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龙铜矿预查工作结束了。
一零一地质队的技术队伍,之前已经走了大部分人,只留了几个人守住最后一个钻孔。
现在最后一个钻孔也终孔了,李在强也收拾东西,准备打道回府。
李唐打电话给父亲了解了他们的计划,于是跟刘凯盛要了一辆车,自己开车到了贡卡县。
在一零一地质队租住的民居,发现已经是人去楼空,在屈龙铜矿项目最繁忙的时候,这里有二十多个人。
反倒是李在强、潘月星两位地质所所长坚守最后一班岗。
“李唐,好久不见!”潘月星穿着工装,脚下的解放鞋沾着泥土。
“他们都回去了,你们两怎么还在这边?”李唐看得出来他们刚刚肯定又上山了。
“没什么活了,大家就回去了。我跟李所长留在这边给钻探队伍帮一下忙,李所长还在山上帮忙搬钻杆,你稍等一下,他马上下来。”潘月星搬了个椅子,又给李唐端了一杯热水。
打深孔的钻机,各种设备都很沉重,又因为路途遥远,几乎都是人力搬迁,肯定很麻烦,也有一定的危险。
李唐知道钻探队伍也是黔州省地质局旗下的,他们留下来帮忙倒也能理解。
等了大半天,总算见到李在强姗姗来迟,衣服上沾满了各种漆黑的油渍,尤其是两个肩膀上,有明显的污渍,显然用肩膀扛了东西。
“爸。”李唐有些心疼的递过去一杯热水,“怎么搞得这么辛苦?”
李在强正当口渴,接住杯子一口喝下去,很是舒爽,“请了当地老乡帮忙搬迁钻机,我只是搭把手。”
他看了李唐一眼,奇怪道:“你来这里做什么?”
“我来看看你。”
“等到钻机搬上货车,我就跟潘月星一道回黔州省了。”
在房屋对面的马路上,果然停着几辆辆黔州省的货车,看样子是来把所有钻机运回黔州省。
“你们把所有的钻机都搬回黔州省?”李唐诧异道。
“周队长打电话跟我说了,详查项目估计是没戏了,今年基本上都没机会在这边开展项目。钻机放在这里不合适,到了冬天,这边气温低,机器容易坏。”
“你们可以在这边,或者到省城那边租个厂房,把机器先放着。”
“放这里干什么?”李在强疑惑地看着儿子。
“这边可能有个项目。”李唐语气不是很确定。
“你们公司又在这边有新项目,多大的项目?”李在强顿时眼前一亮。
“不是我们公司的项目。”李唐摇了摇头,“你还记得找你了解屈龙铜矿那个陈金河吗?”
“记得。”
“他有可能在吐蕃省开展铜矿找矿项目,项目还挺大的。而且紫色矿业也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国企,很有信誉,如果能够拿到项目,你们就不用把钻机搬回去了。”
“紫色矿业?”李在强想了想,有些气馁,“既然是国企,没点门路,恐怕是拿不到项目。”
他抬眼看到儿子认真的表情,忽然发现自己忽略了重要一点,“你跟陈金河真是朋友?”
“算是吧。”李唐今天总是给出不确定的口气。
“你能拿到项目?”
李在强忽然间感觉到巨大的惊喜,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真实。
自己的儿子才二十一岁,在武矿集团内部有秦建设这一层关系,多少能够影响一点项目归属。
紫色矿业是另外一家国企,儿子恐怕是没有那么大的能量能够拿到项目。
“现在还不确定。”李唐只能这么说,“不过有一定的希望。”
“希望多大?”
“大概……一箩筐希望吧。”
“竹篮打水一场空?等于没有希望。”李在强失望之余,也是苦笑起来,摸了摸李唐的脑袋,笑道:“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能够拿到屈龙铜矿的预查项目。五百万的项目,能让我们地质局职工的生活好了不少,往年都没有年底奖励,去年一人发了几百块钱,还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潘月星在一旁笑道:“李唐,你都不知道我们地质队的人现在都快把你供奉起来了,巴不得给你立个雕像,天天烧香祈祷。单位没项目,眼巴巴指望着你能够从武矿集团给我们带回来点项目。”
这话虽是开玩笑的语气,却也说出了地质队的窘境。
“你们听我的,先把钻机留在这边,要不了多久,也就十天半个月左右,紫色矿业那边就能给我回复。”李唐言语确凿道。
“陈金河会联系你谈项目的事情?”李在强很是不可置信。
“是的。”李唐点头,“实在不行,租个厂房,先放置一段时间。”
“这些货车都是大老远从黔州省过来,让他们空车回去?”李在强一时间很纠结,“空车回去,咱们也要支付运费的。”
“让货车先回去吧。”李唐很是确凿。
“运费上万呢!”
李在强很是心痛,不过听到儿子坚定地语气,选择了相信儿子的判断,“行吧,我马上让车子回去,然后租个地方放置机器。”
寻找合适的仓库,搬迁多套钻机,耗费不少时间。
与此同时,远在建安省的紫色矿业,收到李唐寄过来的《吐蕃省盖折县青龙铜矿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司董事会立刻召开了紧急会议。
这是公司改制以来,召开的第一次重要事项的决议。
公司大股东仍然是县里,县国资办委派胡申戊作为董事,参与了会议。
建安省地质局是公司第二大股东,也有董事席位,到场的是姚振宇。
除此之外,与会人员基本上都是公司高层,他们都是公司老员工,也都分有股份。
“这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提前发放到各位的手中,想必每一位都已经看了,也都了解了基本情况。”
陈金河举起手中另外一份报告,“除了你们看过的青龙铜矿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我还拿到了武矿集团当初成立屈龙铜矿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他把手中的这份报告翻到扉页,指着上面的一排字,“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这两份报告,都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大家纷纷翻开报告,看向扉页,果然看到了同一个名字——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