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明官军经过奋勇鏖战,彻底占据了岛山城三之丸时,日头已经偏西。
倭式的岛山城上下一共三层,最底层的三之丸是面积最大的一层,驻守兵力最多的一层,肯定也是防御工事最完备最坚固的一层。
更不要说,还有大量的粮食、弹药都积存在三之丸。
所以占据了三之丸后,仿佛再拿下上面的本丸和二之丸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虽然此时天色略晚,但麻贵还是向林大帅建言道:“可以一鼓作气,不惜连夜鏖兵,尽快拿下整个岛山城!”
不过林大帅却道:“我军已经攻占三之丸,二之丸和本丸的倭军已经是瓮中之鳖,迟早覆灭!
在这种时候,反而不需要心急了,真没必要急切破城,尤其是还可能要继续付出重大伤亡。”
麻贵情急的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果给了守城倭军喘息之机,以后再攻破上面两层难度更大。”
林大帅依然不为所动,谆谆教导说:“老麻啊!你要谨记,我们这些做将帅的,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岛山城已经是囊中之物,那么就要开始放眼全局,考虑如何用岛山城做文章了。”
而后林大帅就下了三条命令,“第一条就是停止继续进攻。
第二条是对已经占据的三之丸进行破坏,防止被倭寇夺回后再利用。
第三条就是今晚犒劳残存的朝鲜义兵。”
麻总兵看到大帅决心已下,也就不再劝了。
他估计着,林大帅肯定有点别的想法,正想询问时,又听到林大帅说:“走!先去慰问朝鲜勇士们!”
当晚,七百多朝鲜义军残兵获得了林大帅的崇高礼遇——普通兵员大米饭管够,头目以上还有酒肉!
两个义兵将领更是能进入中军大帐,由林大帅亲自陪同饮酒。
不是林大帅吝啬,只想请两个人喝酒。
而在中午上阵之前,听林大帅训示的五名义兵将领,现在就只剩这两人还活着了。
职场竞争之残酷,可见一斑。
酒过三巡,林天帅主动说起了正题,“不知对将来之前程,你二人有何想法?”
真正的奖赏要来了?两名幸运将领惊喜的对视一眼,至于同袍伤亡的悲痛,就暂时忘却吧。
两人情商还算够用,行礼道:“我等愚昧不明,不知天帅有何教诲?”
林天帅便说:“半年之内,必定全歼入侵之倭寇,此后贵国重归太平。
你们都是庆尚道和江原道的岭东义兵?如果你们愿意,可以在两道内任选官职,本帅负责向国王保举!
如果你们为求稳妥,想去北方乐浪公封地,本帅同样可以保举!”
两人大喜,连连叩首称谢,心情像是后世平民中了千万大奖似的。
要知道,以前的他们连当个郡守县令都不敢想,而天帅却承诺两道内任选官职!
而后林天帅说:“至于其他奋勇攻城的七百多勇士,你们二人去统计功绩,今后都酌情安置,高低给个职位。”
对于这种封赏大批发,林天帅一点都不心疼,反正付出的都是朝鲜国的职位,
麻贵在旁边看得分明,大帅这行为绝对就是千金市马骨。
看来大帅对攻克南海岸各倭城困难程度估计的很充分,确实需要很多攻城炮灰。
以前大帅嘴里总说“炮灰”这个词,麻总兵还不太懂,但今天看到冒着天兵炮击拼死攻城的朝鲜义兵,总算是彻底明白什么叫炮灰了。
打发走了已经激动到不知什么叫疲倦的朝鲜义兵将领,林大帅又对麻贵说:“大兵团作战,最重要的是节奏感,该快时快,该慢时慢。
岛山城是一个好劫材,如果不加以彻底利用,岂不可惜?”
麻贵也有自己的思考,趁机问道:“莫非大帅是想围点打援?”
林大帅点头说:“确实也可以这么说,岛山城中有好几位丰臣秀吉的亲属嫡系,不是发小的后人就是正妻的外甥。
如果这样一群人被围困在岛山城,其他倭兵怎敢不救?救不出来只是能力问题,救都不救那就是态度问题了。
所以暂时不必攻打岛山城本丸,趁机多消灭倭寇有生力量,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
麻贵答道:“在下已经已经明白!”
林大帅又道:“另外,如果从全局眼光来看,我大明水师还在熟悉南海的海情,尚未彻底封死倭寇海路。
如果我们陆上进度太快,几天就攻破蔚山,再几天就杀到釜山,那么倭寇必定如同惊弓之鸟,毫不犹豫的乘船逃回倭国,无异于纵虎归山。
所以目前我方的进攻不能太快,要等水师取得决定性大胜,彻底封死海路。
然后在陆上步步紧逼,最后才能达到全歼倭寇的目的。
如能抓个几万俘虏,那就更好不过了。”
麻总兵:“.”
前面的分析还算正常,怎么最后一句就这么奇怪?
你林大帅去年还完全不要俘虏,而今年为了尽可能多抓俘虏,竟然要“拖延”战机了?
林大帅拍了拍麻总兵的肩膀,故作高深的说:“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
麻贵不想再听大帅上课了,直接问道:“如果不继续攻城,在下明日做什么?”
林大帅下令说:“你率领本部兵马,负责去西边打援!
虽然目前你的战绩不如李如松,但也别差的太远吧?
所以本帅就将击败援军的任务交给你了,希望你能多刷点战绩!免得将来班师时,在李如松面前不好看。”
听到这话,麻总兵就像是打了鸡血,拍着胸脯说:“大帅放心,在下必定竭尽全力!”
到了次日,麻贵就率领本部一万四千兵马,向岛山城西边而去。
以大明精锐边军的战斗力,麻总兵自信凭借部下这一万四千兵马,就算遇上三四万倭军也不带怕的。
又次日,便有探骑回报说,有两路倭寇大军水陆并进,向着蔚山这边而来。
乘坐船只沿着太和江而来倭寇的旗帜上,有圆圈十字图案,人数不详。
而陆路倭寇的旗帜上,有圆圈三叶的图案,人数约有三万左右。
跟倭寇打到现在,大明这边探马也都知道,倭寇将领往往以“家纹”为战场标识,所以回禀情报时,也会带上家纹图案描述。
麻贵不懂分辨倭寇的家纹,但无所不知的林大帅应该懂,就算大帅不懂,小西行长也该懂。
所以麻总兵在第一时间,就迅速将所有情报发回鹤城山主营,请林大帅进行分析判断。
其实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比大多数贪图功劳的将领靠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