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彭州龙青府外十里处的一片空地,京军大队静静驻扎。
夜幕深沉,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严严实实地覆盖在土地上。
营地中,营帐连绵起伏,一片灰色海洋,在夜色中微微起伏。
偶尔有几盏风灯摇曳,昏黄的灯光在风中闪烁不定,
将周围映照出一片模糊光晕。
京军所属不仅有军卒辎重,还有诸多朝廷官员以及一应仪仗,
整个营地绵延将近二十里,人数将近十五万!
而在营地最中央的营帐内,
光汉皇帝明怀瑾正坐在案几前,面容疲惫不堪。
整个营帐如同在京一般,宽大无比,
有着书柜与书桌,就连地上都铺着地毯!
但此刻的光汉皇帝却无心欣赏,
他他双眼布满血丝,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倦意,却又隐隐闪烁着坚毅。
案几上堆满了军报和文书,旁边的烛台上,
蜡烛燃烧得“滋滋”作响,蜡油不断滴落。
将近半个朝廷来到了彭州,但大乾的事务却不能不处理!
每日的奏疏都会用千里加急送到帐中,
等光汉皇帝以及随行的一众官员批阅完成后,再也行送回去。
如此一来一回,花费颇多,
有时候接到消息已经是几日之后,就算是处置也有一些晚了。
但事已至此,北方大敌压境,大乾京城已经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只能如此!
原本在出发前有大臣提议,
可以将内阁以及六部九卿留在京城,此言被光汉皇帝断然拒绝。
一旦如此做了,他离开京城那一日,新的皇帝就会出现在大乾京城!
这等事情在茫茫史书中屡见不鲜。
“陛下,该用些膳食了,您从昨日起就没怎么进食。”
一旁的太监黄俊,弯着腰,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轻声劝道。
他声音低沉而沙哑,不像以往那般年轻,在寂静营帐内显得格外清晰。
就连他的身形都有一些干枯眼窝深陷其中,布满血丝!
光汉皇帝微微抬头,目光扫过那碗粥,轻轻摇了摇头:
“朕实在没什么胃口,放着吧。”
黄俊面露忧色,却也不敢再多言,
只得将粥碗轻轻放在案几上,然后退到一旁,静静地看着皇帝。
光汉皇帝揉了揉太阳穴,再次将目光投向面前的军报。
一封封军报上,皆是东北战事不利的消息。
“这仗,怎么就打成了这般模样...”
他喃喃自语,声音中满是无奈与不甘。
回想起出征前的壮志豪情,明怀瑾心中一阵刺痛。
那时的他,满怀信心,以为凭借京军的强大实力,
定能迅速平定边疆战乱,重振大乾威严。
可如今,一路行军,困难重重,
先是遭遇恶劣天气,道路泥泞难行,粮草运输受阻,军卒们疲惫不堪。
接着又听闻前线战事不利,军心开始有些浮动。
这一切,都让他意识到,这场战争远比他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陛下,您也别太忧心了,吉人自有天相,京军精锐,定能扭转战局。”
黄俊见皇帝神色愈发凝重,忍不住再次开口劝慰。
明怀瑾苦笑着摇了摇头:
“黄俊啊,你不懂,朕本以为将满朝文武都拉上,
怎么也能打赢,现在看来,还真是一件辛苦活。
看看六部九卿,在出发时还吵吵闹闹,现在一个个的不吱声,先前的神奇劲儿都没有了。”
此时,夜已深,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
吹过营帐,发出“呜呜”的声响。
“朕定要结束这场战争,还大乾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明怀瑾低声呢喃,声音虽小,却充满了坚定的决心。
然而,疲惫如同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向他袭来。
“黄俊。”明怀瑾轻声唤道。
“陛下,奴才在。”黄俊赶忙上前。
“给朕端点热水来,朕想洗把脸,清醒一下。”明怀瑾说道。
“是,陛下。”
黄俊匆匆走出营帐,不一会儿,便端着一盆热水回来了。
他小心翼翼地将水盆放在案几上,然后拿起毛巾,轻轻浸湿,拧干后递给明怀瑾。
明怀瑾接过毛巾,将脸埋入其中,感受着热水带来的温热。
这一刻,他仿佛暂时忘却了所有的烦恼,只沉浸在这片刻宁静之中。
洗完脸,明怀瑾感觉精神好了一些。
他重新坐回案几前,拿起一份军报,继续仔细研读起来。
就在这时,略显急促的脚步声自营寨外响起,
紧接着,一名身披铠甲的镇国公大步走进营帐,
脸上带着些许激动,忙不迭的开口:
“陛下,有好消息!!”
明怀瑾闻言,疲惫的双眼瞬间亮起,将身体向前伸,急切问道:“什么好消息?快说!”
镇国公纳兰亭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双手抱拳,朗声道:
“陛下,靖安军从西北长途奔袭而来,与西军携手,在赤林城下一举击溃了飞熊军!”
军帐内有了刹那间的凝固!
在场所有人都有一些不可置信的睁大眼睛,满脸惊骇。
“当真?”
光汉皇帝明怀瑾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这场战事持续以来,坏消息一个接一个,
如今这喜讯宛如一道曙光,瞬间穿透厚重阴霾。
“千真万确,陛下!”
纳兰亭用力点头,脸上洋溢着兴奋,
“据前方传来的消息,靖安军与西军配合默契,将飞熊军尽数歼灭!
更是将其主帅赫连靖豪生擒!
此役大获全胜,赤林城自此无碍了!”
明怀瑾缓缓坐回椅子上,眼眶微微泛红,口中喃喃:
“好,好啊...”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欣慰与感慨,
“林青果然不负朕望,竟能在如此艰难局势下,奇袭彭州...”
一旁的黄俊也满脸笑意,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这可是开战以来,咱们大乾的首场大捷啊!”
明怀瑾微微颔首,目光重新落在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军报上,
此刻这些往日让他愁眉不展的文书,似乎也变得不那么沉重了。
“立刻传朕旨意,嘉奖靖安军与西军全体将士!重重犒赏!
林青与种应安,更是要论功行赏,
朕要让天下皆知,他们为大乾立下的赫赫战功!”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