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十四章天怒人怨众叛亲离(为堂主月皇台万赏加更)

房玄龄似乎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一张奏折。

李建成接过,匆匆一看,脸色不由得大变。

房玄龄在奏折上写的字非常多,密密麻麻,全部都是蝇头小楷,陈应粗略估计不下万言。

当然,万言在后世不算什么,千万字的书多了去了,关键是在这个时候,一般奏折都是几十或数百字,了不起洋洋洒洒上百字。

就算祭天用的鸿篇巨着,也不过三五千字,不过上面全部都是大而空的屁话。

李建成没有将手中的奏折给陈应看,陈应也乐得清静。

毕竟,陈应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李建成同意向灵州迁徙三万户,向西域迁徙十万户,向河南迁徙十万户,向河东迁徙三万户。

这次因为关中粮食危机,共迁出百姓共计二十六万户,约占关中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至少可以节约向关中运输上百万石粮食。

人口,是一切的基础,没有人口,无论屯田,还是发展,都是空话。比如西域,约占大唐帝国的四分之一(比现在新疆版图大多了),事实上人口却只有一百五十万人左右,这些人口,仅占大唐帝国的十分之一略为不足。

陈应非常渴望把西域经营成天府之国,一旦如此,历朝历代都不会轻视西域。

陈应看着无人注意自己,就悄悄挪了一个位置,寻找一张软榻,懒懒的斜躺着。

可是,陈应不躺下来的时候还好,可是一躺下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听着陈应的鼾声传来,李建成循声望着却见陈应睡得香甜。

魏征起身想把陈应摇醒。

李建成摆摆手道:“玄成,算了,近日来,陈大将军比我们所有人都更加操劳!”

听着这话,房玄龄非常不以为然。

事实上,长安城中也有房玄龄不知道的秘密。

更何况,韦挺已经几乎扫光了李世民的百骑司,现在房玄龄的消息相对比较闭塞。他或许可以猜测到长安的粮食价格是有人在暗中搞鬼,但是他根本就不知道,陈应此时正在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

李建成接着魏征、房玄龄等人继续商谈精兵简政的细节问题,不过李建成刻意让人离陈应远一些,不让他们说话的声音,打扰到陈应睡觉。

又让宫娥给陈应盖上被子,害怕陈应着凉。

李建成、魏征、房玄龄等人都是工作疯,当鸡叫三遍的时候,这场商议才算结束。

自显德殿里离开,当房玄龄回到门下省的时候,已经天色大亮。

房玄龄打着哈欠走进大厅,望着早已精神抖擞的众同僚。

房玄龄径直走向自己的公案,然后朝着门口侍应的令史喝道:“可有热水,给某送碗热茶汤。”

负责跑腿的令史应了一声出门。

众官员都用异样的眼神盯着房玄龄。

门下省郎中一脸意外的道:“昨天夜里,陛下还没砍他的头?”

小吏感觉不对劲,像这种小吏都是察言观色之辈,他看着房玄龄居然没事,就意味着房玄龄简在帝心,他想到这里,感觉有些不对劲。

另外一个属官则轻笑道:“肯定,快了!”

不一会儿,房玄龄坐在案几前也进入了梦乡。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手捧中旨,挺胸腆肚走进大厅。

众官员纷纷起身施礼。

内侍环顾大厅,却没有发现房玄龄的影子,不由得问道:“房玄龄何在?”

门下省郎中望着房玄龄,此时房玄龄把软脚幞头,盖在自己脸上,呼吸悠长。

房玄龄与陈应不一样,陈应睡觉打呼噜,可是房玄龄却不打呼噜,所以众人一时半会也没有发现。

内侍看着众人齐齐将目光转向房玄龄。

门下省郎中急身,跑到房玄龄身前,扬起拳头就要砸向案几。

内侍伸手拦住门下省郎中,将圣旨递到郎中手中道:“一道嘉奖圣旨,无甚重要,稍等片刻也是无妨!”

众人只好在门下省的大殿里哭等着房玄龄睡觉。

房玄龄这一觉足足睡了小半个时辰,这才醒来。

不过,看着内侍出来在自己面前,房玄龄还是吓了一跳。

内侍满脸堆笑道:“门下给事中,房玄龄接旨!”

房玄龄急忙起身,施施然走到内侍面前。

内侍清了清嗓子,打开中旨宣读道:“大唐皇帝敕曰:门下,尧治宇内,舜茅皋陶,周封百域,秦置民爵,谏议大夫、给事中房玄龄,职与能惠,才蕴忠贤,佐王化其治道,筹明策于黔黎,可进襄城县公,增禄黍、永业、银、绢以例,余如故,敕,武德七年六月乙巳!

