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眼珠子一转,对姜子牙说道:“师叔,既然黄天化如此精通为将之道,我看您就让他去收拾那个邓婵玉得了。”
听到哪吒这话黄天化再也笑不出来了,不过姜子牙也默许了哪吒的提议,所以黄天化不得不出城迎战二次叫阵的邓婵玉。
哪吒打不过邓婵玉是因为不懂为将之道,这一次换上黄天化出城迎战。他就像是哪吒的翻版,前二十回合稳占优势。二十回合之后邓婵玉败走,黄天化去追被邓婵玉用石子偷袭。
上一次哪吒是脑壳上顶着鸡蛋大小的包,这一次黄天化顶着两个熊猫眼回来复命。饶是淡定如姜子牙在看到俩熊猫眼的黄天化也忍不住淡淡一笑,一旁的哪吒可就没他这么淡定了,早就笑岔气了。
哪吒不仅毫无顾忌的嘲笑黄天化,还把先前黄天化教育他的话原封不动的还给了黄天化。
“为将之道在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黄天化气的直瞪眼,不过有姜师叔在场他也不能发作,只能忍着。
看看哪吒和黄天化的遭遇,显然是邓婵玉手下留情了。如果她再来叫阵的话,再应战的人恐怕就没他俩这么幸运了。
次日一早,邓婵玉第三次叫阵。
这一次姜子牙听取了杨戬的建议,让他的徒弟龙须虎前去应战。龙须虎本就是天生地长之物,修炼千年成就此形。所以他的抗击打能力远远高于修道之人,他是此次应战的不二人选。
不能让龙须虎一个人去冒险,所以这次杨戬会从旁协助。一来是为了助阵,二来也是为了看看邓婵玉到底用的什么暗器。
站在城外的邓婵玉眼巴巴看着一个怪物从城里跑了出来,而且那怪物一边跑还一边嚷着什么。邓婵玉才不管它在说些什么,一看清它那样就有些反胃。这一次她没有像前两次那样跟对手交战,而是一上来就用石子攻击龙须虎。
头两下龙须虎撑得住,越往后他就越觉得疼,而且是越来越疼。他在距离邓婵玉十余丈的时候就开始后退了,然后先是捂着脑袋后是捂着屁股和腿。最后那哪儿都疼捂都捂不过来了,它这次可是让杨戬见识到了什么叫组抱头鼠窜。
原定计划龙须虎一点儿都不记得了,它现在只想着赶紧逃回去。这个看上去挺漂亮的女人太恐怖了,他一刻也不想在城外待了。
饶是龙须虎没有对邓婵玉出手,邓婵玉还是穷追不舍。她不仅仅是想要让龙须虎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她还想追上龙须虎拧下它的脑袋。谁让这家伙长得这么丑,让她看一眼就觉得想吐呢。
眼瞅着杀气腾腾的邓婵玉就要追上龙须虎了,从旁观战的杨戬赶紧出来阻拦邓婵玉。他在为龙须虎争取逃回城里的时间,却不知邓婵玉出手如此之快。在他拦住邓婵玉去路的同时,已经有两枚石子砸向了杨戬。
杨戬急忙躲闪,然后放出了哮天犬。猝不及防的邓婵玉被哮天犬咬伤,这才不得不后撤回营。毕竟她现在就在西岐城的城墙下,再追就只能进到西岐城内了。
邓婵玉负伤回营,得知消息的邓九公出营迎接。看到受了伤的女儿,邓九公的心都碎了。女儿可是他的掌上明珠,他从来都不舍得跟女儿大声说话。学武从军也都是女儿自己的主意,其实他从来都不希望女儿这样做。
做一个小家碧玉,学习一些女红或者琴棋书画,将来找一个如意郎君嫁了。这本是邓九公当初对女儿的安排,谁知道后来女儿迷上了习武,最后还参军跟他一起并肩作战。
先是邓九公左臂负伤,如今是邓婵玉被哮天犬给咬伤。父女二人接连负伤影响了朝歌军的士气,同时也让邓九公对征讨西岐之事有了迟疑。虽然这并不能影响他征讨西岐的决心,但是却延缓了他征讨西岐的步伐。
这事儿很快就在朝歌军中传开了,说邓九公父女相继负伤,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跟西岐军交手。
负责督运粮草的土行孙听说了这件事,直接去找先行官太鸾,希望太鸾可以带他去见主将邓九公。太鸾考虑的一下,最终还是带着土行孙去见了邓九公。
看到邓九公仍是不断渗出血丝的伤口,土行孙从腰间取下葫芦,从中取出一枚丹药然后研磨成粉末。接着将粉末附在伤口处,不出一盏茶的功夫伤口之处完好无损。
土行孙真是让邓九公大开眼界了,于是他向土行孙讨要了一枚丹药,让人照此法帮女儿邓婵玉处理伤口。
等这事儿办完,邓九公才有心思跟土行孙说起最近的遭遇。从他跟姜子牙麾下众将对战,到女儿邓婵玉替他报仇,再到邓婵玉被杨戬的哮天犬所伤。
听完邓九公所言,土行孙突然放声大笑。直言全怪邓九公不相信他,不然他们早就平定西岐班师回朝了。
听到土行孙这么大的口气,邓九公眉头微皱询问一旁的先行官太鸾。太鸾倒是觉得土行孙有些本事,于是便向邓九公提议。让他任命土行孙为先行官,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明日就让土行孙前去叫阵,看他有什么本事。
邓九公正有此意,于是他封了土行孙为先行官,明日前去叫阵。
伤邓九公的是哪吒,所以土行孙一早叫阵指名要见哪吒。既然都是叫阵,为何不能来个一石二鸟呢。既可以让邓九公知道他的本事,还可以顺便讨好一下邓九公。哪吒打伤了邓九公,他第一个先收拾哪吒不正是在为邓九公出气么。
探马来报有人叫阵,指名要见先行官哪吒。姜子牙下令哪吒出战,不过出城前提醒哪吒要多加小心。
脚踩风火轮的哪吒出得城来,却不见阵前有人等候。突然听到一声尖叫,哪吒低头才发现叫阵的竟然是个身高不足四尺的家伙。一看见这家伙哪吒就忍不住想笑,这么屁点儿的家伙也来叫阵,真是滑稽至极。
群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