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起码在机车迷中,有“世界上死亡率最高比赛”之称的“曼岛TT”,可是殿堂级般的存在。
对,大家没有看错,这里说的“曼岛”,就是“马恩岛”。
你们把“马”、“恩”两字,连起来快速念就明白了。
将不列颠群岛中,面积排名前三的岛屿,与“三岛”之说对应起来,只能说是一种“地理正确”吧。
就“英伦”一词,出现的年代来说,它更应该指向的是: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三部分。从1707年起,至1927年的220年期间,“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曾经是英国的正式国名。
其中的“大不列颠”,指向的是1707年,由英格兰、爱尔兰两大王国,联合组建的“不列颠王国”。
前者在地理上,位于不列颠岛的北部,地形上高地多、低地少。
后者位于不列颠岛的中、南部,地形上则以平原为主。
20世纪20年代,随着爱尔兰大部D立,仅保留“北爱尔兰”部分的英国,将国名再次改成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要不是早在1301年,英格兰就吞并了不列颠岛西部的“威尔士”,而不是组成联合王国。
并且,将“威尔士亲王”的头衔,作为了英国王储的封号,估计按照英国人这种直白的命名方式,在21世纪,人们能看到的国名,会更加的复杂。
好在英国的国名,虽然变来变去,内部结构看起来也错综复杂,但英格兰始终是一切的主导。
换句话说,这种国名上的变化,展现出来的,更多是一部英格兰的兴衰史。
只要英格兰本身不陷入分裂,那么,“英国”就将一直存在于地缘Z治舞台上。
就像剥离了十四个加盟共和国之后的俄罗斯,并不会被外部置疑,有没有资格继承沙俄及S联的地缘遗产一样。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英国名字如果变成“英格兰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甚至回归为300多年前“英格兰王国”,相信也不会让人感到特别意外。
一个曾经叱诧全球的“日不落帝国”,落到这般田地,多少会让一些有殖民情结的人,感到一丝凄凉。
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
后面你们会发现,“英美文明”在价值观上,原本就不追求中央集权模式,组织结构上,也一以贯之的搭建模块式结构。
正是这种价值观和模式,帮助英国从一个边缘岛国,快速成长为一个全球性帝国。
由此带来的益处还在于,Z治上的脱钩,并不天然导致彼此关系的恶化。
无论在帝国内部还是外部,维持彼此关系的主线,都是这一价值观和经济上的共同利益。
将“大英帝国”,视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帝国,并不仅仅因为它称霸四海200多年,并一度控制了地球上14的陆地,
还在于,即使在大英帝国已然崩溃的20世纪,英国的君主,仍然能够在法律上,被认定为16个国家的元首,
并且,能够通过“英联邦”这种,被视为带有“后殖民时代”色彩的组织平台,与大部分前殖民地,保持密切的经贸、文化交流。
尽管,后世大部份人,可能不认为,这种帝国遗产,有什么值得炫耀之处,但在可以选择自由进入的情况下,
仍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愿意这样做,很难说这不是一种,软实力优势的体现了。
对比已经解体的,由法国和原法属非洲殖民地,所组成“法兰西共同体”,以及名存实亡的,
由前F联国家组成的“D立国家联合体”,这种感受会更加的明显。
再来说说“英美国文明2.0版”的米国。
在可以预见的21世纪,米国很难再维持一超独大的局面了。
在实践中,米国所推广的所谓“普世价值观”,也被证明其实没有那么普世。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即使米国模式,没有如愿成为“历史终结者”,其仍然不失为一个,不成功的模式,但仍拥有一批受众群体。
而在历史上,西方文明内部中的其它类型,并未取得过这样的成功。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把“英美文明”,单独从“西方文明”中剥离出来,以英、美在北美的地缘扩张史为主线,将之全景式的展现出来。
准确说,“英美文明”是脱胎于“西方文明”的一个次生文明。
西方文明的文化源头在希腊,而Z治源头则在罗马。
作为一个近岸离岛,英格兰地区融入西方文明圈的时间,已经有了两千年时间。
公元前58—前51年,“凯撒”率领罗马军团,征服了整个高卢地区,也就是后世的法国。
在征服高卢期间,志得意满志的“凯撒大帝”,连续两次入侵不列颠。
只不过,在高卢战事未平的情况下,登陆不列颠的罗马大军,很快又撤回了高卢。
公元43年,卷土重来的罗马军团,再次登陆不列颠。
这次,准备充分的罗马人,用了14世纪的时间,完成了对英格兰地区的征服,并将之变身为,罗马的“不列颠尼亚”行省。
原本世居于不列颠的凯尔特人,则被挤压到了岛屿的西、北部,演化成为了后世,仍然在英国M族序列中的:威尔士人、凯尔特人。
基于上述历史,“不列颠”成为了英国代名词,“高卢”成为了后来法国的标签。
从罗马征服的角度来看,法国要比英国,更早融入西方文明圈,加之岛屿之于大陆的边缘属性,因而,法国长期保持对英国的心理优势。
即使21世纪,英语及“英美文明”,已然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导者,依然改变不了高卢雄鸡的高傲心态。
反观不列颠,最起码在大英帝国崛起之前,客观上,也是认可这种定位的。
之所以在这里提到法国,是因为作为欧洲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法国不仅长期以欧洲代言人定位自身,
更因为其与英国相爱相杀的地缘关系,对“英美文明”的形成,起到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