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沈瑜庆的话起到了作用,消息未经证实便仓促发兵确实是不太妥当,所以瑞良也就没有再强行要求李瑞发兵浮梁,而是打算等消息进一步证实之后再做决定。
而方济得知消息之后则再次找上了沈瑜庆和瑞良,对两人没让江西新军即刻发兵浮梁的决定感到强烈的不满并进行了抗议。沈瑜庆和瑞良两人不得已只能好言相劝才算是将方济安抚了下来。对于方济来说,其实这个时候李瑞发兵与否并没有那么重要,他之所以要对沈瑜庆和瑞良表达不满只不过是一种彰显自己受害者地位的手段而已,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强化他们天主教会在此事中是受害者的地位,也才能够在事后从沈瑜庆和瑞良那里要来更多的利益。
而李瑞那边很快便得到了从浮梁传回来的消息,李瑞派出去的人快马加鞭赶了一天一夜的路终于来往南昌和浮梁一个来回,同时也将浮梁当地的实际情况带了回来。
“浮梁现在到底怎么样了?”得知自己派去打探消息的士兵已经回来,李瑞赶忙召见,然后急切的询问道。
“大人,林标统所禀报的情况确实属实。”拖着疲惫的身躯,打探消息的士兵禀报道,“那个唐杰确实攻占了浮梁城,而且现在还牢牢控制着全城,包括浮梁县令在内的多人被抓,其中就有一个洋人传教士。至于五十四标的林标统部在几日前曾经对浮梁城发动过强攻,不过最终却大败而归,林标统部更是死伤惨重。属下听说林标统部有将近一半的士兵都出现了死伤,以至于这几日林标统不敢再次攻城,只能在城外围困浮梁四城防止城内的唐杰逃出浮梁城。”
“那唐杰呢?”李瑞听完之后立马询问其了唐杰的消息,“城内的情况如何?”
“时间短暂,属下也未曾打探到有关省内情况的消息。不过唐杰的一营倒是死伤不大,现在还牢牢控制着城墙,而且属下在城外观察之后发现他们一直都在练兵。”
“练兵?”李瑞疑惑的问道:“那他为什么不走?按说林芝夏手下兵马死伤近半之后剩下的人和一营的人数应该相差无几,这个时候他要是走林芝夏绝对拦不住。可为何他偏偏死守浮梁城却不愿意离去?难道他不怕将来朝廷调集大军围剿与他吗?他的兵马有限,再加上浮梁也不是坚城,可守不住多长时间的。”
李瑞对唐杰的选择感到疑虑。如果唐杰真的造反了,那么这个时候他最应该做的要么便是远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比如深山或者险峻的关隘里,这些地方不容易被朝廷剿灭,他也可以尽可能的存活更长时间。要么便是趁机主动出去,在朝廷反应过来之前尽可能的占据更多的地盘、尽可能的壮大自己,这样将来即便是遇上了朝廷的围剿也可以有一丝反抗的能力。
可偏偏唐杰却占据着浮梁城纹丝不动,这就让李瑞感到奇怪了。靠他那点兵力以及浮梁城根本就撑不了太长的时间,只要朝廷调集大军对他继续围剿,不出几日说不定浮梁城就得陷落,而到时候唐杰也必然难逃一死。按说依唐杰的才智和谨慎程度他不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的,可为何他却偏偏没有一点应对呢?就凭一营的强悍程度,到时候不管是他远遁而走还是主动出击,林芝夏在城外的那点人根本就阻挡不住的。
李瑞想不明白唐杰的意图,不过他也没有必要去想清楚唐杰的意图,对于他来说唐杰终究只是一个自己潜在意义上可以利用的棋子而已,既然现在他自己惹出了这么大的祸端,李瑞也没有必要为唐杰收拾残局。他所应该做的只不过是尽快将此事禀报上去而已。
李瑞还是尽可能的不想让陆军部和京城那里的人知道有关唐杰占据浮梁的事情,他相信沈瑜庆和瑞良两个人应该也是差不多。所以,在确定了唐杰确实攻占了浮梁之后,李瑞并没有将这件事情上报给陆军部,而是仅仅上报给了沈瑜庆和瑞良。
果然,不出李瑞的预料,得知消息的瑞良和沈瑜庆都不约而同的表达了将此事压在江西的想法。只不过李瑞不想让京城那边知道是怕陆军部和袁世凯对他失望,而瑞良与沈瑜庆不希望京城那边知道则纯粹是因为这件事情牵扯到了洋人,而他们则不希望这样事情闹大,能够在江西内部将这件事情解决掉自然是最好,到时候不管是对他们还是对朝廷都有好处,最起码他们不用承担责任,而朝廷也没有被法国驻华公使胁迫的风险。
“既然消息属实,那就围剿吧。”身为真正的江西巡抚,特别是旗人巡抚,瑞良在大事上还是拥有者最大的发言权,“让五十四标继续围困浮梁,然后调集九江的五十三标还有南昌的五十五标共同围剿,务必在最短时间之内平定反贼唐杰。还有,那个洋人传教士的安全也一定要保证,要不然这件事情会很麻烦的。”
就这样,在江西内部,唐杰已经从五十四标一营管带这个官身变为了一个反贼,并且还即将面临着整个江西新军的围剿。对此,沈瑜庆心里虽然遗憾,却并没有表示反对。他到现在都不理解唐杰到底是怎么想的,可是即便是他再怎么看重唐杰的才华,也不敢在牵扯到造反的事情上有丝毫的含糊。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在本质上沈瑜庆还是一个对朝廷比较忠心的人。
