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省吾道,世子之所谓的“明白了”,明白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左军。为什么呢,因为世子在与顾先生的对话中,详细推演了左军放弃襄阳之后的行动。在得到了左军会向九江方向行动的确切结论后,世子才道他“明白了”。
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世子真正在意的,不是某个人、某支军队,而是某座城、某个地区。而这座城、这个地区,便是今日朝议的主题——“天下之吭”!
而这座城、这个地区,据他冒昧推测,应该就是华阳郡王的藩封——澧州和澧州所在的澧阳平原。
为什么世子会选定澧州和澧阳平原作为屯兵重地,作为护国军出川作战的基地呢?
是此地山高路险,城坚濠深吗?显然不是。
澧州南临澧水,城小破烂,城墙甚至数度被洪水泡垮冲毁。
澧州所辖安乡、石门、慈利三县,也非什么名城重镇。
同时,澧阳平原面积不大,北面以一片低山丘陵与荆江南岸的洞庭湖平原相接。除了松滋河、虎渡河等荆江分流河道有军事地障的作用之外,几乎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那么为什么还要选择澧州?他冒昧揣测有五个理由:
其一,澧州为蜀藩支系华阳郡国的藩封,师出有名。
护国军以护亲之名屯兵澧州,垦田开荒,不仅名正言顺,政治上的风险较低,而且还可以博得天下宗室和士绅的好感。
保护宗室安全,也是地方官府的首要职责。华阳王有了护卫,保证了宗室安全,也顺带保证了地方的稳定,还省了地方官府的银子,当地官府何乐而不为?近来李明史和贺桓以华阳郡王府的名义在澧州城大肆招兵练兵,当地官府装聋作哑,便是明证。
其二,澧州的匪患相对较轻,后方稳定。
崇祯年来,湖南虽时有大贼,如临、蓝寇与山贼萧相宇等,但贼势没有大规模蔓延,总的来说相对平静。地方没有大的战事,朝廷就不会过多的关注,经济上就不会遭到毁灭『性』摧残。护国军进驻澧州,可以在没有打搅的情况下得到较为轻松的休整和训练,可以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应对闯献流贼。
其三,澧州虽是平原,也无坚城,但却易守难攻。
澧州北有长江,东有洞庭,南有澧水与沅江,西边则是武陵山脉和各家土司,三面是水,一面靠山,中间还有几条大河阻隔,从整体上来看,反倒是个绝好的防守地域。
常言道:北人善骑,南人善舟。闯献流贼多为秦人,进攻澧州,是以己之短攻护国军之长!若护国军以江湖为城,以水面为路,以舟楫为车马,便可四面机动,以较少兵力驰援各个要紧的方向,控制以澧州为中心的长江以南大片地区。如果流贼胆敢孤注一掷,渡江来攻,那便是兵法大忌中的背水列阵。一旦失败,就会葬身鱼腹、万劫不复!
其四,澧州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是屯田养兵的上好之地。
护国军大规模出省作战,保证充分的粮食供给是最大的难题。
蜀湘两地千里之遥,中有三峡天险。完全依赖蜀地船运补给,不仅不可靠,而且路途损耗极大,绝对不可行,因此必须依靠当地解决大部分的补给,实行“因粮于敌”。
澧州一州三县,有水田、垸田和可肯荒田荒山至少两万顷,养活人口五十万。若能将蜀地“十税一”的税率和余粮强制征购的办法在澧州全面推开,则可年征粮食五十到一百万石,增兵正规军六千、守备军一万五。所余的粮食,既可作为周围数省百姓流民的荒年储备,也可作为出川护国军的军粮储备。如果四川和澧州两地均有一定数量的军粮储备,那么军队出川则无需携带大量的粮食,机动『性』会大大增强。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澧州还毗邻广沃的洞庭湖平原(注一),包括岳州、长沙、常德三府和荆州府长江以南地区。这些地区土壤肥沃,雨水充沛,是传统的稻米产地。
如宗室朱至瀚在给蜀王府的报告中所称,湖南产米而不产银,而朝廷征银而不征本『色』,因此湘阴米市银贵米贱,夏秋两季石米低至一两五钱。南直商船在湘江码头满载谷粟而归,这才能使苏松浙江安庆徽州等地灾区渡过荒年。
除了产米,湖南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境内湖泊众多,面积广大,甚至到了“湖多田少”的地步。湖多鱼便多,所以渔业较为发达,渔业税赋有很大潜力。
在湖广的田籍税赋资料中,湖广的江南半省共计九府两州在封了五位藩王的情况下,夏秋两税依然高达一百四十万石(注二),超过四川全省近一半!
如果护国军能将控制区域从澧州一隅扩展到湖广的江南半省,凭借其丰富的粮食产出,定鼎天下绝非空言大话!
其五,是澧州境内已有十万流民,为护国军提供了最坚实的人心基础。
对此,王省吾以他自身的经历做了详细说明。
王省吾回忆道,去年初春在仁寿县,他作为一名饿得发疯的叫花子第一次见到世子,第一次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家的温暖。
那时护国军有多少人呢?仅有一营六个连约千人,外加天全土司营数百!
