
叶女史给她留东西,好像也是藏在里衣里。
她白天穿过来的时候,全身摸了下,并没有纸条类的东西,还以为原主没给自己留信。
原来她用的是柔软的红布。
摊开来看,只见一面写着:天神之位。
另一面写着:信女愿一生惩恶扬善,救苦救难,供奉天神牌位,以感谢天神多次伸出援手,救信女于水火!赐予信女神力,和谋生的机会。
写的都是繁体字。
一面是牌位,另一面是原主许下的诺言。
叶希……
想到原主对着一块红布烧香拜佛,磕头跪拜的样子。
怎么说呢!
就离谱!
她什么时候说她是神仙了?
不过想想原主的年纪不大,经常风餐露宿,以行乞为生,经历了这一系列离奇的事,把自己当成了神仙也没毛病。
毕竟不管是身体的改变,还是处境的改变,都与之前大相径庭。
倒是个好姑娘,也不知道原先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养出三观这么……这么板正的孩子。
遭遇了这么多苦难,甚至差点饿死,仍旧还存着向善的赤子之心。
真应了泰戈尔那句话: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真是记吃不记打。
在叶希看来,这个可是个会吃人的世道,太善良了并不是什么好事。
惩恶扬善这点很好,看不顺眼的渣滓揍就揍了,毕竟咱有这实力。
至于救苦救难,自己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
大可不必!
那些人想活下去,唯有自救。
就像小龙帮的众人,可以帮一时,但不能帮一世。
得让他们自己强大起来。
原主不能一辈子都将他们护在羽翼之下。
这不是她的责任。
叶希也不想因为自己“天神”的身份,让原主给自己缚上一道道德枷锁。
看来,她得掰掰这个姑娘的观念了。
能瞒着唐山,自个攒私房钱的原主,应该也不是个愚昧的,只是暂时被她的神秘所震慑住了而已。
时间久了,她自会明白,自己和她是一样的,都是普通人。
嗯……这红布上写的字……用的是金粉墨?
闻着还有一股檀香味。
别不是原主花了大价钱,去寺庙求大师用金粉墨写的,然后开过光的吧?
叶希心头咯噔了一下。
想到自己离开前给原主留下的那十个大洋以及十几个铜元。
连忙取出探测器,在整间屋子扫描了,没有发现一分钱。
她觉得自己真相了。
十多块钱,就换了这块破布?!
有什么用呢?
不值得。
这么一折腾,叶希的瞌睡跑光了。
灭了煤油灯,躺在床上,打算操控探测器去鬼子司令部溜达溜达,就当看睡前小电影了。
叶希切换探测器的视角,打开夜视功能,循着记忆中的路,极速飞向鬼子司令部的方向,
探测器与黑夜完全融为一体,肉眼不可见,划时代的高科技再次降临这个世界。
一条热闹的主街上,酒吧,伽啡馆,餐厅,舞厅等娱乐场所,依旧灯火通明。
街道上仍不时有人影和轿车经过。
探测器经过一条小巷上方时,只见里面停着好几辆大卡,都搭着布棚子,看不见里面有什么东西。
车身上也没有任何标志。
叶希控制探测器摸过去,从布棚子缝隙朝里看,只见里面坐着一排排日兵,抱着枪杆子,一脸肃然地等着。
大概二十多人。
再看其他车,都是差不多,每辆车里或多或少都带着一架轻机木仓。
叶希数了数,大概十辆车。
共二百多人。
是要准备干什么吗?
她心里有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