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文龙的婚礼办得规模比较小,只有6桌酒席,出席的主要是家里人和一些同学。那个年代的人们比较质朴纯真,年轻人的婚礼规模都不大,不像现在动辄几十桌,恨不得把通讯录上面熟和不熟的人全都叫过来,既弄得高大上、有面子,又可以多收份子钱,可谓一举两得。
孔文龙当初只给画廊的嫂子一个人说了自己初八结婚的事情,嫂子也给过了他100元的份子钱,因为她过年前后实在太忙了,没有条件前往捧场。后来,画院的老翻译郭大成,就是发明卖画给外宾行业的创始人之一的法语专家郭老师,从嫂子那里得到了消息,孤身一人跑到了南郊参加了孔文龙的婚礼。
郭大成今年39岁,是个典型的“钻石王老五”,他是一个极其高智商、高情商的老帅哥,只可惜条件太好了,人也有些挑剔,稀里糊涂就错过了好多优质的姑娘,现在仍然是孑然一身。但郭大成本人并不在乎这些,他始终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什么都要最好的,否则宁可不要。
郭大成是个能力极强又特别高傲的人,在整个鼓楼大街的画院和文化斋两个画廊的十几个翻译里面,他只看中了两个人,一个是同为创始人的年轻翻译大象,现在是在画院画廊工作,另外一个就是文化斋画廊的翻译孔文龙。
郭大成觉得孔文龙是高材生又忠厚老实,还勤快耐劳,应该很有前途,就主动拉拢和接近他,想来将来总能会有能用得上的机会,所有他专程前往南郊出席了孔文龙的婚礼。
.............
孔文龙带着瓜子糖果来到了文化斋,给翻译们和嫂子家人散了散。今天是画廊过完年之后开门的第一天,女翻译们早早都到了,孔文龙为了给大家准备礼物和收拾自己来得较晚。
在画廊门口寒暄、聊天的女翻译们和嫂子,都表示了对孔文龙和赵红玉的新婚祝福,还让他早一点带赵红玉来画廊,好让大家闹一闹新娘子。赵红玉结识孔文龙之后并没有来文化斋当翻译卖画,一是因为她英语不好,二是她本人就是一个不爱上班的娇娇女,对钱并没有那么看中,她就甘心在自己和孔文龙的小家里面做着全职媳妇。
但平时赵红玉经常去文化斋陪同孔文龙上班,她早已和画廊的女翻译们打成了一片,所有好几个女翻译都希望早点见到已经当了人妇的赵红玉,好和她开开玩笑、聊聊天,尤其是她的好姐妹林丽人。
林丽人是画廊女翻译里面最漂亮最艳丽的一个,今年也就26岁,她一直是鼓楼大街的“街花”,是文化斋最靓的星星,是典型的公主型的姑娘,也是文化斋的门面,她是文化斋的全职翻译。
林丽人有点矫揉造作,这也是美女们的普遍共性,她半撒娇地对孔文龙说:“小孔,你的新娘子什么时候来画廊玩啊?我还等着和她聊悄悄话呢?”在文化斋,林丽人是和孔文龙两口子关系最为亲近的女翻译,以前也经常和孔文龙搭档,两个人一起到大街上去叫老外,然后把老外带到画廊来卖画,她和孔文龙两口子关系密切,几乎是无话不谈。
孔文龙说:“赵红玉结婚结累了,过一阵子才能来画廊玩。”画廊门口的几个女翻译同事都笑了,一个叫做王慧心的女翻译说:“怎么结婚还能结累了?是你把人家折腾累倒了吧?”说完仍然是笑个不停。
画廊的几个女翻译们年纪都差不多相仿,王慧心白白净净,戴着眼镜,显得特别斯文,是个爱心泛滥的圣母型姑娘。王慧心在工厂里面是技术员,是兼职在画廊上班的一族,她和林丽人都是喜欢留守在画廊门口叫老外的翻译。
孔文龙说:“是你们自己想多了,结婚是人生大事,赵红玉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什么事情都要尽心尽力、尽善尽美,能不累趴下吗?不过有了这次结婚的经验,下一次再结婚就轻松多了。”他随意地和同事们开着玩笑。
嫂子和几个女翻译都又笑了起来,嫂子说:“咋,小孔,你还想有下次结婚?你这刚当了一周多的新郎官就又有想法了,这还了得?”林丽人说:“好你个小孔,敢背着你媳妇赵红玉说‘下次结婚’的话,看我不给你们家赵红玉打小报告,回头非让她罚你跪搓板不可!”