众人面面相觑。

房玄龄却神色如常,接过中旨,朝内侍一稽,施施然走回案几之后,坐下开始署理文牍。

……

陈应睡醒了的时候,李建成就在陈应身边。

一张案几前,一个人吃着早餐,几颗水煮蛋,一碗豆腐羹,还有一碗小米粥。

李建成笑着道:“饿了吧,赶紧洗漱一下,一起用膳!”

说着,几名捧着铜盆、柳枝、精盐、毛巾的宦官和宫娥来到陈应面前。

陈应试试了水温,不冷不热正好合适,快速洗把脸,漱漱嘴,就坐在李建成对面。

这时,宫娥给陈应送上早餐。

陈应还以为会跟李建成一样,都是简单省事的,不曾想却是羊羹。

所谓的羊羹,其实陈应都很少吃。因为制作非常麻烦,相传羊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宋毛修之降魏后做的“羊羹”,称之为“绝味“,魏太武帝食之大喜,以修之为太官令。是魏晋南北时期的特色佐餐菜肴。

将栗果洗净,去除杂质,煮熟后捞出控水,放在席上晒干或烘干。干燥后破碎,用风车吹去皮,用碾或粉碎机加工成粉末,过是一百二十目筛制得栗子粉红小豆洗净后水煮片刻加碱,倾去碱液(除去黏液),用清水洗净,加水用锅煮至开花。将煮烂的小豆和水一同送入石磨磨碎,用细箩纱使豆沙与皮分离,将豆沙用离水甩干至手握成团。

然后倒入羊肉老汤中煮,整个熬制过程要不断进行搅拌,防止焦糊。熬好的浆用漏斗注进衬有锡箔底的模具中,放入冰窖中冷却成型。

陈应不是吃不起,这种羊羹的味道爽滑可口,不肥不腻,而且没有羊膻,关键制造过程太过繁琐,而且费时费力,陈应懒得弄而已。

陈应知道李建成其实也不喜欢吃这种东西,不过他特意让人准备给自己,陈应也非常感动。

陈应吃着羊羹,果然可口。

接着,宫娥又送来十数道菜肴。

陈应连忙道:“臣何德何能……”

李建成道:“这些日子都劳心费神,应该补补!”

陈应没有浪费李建成的好意,吃得欢快。

等陈应吃完的时候,宫娥送上一杯香茗。

李建成这才将一份帛书,递给陈应道:“这是朕和魏征、房玄龄昨晚商议一夜,拿出的赈灾方略,你先看看。”

陈应兴奋地接过帛书,看了两行,脸色顿时一变。

陈应连忙坐下细细阅读,脸色越来越难看。

陈应艰难地抬起头看着李建成道:“陛下,这份赈灾方略,绝对不能尽用。”

李建成眉头一蹙道:“为何?”

陈应耸耸肩苦笑道:“这个方略,若是推行,陛下会变成千夫所指的独夫!”

李建成面色凝重地看着案几上的帛书,长长的叹了口气道:“朕知道,但是朕不怕!”

陈应道:“第一,打开关邑,放百姓去就食;第二,免除关中关东,三年赋税;这两道,臣都没有意见!就算是第三,裁军,将所有集结起来,准备打仗的府兵,遣散回家,减少朝廷的军费开支,增加农力……臣也没有意见。但是,第四,宗室降封,将所有李姓宗室的爵位,由郡王降为县公,缩减其封邑;第五,精简并省朝廷的官吏员额,减少俸禄编制,缩减各衙署公事开支,这个绝对不行!”

陈应说完,盯着李建成道:“房玄龄真是好胆略,冒天下之大不韪,他这是要一口气,将关陇士族,大唐宗室,军方将弁,满朝文武,得罪光啊,顺便让皇帝和朝廷,在天下人面前,颜面无存。”

其实,陈应甚至有些怀疑房玄龄的真正用心了。

李建成这个皇帝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一样,毕竟他上面还有一个李渊,虽然李渊如今在甘露殿中,但是李渊毕竟活着。

虽然说从情理上说,陈应也赞同这五条赈灾方略,但是绝对不赞同现在就做。

要知道,宗室诸王同意配合李建成,向李渊施压,逼迫李渊逊位,这是因为陈应许给他们巨大的利益,他们这才站在李建成的这一边。

现在只要李建成敢降他们的爵,他们肯定转而投降李渊。

更何况,此时不仅仅是动摇宗室,还有官方,军队以方方面面。

一旦这个方略执行,李建成真正的执政危机就算来了。

恐怕陈应自己再能,也无法力挽狂澜。

当然,凡事不是说有利就可以做。就像历史上的杨广,用大运河联通南北,货通天下,算是功在千秋。他提出科举之策,更是影响深远。

做人总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杨广打高句丽,那是因为高句丽正在对辽西入侵,难道说任由高句丽侵略,绝不抵抗?