一年多过去,护国军的仗越打越大。从牛角寨到巴山,从『乱』民山寇到土暴子和叛军,敌人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强,面对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可是,护国军不旦没有削弱,反而在世子的率领下迅速成长壮大。从两个营变成了野战军步骑二十个团,此外还有守备营近百个。
将来出川作战,护国军面临的是闯献流贼的数十万贼寇,是官军数十万兵匪,还可能是满万无敌的东虏鞑子。但是他依然相信,有了世子殿下的统帅,护国军依然会信心十足地横扫对手,为天下百姓打下一个太平的的江山。
是什么东西让世子创建的护国军越打越强,越战越勇?
是人心,是民意;
是“护国安民,天下太平”的理想;
是求温饱,追小康的梦想;
是世子仁义天下的胸怀,是与士民共天下的胸襟!
士兵们大都明白,他们奋勇作战,是为了他们自己、家人和国家未来。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别无退路!
是故天下之吭,不在路远城坚,不在粮多兵利,而在于人心民意。
天下之吭,就在百姓的心中!
有了百姓的支持,任何地方都不可攻克;有了百姓的支持,任何军队都不可战胜!
澧州已经安置了来自河南、南直、湖广等地的流民约十万人。这些人有了地,有了口粮,有了种子和农具,有了相对安定的生活,还有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他们被王庄统一组织起来,健『妇』丁男老人孩子都成为劳力。他们有了战斗的勇气,更有了战斗的动力。只要把他们编练为行伍,告诉他们为“保卫胜利果实”而战,他们就是最好的战士!
最后,王省吾提醒朱平槿,澧州一带水网密布,水军的作用很大。目前护国军仅有蜈蚣战船四艘,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满足未来作战需求的。他希望世子能早日定下水军编制,迅速扩大水军规模。
……
王省吾建议以澧州作为护国军出川的主战场,并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王省吾一个延伸,将澧州从一城一地扩展到了一个朱平槿异常敏感和关注的地方:湖南。
王省吾所谓的湖南,与朱平槿前世所熟悉的湖南省有所出入,是指湖广一省在长江以南的府州,包括黄州府、武昌府、岳州府、长沙府、常德府、衡州府、辰州府、宝庆府、永州府、靖州、郴(chen)州共计九府两州、荆州府的江南部分以及湖广都司所辖的施州卫,容美、永顺和保靖三个宣慰司。
大致了解历史走向的朱平槿知道,张献忠曾经闪电般地攻占了湖南和江西的大部分地区,其最远的前锋到达了广东韶关,吓死了一名大明朝的地方官员。
可是张献忠并没有就此在湖南驻扎下来。他出乎意料地放弃了湖南和江西所有的占领区,把分配在地方工作的义军干部全部丢给反攻倒算的还乡团扒皮抽筋。随后,张献忠开始了向四川进军的步伐。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张献忠终于如愿以偿地从夔门进入四川,开始了他魔鬼一生中的最后疯狂。
在敌人面前,湖南似乎是不堪一击的。
残存的历史知识告诉朱平槿,这个结论错了。
在北京失陷后,面对湖广只剩武昌一破城的局面,面对平贼将军左良玉的骄横跋扈,湖广巡抚何腾蛟在湖南誓约旧部,收集散兵游勇,逐渐组织起一支抗清的军队。
这支军队收降了李自成的余部,抚定了地方叛『乱』,为大明这个注定行将灭亡的王朝带来了一丝片刻的喘息时间。
湖南失,则湘粤俱失。没有湖南在最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南明永历帝不可能苟延残喘十余年。
清晰的历史记忆也告诉朱平槿,这个结论错了。
一九三八年底,在抗战正式开始仅仅一年多之后,日本人就占领武昌重镇,兵锋『逼』近湖南。在撤出岳阳之后,中国军队退守至长沙以北的新墙河边构筑了简易的堑壕,以期挡住兵锋正锐的日军。
没有人想到,这条临时修筑的土石防线竟然坚如磐石!
没有人想到,这条土石防线能够坚守六年,期间经历了整整四次长沙保卫战。
在这六年的时间里,一条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国防线逐渐成形:
从华北与西北交界处的黄河经潼关南下,经豫西和鄂西山地到达宜昌,然后开始转弯向东,经常德、长沙一直延伸到皖南、浙东山地,形成了北至草原、南至大海绵延万里的“l”型战线。
日军在这条“l”型战线上,既与身后的抗日游击队交战,又与防线上的国军拉锯,兵力使用始终处于不敷配备的窘境。
最后,濒临失败的日本人狗急跳墙,终于动用了他最后的战略预备队——关 东军,在一九四四年突破湖南防线,攻占了长沙。但直到衡阳保卫战失败,纵贯湖南全省的湘江才被日本人打通,完成了其所谓构建从陆到海的“大陆交通线”的战役目标。
这条“l”型防线的拐角,这个战略防线开合的枢轴,就在湖南。
注一:洞庭湖平原今天的总面积约为一万五千平方公里,明朝的面积应该小些,因为明朝的洞庭湖比今天的洞庭湖大得多。
注二:《明朝小史》记载,崇祯时湖广江南各府粮额为:武昌府16.03万石,黄州府25.2万石,荆州府19.4万石,岳州府17万石,长沙府9.8万石,宝庆府5.5万石,衡州府22.47万石,辰州府9.33万石,永州府6.8万石,缺靖州、郴州两直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