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之间的战事暂时平静下来后,洛川回到江陵,每日忙得不可开交。他穿梭于大街小巷,亲自查看战后损毁的房屋,安抚流离失所的百姓,指挥士兵清理废墟,着手江陵的战后重建。同时,他还在城墙上增设了望岗哨,安排精锐斥候日夜巡逻,时刻关注着局势动向,不敢有丝毫懈怠。
不久后,诸葛亮修书一封,加急送往江陵。洛川接到书信,深知丞相定有要事相商,不敢耽搁片刻,快马加鞭赶到成都,径直前往丞相府。
诸葛亮早已在府中相候,见洛川风尘仆仆地进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抬手示意他坐下,说道:“洛川,此次江陵之战,面对东吴大军压境,你临危不惧,巧用奇兵,以少胜多,力挽狂澜,保住了蜀汉的门户,实乃大功一件,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洛川连忙起身,恭敬地抱拳行礼道:“全赖丞相平日教导有方,传授我排兵布阵、治国理政之道;将士们又皆忠心耿耿,拼死效力。洛川不过是做了应做之事,不敢居功。”
诸葛亮摆了摆手,神色转为凝重,目光望向远方,缓缓说道:“如今孙刘联盟重修旧好,曹魏暂时也未轻举妄动,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这正是我们休养生息、整顿内政的好时机。我日夜思虑许久,有几件事想与你商议。”
洛川坐直身子,神情专注,全神贯注地聆听。
诸葛亮接着说:“其一,农业乃国之根本,民以食为天。蜀地多山川,土地肥沃,本就有发展农耕的优厚条件。我打算推行新的屯田之策,在蜀地广开农田,兴修水利。江陵地处长江之畔,地势优越,水源丰富,可这些年历经战乱,水利设施却多有荒废。你回江陵后,可组织百姓与士兵,一同修缮河道沟渠,疏通淤塞的水路,加固堤坝。同时,开垦荒地,鼓励百姓种植粮棉桑麻,务必让百姓吃饱穿暖,仓廪充实,国家才有稳定的根基。”
洛川点头应道:“丞相所言极是,此事关乎民生福祉,社稷安稳,洛川定当全力以赴,不负丞相所托。只是修缮水利工程,规模浩大,所需人力物力甚多,还望丞相能拨些钱粮支持,以便顺利开展。”
诸葛亮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坚定与信任:“钱粮之事,我自会从国库中妥善安排,全力支持。你只管放手去做,遇到任何难处,不管是技术难题,还是人力调配,随时报与我知,切莫延误工程进度。”
稍作停顿,诸葛亮神色一凛,又道:“其二,吏治关乎国家兴衰。如今蜀汉官员之中,不乏因循守旧、尸位素餐之人,更有甚者,贪腐渎职,鱼肉百姓,严重损害了朝廷的威严与百姓的利益。我们必须整肃官场风气,大力选拔贤能之士。江陵乃军事要地,交通枢纽,来往官员众多,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你要多加留意,明察秋毫。若有不法之徒,不管其背景如何,职位高低,绝不姑息,定要依法严惩,以儆效尤。”
洛川目光坚定,抱拳保证道:“洛川明白,定当秉持公正,严守律法,为蜀汉营造清明吏治,让百姓能安居乐业,朝廷政令畅通无阻。只是选拔人才,兹事体大,还需有一套公正严谨的制度,丞相可有高见?”
诸葛亮轻摇羽扇,神色从容,缓缓道:“我欲设立举荐与考核并行之法。各地官员举荐人才,需附上详细的评语与事迹,务必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而后由朝廷统一考核,不仅要考察其才学,诗词歌赋、经史子集、治国方略皆在考察之列;还要考察其品德,观其言行举止,是否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正直善良;更要考察其治理能力,可设置模拟政务场景,考验其应对难题、处理事务的能力,择优任用。如此一来,既能广纳贤才,又能保证人才质量,让真正有能力、有品德的人为国效力。”
洛川心中佩服不已,由衷赞道:“丞相此计妙极,环环相扣,全面而严谨。如此定能让有真才实学之人脱颖而出,为蜀汉注入新鲜血液,开创新的局面。”
诸葛亮微微点头,接着说:“其三,商业也不可忽视。蜀地虽地势险要,但也有独特的商路。我们要鼓励商业发展,降低商税,在各地设立专门的市场管理机构,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江陵作为重要的水陆码头,商业往来频繁,你可组织人手,修缮码头设施,拓宽商道,吸引更多的商人前来交易,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洛川认真思索后回应:“丞相所言甚是,只是商业发展,诚信为本。如今市场上时有欺诈之事,影响商业风气,是否应制定相关律法约束?”
诸葛亮赞许地看了洛川一眼:“正合我意,我会着人尽快制定商业律法,对于欺诈、哄抬物价等行为严惩不贷,让商业活动在规范的框架内繁荣发展。”
两人又就军事训练、文化教育等方面深入探讨,诸葛亮提出要改良兵器制造工艺,提升蜀军战斗力;在蜀地兴办学校,培养更多人才。直至天色渐暗,屋内光线昏暗,才暂告一段落。
洛川带着诸葛亮的嘱托,返回江陵。他深知,内政的整顿与建设之路充满挑战,可关乎蜀汉未来的兴衰,容不得半点懈怠。
回到江陵后,洛川即刻召集下属,传达诸葛亮的指令,一场关乎蜀汉未来的内政革新,在江陵乃至整个蜀汉大地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