但凡有点血性的皇帝,都不会任由自己的领土、城池、子民被侵略。否则国将不国。

可是,杨广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却成了亡国之君。

作为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杨广算是最可怜的,最可悲的,没有之一。他想当一个好皇帝,却成了千古罪人。

因为,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否则就会像王莽一样,容易扯到蛋。

李建成一旦执行房玄龄的这个方略,定会千夫所指,众叛乱亲离!

李建成摇摇头道:“朕一定要做呢?”

陈应苦笑道:“刀山火海,臣陪陛下一起闯!”

……

翌日一早,举行大朝会。李建成面无表情的坐在御座上,文武大臣们分列两厢。

众臣神色各异的望着朝会中出现的一众内侍。

宦官们正拿着文牍,向那些参加朝会的大臣们,挨个发放文牍。

萧瑀与封德彝对视一眼后接过文牍翻看。

群臣陆续开始翻看。

大殿上嗡嗡的议论声逐渐变大。

李建成抿着嘴看着下面越来越激动的群臣。

站在陈应身旁一名武将,赫然出列。陈应抬眼一看,正是薛万彻。只见薛万彻朗声说道:“陛下,这份方略,不可贸然推行。”

“是啊,绝对使不得!”

“此法就是祸国殃民!”

“若是倒行逆施,国将不国了!”

……

众官员纷纷出列附和。

李建成将目光,转到萧瑀等前排重臣身上道:“萧令公以为如何?”

萧瑀出列,躬身道:“老臣以为,这份方略,乃是亡国之策。”

李建成的眉毛一挑,不悦道:“封相国意下如何?”

封德彝想了想道:“臣附议萧相。”

萧瑀愤愤然开口说道道:“房玄龄的方略,纯属祸国乱政,请陛下斩斩房玄龄,以靖朝纲。

众官员立刻附和萧瑀。

李建成一直等到朝堂上的斥责声停歇下来,终于大殿里的议论声少了一些。

李建成喝道:“你们谁能拿出更好的办法来?”

众官员皆缄默不语。

……

训练场上,士卒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休息。

一名士兵道:“哎,你们听说了吗?朝廷要裁撤军队,让咱们回家种地去了!

众人谇论纷纷道:“真的假的?”

“对啊,你可别骗我们!”

“要是能回家,自然是极的!”

“对啊,我都三年没有见过媳妇了!”

众人大笑道:“瞧你那点儿出息!”

一名年过半百的老卒叹了口气道:“你回去还有个盼头儿,咱们这些没家没业的,回去不得饿死?”

“朝廷总会有办法的吧?咱们打了这些年的仗,空手回去,怎么可能。”一名校尉嘟囔着道:“这些年打打杀杀,受的伤也不少,要是能回去,有几亩薄田养老,也知足了……”

“咱就是舍不得将军,舍不得你们这些兄弟……”

众人皆是一愣,随即沉默。

……

尉迟敬德一脸怒气走进大堂,径直将文牍,摔在地上,用脚踩踏。

后面的薛万彻、冯立等将领也效仿尉迟敬德,将文牍或踩或撕。

尉迟敬德高声唾骂道:“房玄龄这个秦王府余孽,包藏祸心,某家早就看出来,他不是什么好东西!陛下居然一再被这妖人蛊惑。”

冯立愤愤的吼道:“这厮,哪里不去打主意,居然将脑筋动到府兵身上,他奶奶的,没了十二卫府兵,大唐拿什么,拱卫社稷?”

尉迟恭扬起拳头吼道:“我倒要看看,谁有狗胆,来裁撤咱们!”

PS:如今还剩盟主十更,明天开始,每天还四千字!欠十更,老程不怕,爆肝也能还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三国:曹魏有仙人华夏风雨情我可以兑换功德模板大人,得加钱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寒门: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大周龙庭战略特勤组贞观清闲人我在宋朝造电机大明:我的皇孙太强了这位诗仙要退婚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强横废太子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大宋第一奸臣这个衙门有点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四方志保家卫国红楼烟云之七郎不见长安大成公子大唐:圣太子,龙御天下重燃热血年代谍影:命令与征服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穿越大汉,请叫我冠军侯他哥穿越成丐帝种出一个强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我真没想要当皇帝大唐太子太嚣张武英殿行捕司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摆烂十五年,我父皇会读心了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寒门崛起大明之最强皇孙厨神:从烧尾宴开始谋动三国少爷真厉害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红楼风起综武:之大秦仙朝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三国之张氏天下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