一个叫做卢兰湖的女翻译说:“小孔也太不知足了,娶了赵红玉这样的美女,还想着下次结婚,真是太花心了。”她们都了解孔文龙的幽默性格,知道他是在开玩笑,但孔文龙一贯的风流倜傥和招女孩子的特点,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卢兰湖是市第3医院的护士,在画廊只是兼职,不是每天都来的。她是那种长相较好但是英姿飒爽型的女生,特别豪爽泼辣,是男女同事都喜欢的男人女侠型姑娘。
最后一个女翻译陈嘉欣幽幽地说:“他们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天性,尤其是‘恐龙’这样的帅哥,是不可能一辈子只喜欢一个姑娘的。”陈嘉欣是市红会医院的护士,是卢兰湖在护士学校的同学,她们两个都是在文化斋兼职的,她们也都是另外一个今天没有来的护士翻译郑婉君介绍来画廊工作的。
陈嘉欣也戴着眼镜,相貌甜美,她个子不高,属于小巧玲珑型的姑娘,是一个标准的乖乖女。陈嘉欣喜欢读书,还兼职着电视台一个计划生育节目的播音员的工作,一看就是很有文艺范的才女。
孔文龙虽然个子较高,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个控”,就是对小巧玲珑的女孩特别感兴趣。孔文龙是整个文化斋最后来的翻译,但一到画廊就对陈嘉欣抱有好感,可惜当时人家已经有了男朋友,孔文龙只好作罢。
后来孔文龙很快就结识了女朋友赵红玉,但他和陈嘉欣两个人之间因为工作关系搭档叫老外的绯闻就一直没有断过。终于,在陈嘉欣的闺蜜和“知心大姐”卢兰湖义正言辞地“规劝”之下,陈嘉欣才和孔文龙主动疏远,他们又回到了正常的同事关系。
陈嘉欣和其他翻译不同的是,她喜欢称呼孔文龙为“恐龙”,这也是孔文龙在大学时候的外号,其他翻译偶尔也这么叫孔文龙,但只有陈嘉欣一个人专门这么称呼他。
听到了陈嘉欣对自己的玩笑般的批评,孔文龙笑着说:“喜新厌旧是人类前进的动力,没有喜新厌旧,我们现在还在使用已经过时的商品;没有喜新厌旧,科技也不能发展创新,你们太狭隘了。”
林丽人说:“咦,小孔结婚了还长本事了,居然会给自己见异思迁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了,用他们家赵红玉的话说他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大家都笑了。
............
这时候从鼓楼外面的西大街上又进来了两个男翻译,他们是严有才和薛豪义。两个人都是骑着摩托车,他们一前一后相继到达了画廊门口。
严有才是孔文龙的高中同学,他长相还好,就是个子不高。在上学的时候,他性格孤僻怪异,因而除了孔文龙之外没有什么朋友。在文化斋画廊,严有才太小心眼,对挣钱太看重了,所以经常和其他翻译发生冲突,大家都不喜欢他。
于是,严有才后来只好把老同学孔文龙介绍到了画廊,好帮自己。可惜孔文龙来了没多久就和大家打成一片,和严有才的关系反而疏远了不少,弄得严有才非常郁闷。
严有才听说孔文龙结婚了,就说:“小孔,结完婚了吧?以后就不是小伙子了,变成老男人了。”孔文龙说:“不结婚,这个岁数也不是小伙子了,照样是老男人了。”
林丽人说:“人家小孔就是结了婚,照样比你小眼镜年轻,你结不结婚都是一副小老头的形象。”“小眼镜”是大家对严有才平时的称呼,因为之前画廊的三个男翻译里面,只有他整天戴着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