围剿唐杰的事情自然由李瑞来操办,不过沈瑜庆和瑞良两人也没有闲着,等离开江西新军的军营之后,两人齐齐来到南昌天主教会的总部见了方济。见到方济,两人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将已经被证实的有洋人传教士被抓的消息告诉了方济。
方济其实早就可以肯定那事是真的,不过在沈瑜庆和瑞良说完之后,还是装出了一副比较生气的样子道:“我早就说过了,安尔南米勒就是被那个唐杰抓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唐杰应该是你们江西新军的一个管带,但是现在他却抓了我们的传教士,我想两位巡抚必须要给我们一个交代。”
“这个请方主教放心,我们绝对不会对此事坐视不理。”方济说完,瑞良赶紧在边上说道:“本官已经责令协统李瑞调集大军围剿唐杰,相信用不了几日便可攻破浮梁。”
“那安尔南呢?”方济闻言却是不满的问道:“你们如何确保安尔南的安全?”
“这个?”瑞良迟疑了一下,说道:“我们自当尽力确保那位传教士的安全。”瑞良只能这样向方济保证了。说实话安尔南在唐杰的手上,他们怎么去确保安尔南的安全?这件事情的主动权根本就不再他们的手上,对于这件事情他们只能去尽力而为,为此即便是答应唐杰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最终还是失败了,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所以瑞良也绝对不敢在方济这里打保票,只是答应尽力去做,这样即便到时候安尔南真的出事了也好有个交代。
而瑞良说完,沈瑜庆也在边上赶紧说道:“此事我们自当尽力,即便是未来真的出现了意外我们也可以承担一定的责任对安尔南的家属进行赔偿。不过也请方主教体谅我等难处,尽快将此事了解,以免事情闹大之后伤了双方和气。”
这是两人此次前来要办的第二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说服方济将此事压在江西以内,绝对不可以上报给法国驻华公使馆。
不过对沈瑜庆和瑞良的话,方济却是不大满意,他怎么会听不出来这两人话里的意思,这两人说了这么多话等于没说,光是不让上报方济就更不可能答应了。不将此事上报给法国驻华公使他怎么将这件事情闹大,而这件事情不闹大他怎么趁机扩大天主教会在江西的权利以及获得更大的利益。至于沈瑜庆说的赔偿安尔南家属的那点利益方济根本就看不上,甚至如果有可能的话方济不介意牺牲安尔南以换取更大的利益。
所以,方济只是鄙夷一笑,说道:“看来安尔南的安全真的指望不上二位了。不过好在我已经将此事上报给了法国驻华公使巴斯德,相信在他的努力之下你们的朝廷一定会想方设法保证安尔南的安全的。”
“你说什么?”方济的话却是直接让沈瑜庆和瑞良两人大惊,两人此次前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劝说方济不要将此事上报,可没想到等他们来的时候已经晚了,方济已经先一步将安尔南的事情上报给了巴斯德。
“方主教,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了吧?”为了试探方济所说是真是假,瑞良尴尬的笑了一下问道。
“开玩笑,我方济从不开玩笑。”方济却是一本正经,“我们天主教会有自己的电报机,关于此事的电报早已发出,而这便是巴斯德公使对我们的回复,两位要是不相信的话可以看一看。”
接过电报看了之后,登时沈瑜庆和瑞良两人面如死灰。电报确实是法国驻华公使巴斯德对于安尔南被抓一事的回复,上面巴斯德用严肃的口气表示已经知晓了此时,而且还说会尽快施压清廷以安全的救出安尔南。看了看电报,再考虑到方济也没有必要在这件事情上欺骗自己,两人心里已经可以确定,方济确实是已经将此事上报上去了。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情就不再是他们两个巡抚可以解决的了,所以匆匆告别之后,两人便离开了方济那里。“哎,这一次你我都是自身难保啊。”等出去之后,瑞良回过身来看了沈瑜庆一眼,说道。既然方济已经将此事上报,那么依照列强的性子,他们断然不会放过这个可以借题发挥的机会,到时候一旦列强出面胁迫朝廷对此事负责,那么身为江西巡抚的他们肯定要被朝廷推出来对这件事情承担责任。而沈瑜庆闻言也只是同样叹了一口气,随后两人各自离去。
沈瑜庆没有忘记派人将方济那里的事情通知了正在军营里调兵遣将的李瑞,得知消息李瑞也是差不多和他们一样的表情。他知道,事情瞒不住了,很快朝廷、陆军部和袁世凯他们就都会知道江西发生的事情,而他李瑞的前途可能也要随之断送。
