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徐芳回到宿舍的时候就想清楚了,自己要买什么礼物送给孩子们。
只不过她不太清楚自己的预算够不够。
徐芳打开了最近热门的拼一刀软件。
拼一刀上面的东西都是市场上面最低的价钱。
现在市面上最低的车载小冰箱都要一百五一个。
而且那种车载小冰箱才六升左右。
她买来了也没什么用。
正常的家庭冰箱,基本上都要七八百块钱。
她现在的存款根本买不起那么贵的冰箱。
不过就算是如此,徐芳还是耐心的在拼一刀,软件上挑选了起来。
一眼扫过去,基本上都是七八百的冰箱。
等等。
徐芳忽然拉了回去。
五十九块钱的冰箱?
她差点怀疑自己看花了。
直到点进去,她还是有几分不确定。
这么便宜的冰箱,该不会什么套路吧?
她把整个详情页面都看完了。
才发现这个268升的大冰箱确实只卖五十九块钱。
而且还包邮到家。
这么便宜???
康利电器?
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个牌子?
为了防止自己被骗,徐芳还特意点进了这家店的主页。
发现他们不仅仅卖冰箱还卖空调。
而且他们的空调基本都是好评。
唯一的那几条差评,是因为他们不能讲价。
不过空调本身才九十九块钱。
居然还有人蛮不讲理,想要讲价?
徐芳耐心的看到了评论区的环境。
原来买这台冰箱的大部分都是农村人。
也是,城里人估计看不上这种低价的东西。
原本还有些不放心的徐芳,一颗心瞬间安定了下来。
徐芳下单了一台,想要下单第二台的时候却发现恢复了原价。
还特意标明了禁止倒卖。
她找到了客服,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客服得知了她的来意之后,很是善解人意的,并且表示可以给她按五十九一台算。
徐芳怀着忐忑的心情下了单。
大概要五天之后才能送到。
五天之后差不多也是自己离开的时间。
……………………
……………………
三万台冰箱全部被抢空了。
这个结果唐泽还算是比较满意的。
这次冰箱用的是他们工厂自己生产的零件。
绝对会比空调效果要好。
毕竟系统可是保证过,这些零件会提高百分之三十的效率。
“第二批货再上三万台吧,店铺运营那边也盯着一点。”
孙叔点了点头,脸上满是赞同。
他现在觉得唐泽说什么都是对的。
毕竟没有唐泽就没有工厂的今天。
三万台冰箱。
一台冰箱的利润是三十九。
三万台差不多赚了一百六十万左右。
不算多不过唐泽也知道,什么事情都不能急。
他现在才刚刚起步。
利润都是一点点积攒起来的。
没有谁能够一步登天。
只要他们康利集团的名气打出去了。
以后不愁没有生意。
更何况他做这个企业的初心,是用科技造福山区里面的贫困群众。
让山区里面的老百姓也能够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徐芳等了好几天,终于把冰箱等到了。
她的地址填写的是学校。
冰箱到了的那天,她差不多收拾东西也准备回去。
大家知道徐老师那天要回去。
纷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爸妈。
于是等徐芳来到学校的时候,就看到操场上的那些家长。
他们手里面或多或少都提着一些特产。
有的提着鸡鸭鹅,有的提着柿子枣干辣椒干,发了霉的肉干……
什么东西都有。
甚至还有人为了这一天,囤了好久的东西。
那些东西他们自己都舍不得吃。
去拿来作为礼物送给她。
看到这一幕,徐芳的心中触动。
语气都变得有些哽咽了。
学校里的校长也是另外一个老师,拍了拍徐芳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徐老师大家都很喜欢你,这三年以来辛苦你了。”
“以后我会让孩子们经常写信给你的。”
徐芳抹了一把眼泪:“谢谢大家的好意,心意我领了,东西我就不收了。”
“大家把东西留着给孩子吃吧。”
“我中途要转车,带不了那么多东西。”
说完这句话,徐芳连忙绕开了话题。
“我也有礼物要送给大家。”
徐芳指了指操场旁边的箱子。
这是她今天早上刚刚签收的快递。
她检查过了没有任何的问题。
送货员似乎是怕她不放心,还特意拆了一台给她通上了电。
签收快递的时候,她甚至不敢相信这是五十九块钱就能买到的东西。
用了两层的纸壳包裹着,纸壳里面还放了厚厚的一层泡沫。
抛开包装不说,冰箱的外形也很漂亮。
看上去跟两三千块钱的冰箱一样。
村子里面的人大多数都没有见过冰箱。
他们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好奇。
徐芳耐心的向他们介绍着冰箱的功能。
并且还告诉他们饭菜变为了有多么严重。
很多人都是因为食物中毒才丢了性命。
她让大家一定要重视起这件事情来,不仅仅是小孩子,自己也不能吃过了期的时候。
“大家以后有没有吃完的东西都可以放到冰箱里面储存,但任何食物都是有期限的,哪怕是放到冰箱里面也会过期冰箱,只是能够延长食物的时期。”
徐芳整整给他们普及了一个小时的知识。
哪怕山里面的人没什么文化。
也能够看得出来徐芳对他们是用心良苦。
甚至还特意送他们一台冰箱作为礼物。
他们觉得自己受之有愧。
徐老师把他们的孩子教的这么好就算了。
在这里辛辛苦苦几年,还倒贴钱给他们买东西,算怎么回事?
于是他们一个个的掏出兜里面的钱,争先恐后的要把钱还给徐芳。
徐芳看着他们手里面皱巴巴的钱,心里很不是滋味。
“大家不要跟我客气,我在这里几年也收到了大家很多礼物,这冰箱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真的不用这样!”
村里人不懂什么科技不科技的。
但他们觉得这东西一看就很贵。
“俺前年在工地上干活的时候,看过一眼我们工头买的冰箱,足足花了两千多块钱,徐老师这么贵的礼物,我们真的受不起啊!这钱请你务必要收下!”
人群之中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
其他的人更加坚定要把钱给徐芳了。
徐芳摇了摇头:“用不着这么多,这冰箱是我五十九块钱买的。”
见他们不信,徐芳还特意把购买记录找出来了,他们才作罢。
不过他们说什么也要让徐芳收下他们的特产。
最后徐芳只好每家意思意思的收了一点点。
徐芳离开的之前,和大家照了一张相。
每个家庭的旁边都放着一个冰箱。
而徐芳被他们围在中间。
笑得很是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