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秦昭王这人有点儿抠门,但他们这次还真冤枉他了。他的确很想要那块和氏璧,但是派人通知赵王要谈生意的主意不是他想出来的。
赵王是什么人秦昭王心里清楚,所以他在看赵王有何反应。本来这事儿就没有对错,不管赵王如何选择都可以是对也是错。
有人帮赵王分析,若不同意做这笔买卖,秦昭王会不会以此为借口对赵国发兵。若同意这桩买卖,秦昭王会不会来一手空手套白狼。若真是如此,赵国还不被其余五国给笑话死。
群臣商议良久,一人突然跪倒在地向赵王建议。他曾受过一个人的指点之恩,所以他想向赵王举荐那人。他敢拿自己的脑袋担保,那人一定可以替赵王排忧解难。
咱就不引荐蔺相如的人是谁了,但蔺相如听宣进宫,然后见到了高高在上的赵王,旁边有人将事情跟蔺相如了一遍,众人皆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旁人都不敢做出这样的决定,蔺相如却不怕担风险。他直谏赵王应该答应秦国的请求,并且马上派人把和氏璧送去秦国。若秦昭王真有心做成这笔生意,赵王不妨用和氏璧换来五座城池。
若秦昭王并无交换之意,前去之人必定要将和氏璧完完好无损带回赵国。最坏的打算,也不过是前去谈判之人跟和氏璧玉石俱焚。
赵国虽然没有秦国强大,但它也不是弹丸之国。它拥有骁勇善战的赵军,曾不止一次抵御住秦国的猛攻。话白了,这次执行任务之人必须抱着必死之心。
玉石俱焚并不能算完成使命,只有将和氏璧完好无损的带回,又不给秦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只有这样才能算完成使命。
蔺相如的建议很好,不仅得到了赵王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最关键的另一半还没有着落。
和氏璧随时可以拿走,那派谁去秦国是个问题。身怀大任临危不乱,处事果决怀必死之心。古人们对此曾有一句俗语,叫愣得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时间在悄然流逝,赵王跟群臣讨论了一,最终还是未能选出一个合适人选。后来丞相跟赵王提议,应该加封蔺相如爵位,然后让他代替赵国出使秦国。给秦昭王展示和氏璧,到了秦国一切见机行事。
蔺相如对此事早有打算,不过他先前并未毛推自荐。不是他对自己没信心,而是他深谙官场之道。
他向赵王提出建议,这已经让群臣很不爽了。他们即便对赵王忠心耿耿,遇到这种事难免会心生嫉妒这情有可原。
若当时他再毛推自荐,提议让他代表赵国出使秦国。就算那些人表面上不什么,背地里肯定会把他骂死。骂他倒是没有关系,可若是他们对蔺相如产生隔阂,今后蔺相如就不用在赵国混了。
一架马车一个随从,蔺相如绝对是赵国有史以来最简朴的使臣。蔺相如怀里抱着和氏璧,身旁坐着一个经由他精挑细选出来的王宫侍卫。
之所以此人能够脱颖而出,最大的优势便在于他跑得快。他自称可以日行千里路,而且还经过了蔺相如的苛刻考验。
他跟蔺相如去秦国就是随从,不过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使命,使命对他而言重如生命。只要他能够顺利完成使命,回到赵国绝对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人来到秦国都城咸阳,秦昭王在大殿之上召见蔺相如。文武百官站在两旁,众人皆在等待一睹稀世珍宝的风采。
蔺相如双手托着锦盒上殿,然后将锦盒交给秦昭王身侧的宦官。打开锦盒的一瞬间秦昭王瞪大双眼,就像是见到一只会人话的猴子。他将和氏璧从锦盒中取出,堂下群臣皆是目瞪口呆,被那散发着淡淡绿光的和氏璧深深吸引。
秦昭王一眼就喜欢上了和氏璧,跟群臣赞美手中的和氏璧如何惊世骇俗,却根本没有跟蔺相如谈生意的打算。
蔺相如算是看出来了,秦昭王根本就是想空手套白狼。仗着他秦国势大,即便真把和氏璧留下赵国也不敢把他怎么样。
蔺相如轻轻咳嗽一声,上前一步躬身道:“启禀王上,虽然和氏璧乃稀世珍宝,但微臣不敢隐瞒,此玉有一处瑕疵。若没有那处瑕疵,此玉绝对可以成为玉王。”
“哦?”
秦昭王一直在观察手中的和氏璧,看了半是越看越喜欢,可他真没发现那里有瑕疵。听蔺相如要指给他看,秦昭王命人将和氏璧交还给蔺相如。
和氏璧到了蔺相如手中之后,他后退三步来到大殿立柱跟前,秦昭王这才回过神来,命人马上将和氏璧抢过来。
蔺相如以死相要,谁若敢上前一步,他就直接将和氏璧当场砸碎。秦昭王一听马上制止侍卫,换一种语气开始跟蔺相如商量。
这事儿蔺相如当然做不了主,不过他倒是给了秦昭王一个建议。既然秦昭王这么喜欢和氏璧,那他就应该把和氏璧奉为国宝。和氏璧出赵国时赵王斋素十日,和氏璧方才离开赵国。如今秦国想要和氏璧留在咸阳,秦昭王就该跟赵王一样斋素,无需十日五日即可。
秦昭王真被蔺相如给镇住了,他的确可以一声令下处死蔺相如。可在他心中一百个蔺相如也比不上那块和氏璧,若因此和氏璧被毁秦昭王定会痛心疾首。既然如此,他倒不如听蔺相如的话,斋素五日便是。
与此同时,回到驿馆的蔺相如马上命随从离开咸阳,以最快速度赶回邯郸。走之前交给他一个包裹,叮嘱他一路之上不可有半分停留。就算是把马跑死,爬也要爬到邯郸。
五日期到之时,秦昭王满心欢喜招来蔺相如,却被告知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既然秦昭王没有以城池换取和氏璧的打算,作为此次赵国使臣的蔺相如自然有责任将和氏璧完璧归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