不过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要不然将来受到的惩罚可能更重,而补救的措施做好了说不定将来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很快,在电报命令九江新军集合军队的同时,李瑞也将有关浮梁的事情上报给了陆军部。至于之后的事情,李瑞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不出李瑞的预料,他的电报立马引起了陆军部的一片混乱,没办法,李瑞上报来的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不管是有一个营的江西新军反叛亦或者是有一个洋人传教士被抓,这在当下的大清朝都是头等大事。
洋人传教士被抓的严重性就不用多说了,反正在洋人传教士身上朝廷是吃了不少亏,以至于现在一碰到这样的事情就不得不做好挨宰的准备。而一个营的新军谋反同样是一件让陆军部不得不高度重视的事情。
陆军部成立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旧式陆军以及旧式的军事机构已经不能继续满足当下朝廷的需求,所以朝廷才会花费大力气在全国编练新军,同时还将以前的兵部、练兵处、太仆寺等机构合并成立了新的机构陆军部。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军和陆军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而朝廷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就是因为这项军事改革花费太大,以至于现在朝廷每年岁入的大部分都要投入到新军改革当中。军费开支过大自然压制了其他方面的支出,也导致了其他部门的不满。同时,朝廷内部一直存在的保守派对于任何的改革都是持反对态度的。
这些人一直在千方百计、抓住各种机会抹黑新军以及当下的军事改革。只不过军事改革是大势所趋再加上新军改革确实卓有成效,所以这种反对的声音一直被压制着。
可是新军和军事改革却并非没有弱点,新军受西方思想影响较深对朝廷不似以前的旧军那么忠心这一直都是新军最致命的一个缺点。毕竟新军即便是再强,如果不忠于朝廷的话,那么朝廷也是不会白花银子去建立它。而这也是为什么朝廷要从京城挑选大量将领到地方上控制地方新军的原因之一,说到底还是朝廷自己对新军不太放心。
而且这还是在从未有新军谋反的情况之下,如果现在突然爆出了新军谋反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对于全国的新军来说可能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以前反对派经常拿新军的忠诚问题说事,只不过以前新军虽然深受西方思想影响但是却还从未有过一次叛逆的事情,所以反对派的那些指责大多数时候也只是无疾而终。可如果现在真的有一个营的新军叛逆的话,陆军部的人简直不敢想象到时候新军和他们会受到多少的指责。而一旦因为这件事情动摇了朝廷对于军事改革的信心,新军和陆军部都将遭受巨大的打击。
看完电报之后,陆军部下面的人不敢怠慢,当即将消息上报给了陆军部尚书铁良。铁良,字宝臣,满洲镶白旗人,初为荣禄幕僚,后背举荐到兵部任职,升任兵部右侍郎,负责在京旗人的练兵事宜。1903年清廷成立练兵处开始筹办大规模编练新式陆军,并统一对新军的领导。当时负责练兵处的是庆亲王奕劻,而北洋大臣袁世凯则在其中担任练兵达成,铁良任襄同办理。
当时的铁良作为少数表现优异的满族人得到了朝廷的大力栽培,并且在随后被选派赴日本参观军事演习,等回国后则直接被提拔为了户部尚书,并在日后成功的进入了军机处。两年前官制改革开始,朝廷将兵部、练兵处、太仆寺统一编为陆军部,为使陆军部掌握在朝廷手里特将铁良调任陆军部充当陆军部尚书。
铁良对于清廷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他也是当下满族子弟里少有的眼光开明并且能力出众的人,这也使他成为了当下支持朝廷军事改革的实权人物,毕竟他的成功就得益于朝廷的军事改革,对此他自然不会持反对态度了。
看完李瑞的电报之后,铁良也是大惊,“情况属实吗?”如果属实的话,这可能是朝廷编练新军以来的第一个出现的反叛案例,铁良能够想象得到这件事情会引起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启禀尚书大人,这是由江西新军协统李瑞亲自发来的电报,应该属实。”下面那人赶紧回道。
当下铁良也不敢怠慢,他知道此事的严重性,所以赶紧将此事禀报给了自己的上司庆亲王奕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