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姜秀兰听到动静,出来就见姜明山站在院里,脸上表情十分古怪。
上次姜明山为了让姜妙回家把她诓骗回去说的那些诛心话,姜秀兰至今还能一字不落地记起来,当下碰面,她内心沉重,眉头皱了皱,却没跟姜明山搭腔,而是看向姜妙。
“妙娘,怎么了?”
“我爹。”姜妙用下巴在姜明山身上点了点,语气随意,“大概是听说我娘的铺子出了事儿,来这边瞧瞧。”
姜秀兰面露惊讶,转头看了眼跟出来的姚氏,“铺子怎么了?”
她之前是跟着姜妙来的,一到就直接入了后院坐着喝茶,以为姚氏为了招待她们,特地歇业一天的。
姚氏眼神锐利地从姜明山身上扫过,“没什么,点儿背,遭了贼人洗劫。”
“什么!”姜秀兰怒了,“那怎么不报官?”
“自己能解决的事儿,还报什么官?”姜妙笑着接过话,“我已经找到凶手了,他抢我娘,我也让人去抢他,一报还一报,公平又公道。”
这话,姜明山再蠢也听出来了,买卖虎皮那俩人,就是姜妙一手安排的。
而且她刚才说什么?说出来混的迟早要还,还说老天爷眼睛雪亮,他抢了人,就有人抢他,还得让他颜面尽失欠下一屁股债最后像条狗似的到处低三下四去求人!
没想到活了几十年,竟然栽在一个不孝女手里。
姜明山险些背过气去,死死咬着后槽牙,眼神儿针尖似的戳在姜妙身上。
姜妙笑容甜美,“爹来都来了,不进屋喝口茶?”
姚氏虽然还不知道卖虎皮的事儿,但已经从姜妙的语气中听出,闺女应该是想法子摆了姜明山这狗男人一道,便也附和着道:“刚好我灶上煮了饭,再炒几个菜就能上桌了。”
吃饭?还他娘的吃个屁!
姜明山恨不能冲上去狠狠给姜妙几个巴掌。
可他不能。
那种明知道对方整了自己,自己却一点情绪都不能露只能憋着的感觉,就好似吃口果子,发现咬了半个虫,别人问你甜不甜,你不好实话实说,只得嚼吧嚼吧继续往下咽。
太他娘的难受了!
借钱的字据还攥在手里,姜明山很想将它捏成粉末,然后一甩袖直接离开。
然而钱庄的人还在家里等着,房契在他们手上,一旦今儿自己还不上这三百两银子,京城的宅子就会被收。
到那个时候,不仅二叔二婶要炸,姜云衢的名声也会被牵连,自己的老爷梦更会就此止步。
可他之所以会欠下这么多钱,分明都是这三个妇人设下的毒计,他如今却要来求她们。
姜明山膈应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见他半天不吭声,姜妙唇角微翘,“看来爹是不饿,那咱们自个儿去吃吧!”
先前那些话,她是故意挑明了说的,目的就是要姜明山好好尝尝恨她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拿她无可奈何的滋味儿。
房契在她手上,她不信姜明山敢就此离开。
他敢走,京城的宅子就归她,横竖都是她赚。
姜秀兰不想在饭桌上看到姜明山,怕自己膈应得吃不下去,“我一会儿还有得忙,要没什么事儿,我就先走了。”
“大姐!”
见姜秀兰转身,姜明山忙把人喊住。
姜秀兰回头,脸色不善,“有事儿?”
“那什么,你能不能、能不能借我点儿银子?”怕丢脸,姜明山声音压得几乎听不到。
“真新鲜呐!”姜秀兰冷笑,“我这种人的银子你也敢借,不怕脏了手?”
姜明山听出来她还在介怀那天自己说过的话,叹了口气,“我那日是在气头上,说话没过脑子,你怎么还较上真儿了,再说,你一个当大姐的,没必要跟弟弟一般见识吧?”
一手道德绑架玩得是炉火纯青,一听就知平日里没少干。
姜秀兰对他的失望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当下没觉得多意外,只是声音更冷,“我没钱。”
“不用你掏钱。”姜明山说,“银子我会从娘那儿拿,但她要我给你写个字据,你只管收下字据就是了。”
说着走上前来,将手里揉得皱巴巴的字据递给姜秀兰。
姜秀兰接过看了一眼,上面清楚写着借六百两,她当即皱眉,“这么多,你做什么用?”
姜明山哪敢说自己被姜妙那个逆女给坑了,只得扯到姜云衢身上,“这不大郎考上进士入翰林院了么,柔娘也快议亲了,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我多借些留着备用。”
闺女的嫁妆还要找人借,姜秀兰一阵无语。
可她又不能不收字据说不借,因为这玩意儿是老太太让送来的。
对于这个性情板正的娘,姜秀兰到底存着几分敬畏之心。
敬畏的同时,又有些欣慰。
毕竟,老太太没有私自用她的钱去接济儿子,说明这碗水端的还算平,不偏不倚,她也没什么好说的。
收下字据,姜秀兰还没等说点什么,姜妙就先开了口,“姑妈,那字据我瞧瞧。”
姜秀兰递给她。
姜妙看过之后满脸不赞同,“爹应该是从来没跟人借过钱写过借条吧?这字据不规范,您瞧,上头只写了借,半个字没提还的事儿,多久还,怎么还,还不上怎么办,这些统统都没有。六百两是笔巨款,很容易就扯上官司的,字据写不对,上了公堂起不到作用。”
姜明山听得火气上涌,“自家人借钱,怎么会扯上官司?别人都盼着家和万事兴,你倒好,成天想着把自己亲爹送上公堂,姜妙!你良心喂狗了?”
姜妙冷笑,“你亲生的老娘都不惯着你,让你花别人的钱要写欠条立字据,别人凭什么惯着你?”
“你!”姜明山脑仁儿都快气炸了。
姜妙抬手把字据撕成两半,“听说你们在京城买了宅子,估摸着也能值个三百两,您把房契给姑妈,一年后,爹若还上这六百两,房契我们自会归还,往后什么事儿都不会有,可您若是还不上,我们就收了宅子,也算是看在一家人的份儿上,让爹多赚三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