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黄河,它的问题更复杂一些。”
小小自己是南方人,家里连长江边上都挨不到,查资料的时候也被黄河的斑驳历史给惊到,想着什么时候也去一趟北边,顺着黄河从周边城市转转,看看这条养育了中华文化,同时也给人民带来无数苦难的母亲河。
“公元前602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2000多年里,黄河下游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平均3年2次,其中较大而长时期的改道有9次,曾有7个入海口,涉及范围北至津沽,南达淮河,约25万平方公里。淮河和海河也是黄河的受害者。
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溢,人为鱼鳖’的凄惨景象。”】
历朝历代的人都认真在听主播讲黄河,想想在后世以证的历史里,黄河还是没几年就会决口泛滥,不少人都擦着眼泪呜咽。
他们厌恶黄河吗?
厌恶。
厌恶它的喜怒无常,厌恶每次它发脾气时的冷酷无情,厌恶因为它而损坏的庄稼,冲毁的房屋,修筑堤坝时的劳苦,还有田地浸没后的饥肠辘辘。
但他们也爱黄河。
爱它的包容,爱它的滋润,爱它万马奔腾的气势和庇佑子民的无私。
所有人都看着天幕,心中渴求,希望能从主播那边,知道能彻底治理好黄河的方法,能让这个年年发怒的大河平静下来。
【小小拿出黄河流域的地势图和不同土地土壤对比图:“黄河中游流经的这块地域,我们叫它黄土高原。
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於耕作,但粉土含量常占60%以上,天然空隙大,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着下沉,就是容易被冲走。”】
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家乡的土壤。
“对,那就是黄土,是我们的土!”黄土大地的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脚下的土地。
“阿爹,红土,是红土!”东南方的百姓一眼看见了他们没什么肥力的土地。
“灰青色的,是我们的水田土!”长江边上,还在水田里抓鳝鱼的人看看自己田里的土,很是兴奋。
“那黑色的土,是不是就是盛京那边的!”迁到关内的少数民族也认出了老家的地。
“白土……”本就干旱少雨的西北,盐碱地的人看着天上其他颜色的土,满眼的羡慕。
【“黄河流域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份,且多暴雨,而冬季降水很少,使黄河的径流量变幅特别大。
例如花园口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立方米\/秒,最小枯水流量为零。与长江相比,黄河中下游没有一个湖泊,缺少湖泊的调节作用。此外,黄河还有北方河流特有的凌汛。”
小小拿笔重点圈出几字形黄河的凌汛段。
“凌汛就是冬天河水冻住,春天回暖上游河段首先开冻,原来蓄存在河槽中的那部分水量伴随着冰凌一齐下泄,但此时下游河段气温尚在零度以下,还没有解冻开河。
上游来的水和冰虽然有一定的破冰能力,但往往因下游河段冰厚、强度大而受阻,并形成冰坝。冰坝阻水,抬高水位,决口漫堤造成凌汛。
这些都是黄河易泛滥的自然原因,现在我们来说人为原因。”】
黄河周围的居民和常年被黄河泛滥搞到心力交瘁的朝廷一个个都在认真听,连孩子都被大人叫醒老实听课。他们对这主播讲的黄河特性无比熟悉,只是大家的说法不同,这些新的词汇一个个简单形象,十分好记。
【“4000多年前,黄土高原还是林茂草丰之地。但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不少朝代和军阀在黄河中下游建都,为了营造豪华的宫殿楼阁,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植被。黄河中下游也是古代战场,频繁的战争,也破坏了山林。
此外,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压榨剥削农民,地主霸占河边好地,穷苦农民为生活所逼,只得到山上开垦放牧,即所谓“富占川,穷奔山”,加剧了水土流失。”】
黄河中下游的都城人上人很委屈。
别骂了别骂了,可是这里真的是好地方啊,不建城不行啊,再说了不就近砍树,从别的地方砍树拉过来,更耗费民力啊。
真的在河边有好地的大地主们:以前不都是好好说话的吗,主播一下子这么言辞激烈,他们这些人怎么就残酷剥削了?
天灾人祸,交不上税或者还不起地租,最后只能拿自己家的地抵的农民们低下头。不是生活所逼,谁愿意到没人的山上去开垦放牧呢。
一些人则是把“剥削压榨”这四个字记在脑子里,现在想不懂,以后慢慢想。
对底层农民遭遇深有体会的朱元璋冷哼一声,天灾人祸,每逢天灾必有人祸,那些都是死一百次都不足惜的蛀虫!
【“我们之前说过黄土松散的结构特性,所以当周围能稳固水土的植被越来越少,黄土地流失就更快,这些黄土在下游沉积,抬高黄河河床,形成着名的地上悬河。”
小小这次没拿图片,点开了收藏夹里的旅游视频,给他们看现在的地上悬河。
“这是开封,旁边是黄河,黄河高度比市区都要高个七米。”】
比起观看后世开封城的繁华和闲得无聊四处跑的流民,黄河和城市高度差实在让古人们更觉得惊吓。
也还没彻底决定定都开封的赵匡胤:要不还是去长安或者洛阳吧,本来想的是开封漕运便利,还能作为水险,现在我更怕把开封人淹了。
赵煦那边,已经在开封生活好几辈的人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天幕:都不说以后开封看上去很繁华了,那么高的河悬在上面,就算你们楼都修的那么高,出行路被淹了怎么办,你们这都不搬的吗?
【“还有一种恶劣情况是“以水代兵”,更给黄河下游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说到这个,连小小自己上网都能听见河南同胞大骂光头,她也第一次对着镜头语气严厉。
“以开封为例,从秦灭魏秦将王贲掘黄河水淹大梁,南北朝尔朱军掘堤淹没陈军,北宋开封守将杜充掘开黄河阻断金军,南宋北伐蒙古掘河堤,元末元军掘开涡河河堤淹没韩宋军,明末李自成破开封河南巡按使夜偷掘黄河,一直到近代某个光头,开封经历的大范围淹城就有七次。
上面几次里面,杜充掘河堤对金人基本无伤亡,就是阻止他们南下方便逃跑。朝廷是很快往南跑了,无辜的民众承受了一切,开封流民四起,百万义军就此逃散;蒙古掘堤宋军也基本无伤亡,只有开封附近百姓受苦;河南巡按使更是一口气把李自成农民军和开封城里的明军全部一锅端了。
最后的光头,鬼子没伤到7000,让河南境内百姓死伤89万,冲毁的房屋,良田等经济损失不计其数,大瘟疫跟着席卷而来,肥沃的土地被损害,造成后面持续几年的大饥荒,整个河南大地上尸横遍野,连鬼子都要说他丧尽天良。
奉劝各位,不会打仗没关系,别瞎来,做逃兵也好过你们让黄河决堤,敌人没死几个,百姓的家园倒是冲个一干二净。”】
最后一句话,历朝历代的百姓们深以为然。
他们可以服徭役,上战场,沉重的苛捐杂税也能挨,但是遇上战乱掘堤……能有作用还好,还能安慰安慰自己,敌军人没伤亡,自己同胞田宅全遭了殃,这算个什么?
开封人:……要不,搬家吧,自己这辈子还好,谁知道以后子孙后代会不会碰到什么傻子或者疯子将领。如果以后子孙会遇上那个光头祸害,那真的不如他们现在早走。
“王将军也走了十一年了。”想起王贲,嬴政也很感慨。他认同主播说的,人可以菜,但不能菜还觉得自己很厉害。赵括人菜也不是很菜,他自己其实有数,他家里也有数,赵王愣是非要点他,前期守的已经可以了,但最后又能有什么办法。
很缺名将的刘彻也戚戚然,他如果遇上这种将军,但如果要给朝廷收拾水淹后的烂摊子,胜仗了也得收拾几顿。
想到朝堂上高谈阔论,不像官员,名士作风的那群人,打仗挑人都要费心扒拉的邓绥:没错,真的不怕废物,就怕自大的废物。她这边东汉已经年年天灾,时不时日食来一趟,如果有什么将领敢对黄河河堤做这种事情,那和平如她也觉得该动刀了。
刘备拍拍胸脯,还好关羽水淹七军是有战绩的,不然他也怕被后世人戳着脊梁骨骂。就算不嘛,看看一直温温和和的主播脸上这种嘲讽的表情,有点羞耻心的也受不了啊。
李世民点头,真的不怕将领菜,就怕他们菜还不自知。看着那个光头,就不说他敌军七千都没的垃圾战绩,对河南的造孽程度,杨广见了都要甘拜下风。
开封城里,赵匡胤面容黑的吓人。
才建国的开国君主,就一下听见北宋和南宋北伐,不用想了,就是被金人赶到南边去了。
这是什么丢人后代!
还有他这里面对的是辽人,怎么后面成金人了,蒙古和元又是什么情况?
都是什么废物啊,一看就是自己跑了留这个杜充断后,不然怎么连主播也是说阻隔金人南下。
他们是跑了,开封城还有百来万流民义军,怎么这么多人都不打一下的吗?
他捂着头,开始想这是哪个儿子的废物后代。
顺便开封还是不能定居,现在人人都听到了天幕说的,就算嘴上面上还配合点,指不定心里怎么想大宋呢,才平稳几年,不能让百姓就觉得他们大宋是弃城弃民不管的废物。
这开封城是必须要搬了。
还准备干出一番正经事业的赵煦气得差点喘不过来。
他记住了杜充这个名字,已经打算有姓杜的科举都不给过了,还有金,这又是哪里多出来的外族人?北边南下,辽国人呢,辽人哪去了?
他觉得自己应该是干不出来跑到南边的事,所以是他的儿子?孙子?还是弟弟?
开封城里叫杜充的:这做官的肯定不是我!
正准备明年去东京考试的杜充:应该只是同名吧……
明朝,看着“明末、李自成、农民军”这几个关键字,四个皇帝脸色都不大好看。
朱元璋很想大骂反贼,但本身就是农民军出身的理智告诉他,农民军的组成本身就存在着极重的社会因素。
他焦躁难安,再想后世子孙的大明都遇上了什么事。什么时候天幕也能抽中他一次,他真的很想问问主播大明的历史。
朱棣同样焦躁不安,但是他也知道那是明末的事情,他这才登基多久,必须先管好内政,还有北边的老邻居。
朱厚照和朱厚熜又点脖子凉,他们这个时候朝廷积病已经很重了,但是起义军什么的还好,只不过再后面一点,真的也会让人越想越怕。
难得没上榜被提到的清朝,开封城就算人换了两代,对明末的惨事也仍记忆犹新。
【收拾完情绪,小小拿出几张降水图开始划重点:“以上就是造成黄河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至于旱灾,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来自大陆内部的干冷气团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团交汇形成雨带。
在一年中,雨带推移的基本规律是从南方到北方,再回到南方。南方雨季来临早,北方来临迟,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因此黄河流域常有春旱发生,如果某些年份北方干冷气团较强,南方暖湿气团较弱,雨带迟迟不能北上,就会使黄河流域的旱情加重,酿成大旱灾。
加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上可锁住水分的植被稀少,抗御干旱的能力更差,旱情也比其它地区更为严重。”】
有经验的农人脸色凝重的点头:“所以我们就要经常感受风,东边的风来了,就是要下雨了。”
听着雨的形成原因,已经不意外后世都能怎么拆解原理的人:所以你们有法子让两个气团早点相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