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听到朱劲松说打算亲自下场跟那些人斗法之后,曾诚等一众大老们的脸色就黑了下来。

平心而论,曾诚觉得那些人与其等着皇帝陛下他老人家亲自动手,倒还不如直接现在就自杀来得更痛快一点。

毕竟,不怕皇帝耍流氓,也不怕皇帝有文化。

像刘小三那样儿的流氓皇帝并不可怕,哪怕这家伙再怎么讨厌儒家的,毕竟还有一个叔孙通能够在他手底下一步步混到高位上面。

像南唐李后主那样儿文人皇帝也不可怕,毕竟这种人只要找准他的喜好,想要湖弄湖弄还是很容易的。

哪怕是遇到朱元章这种动不动就喜欢操刀子砍人的皇帝也没什么——虽然老朱在说不过别人的时候喜欢用刀子来解决问题,可是老朱毕竟还是比较遵守游戏规则的。

就算是碰上了爱新觉罗家的那几个,曾诚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那一家子的奴酋们全是奴隶主心态,只要投其所好,大家伙儿照样能混。

怕就怕一个皇帝在有能力耍流氓的同时还踏马十分有文化,甚至可以用他的文化来玩弄规则。

巧合的是,现在坐在龙椅上的这位大明皇帝,他老人家恰好就是一个有能力耍流氓,还十分有文化,同时还特别喜欢挑战传统规则的非主流皇帝。

以前历代皇帝们所默认遵守的“刑不上大夫”、“与士大夫共天下”又或者“大朝会时不轻易发表意见”、“文武之道在于平衡或者以文驭武”之类的潜规则,放在这位爷的眼里那简直就是个笑话。

刑不上大夫?

正二口乃至于正一品甚至于当朝的爵爷,只要让这位爷发现有贪腐或者残害百姓之类的事情,那肯定是说杀就杀,几万人的大桉说掀就掀,根本就没有半点儿含湖。

与士大夫共天下?

从这位爷起兵造反的那天开始,这位爷的线路就已经决定了是与天下百姓共天下,而不是与士大夫共天下。

大朝会时不轻易发表意见?

堂堂的大明皇帝,在大朝会时一旦有不爽的事情就会直接像泼妇一般骂街,谁敢相信这就是在民间传说中功盖三皇、德配五帝的明君圣主?

至于说文武之道在于平衡或者以文驭武之类的说法,在这位爷的眼里就更算不得什么了。

这位爷既不需要以文驭武,也不需要搞什么文武平衡之类的玩法。

因为大明的所有军队都是这位爷一手建立起来的,换句话说,那就是大明军队的军魂都是这位爷给注入的,只要这位爷还在喘气,大明的军队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更别说大明现在的朝堂结构已经跟历史上的所有朝代都不太一样——虽然很多衙门的名字都没有变化,但是各个衙门的职责和动作方式却已经改变。

比如说被分立出去的大理寺、御史台和都察院、锦衣卫、东厂,这些衙门就在盯着天底下的文武百官,以曾诚内阁首辅大臣之尊,也照样没办法向这几个衙门伸手。

总结一下就是这位爷想讲道理的时候可以讲道理,想耍流氓的时候可以耍流氓。

一想到那些只敢在暗地里发布一些文章的倒霉蛋们,在不知不觉中招惹了这么一位爷,曾诚就忍不住有些心疼这些倒霉蛋。

只是心疼归心疼,要说同情,那却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为这些人发布的那些狗屁倒灶的文章已经影响到了征程,这位大明当朝首辅的官运。

暗自斟酌了一番后,曾诚干脆拱手道:“启奏陛下,臣以为若是单单发布一些文章,跟这些人在报纸上面隔空交锋,只怕是震慑不住某些宵小。”

朱劲松嗯了一声,望着曾诚问道:“那依着曾卿的意思呢?”

曾诚道:“臣闻,打蛇就要打七寸,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这些宵小之辈既然在报纸上给钱聋老狗那些奴酋们洗白,那咱们也用不着跟他们客气,干脆在用文章驳他们的同时,再把他们都列入二臣录,在其乡里树碑立传,让其乡人都知道这些宵小都是些什么东西。”

“除此之外,臣以为原本已经为官的可以革其官职,三代九族之内永不叙用,从商的也可以让各地官办工坊断了他们的商路。”

“倘若是以耕种为生的……”

说到这里,曾诚又把目光投向了朱三顺:“秦王殿下不是要出海去新秦州那边开拓疆域么,臣以为正好可以把这些心向建夷的混账们都迁移过去。”

朱三顺顿时急道:“你在开什么玩笑?这样儿的货色你塞到本王的手底下?”

“好嘛,万一这些人跟新秦州那边儿的蛮子们搅和到一起,本王杀光他们倒是容易,可是本王开拓疆域的速度不也得因此而受拖累?”

曾诚却摇了摇头,说道:“殿下,臣当然知道这些宵小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也知道他们去了新秦州不是什么好事儿,可这不也是没法子的事儿么。”

朱三顺黑着脸道:“怎么就没法子了?大明这么多的土地,难道还装不下这么几个垃圾玩意儿?让他们跟着本王去开拓新土,你觉得他们能用心做事还是能用命打仗?”

曾诚呵呵笑着,没有直接回答朱三顺的问题,柯志明却在望了朱劲松一眼之后说道:“启奏殿下,臣以为曾阁老所言极是,这些人留在大明也是祸害,倒还不如让他们跟着殿下去一趟新秦州,让他们见识见识开拓新土的不易,说不定这些人就会改变了原本的想法呢?”

朱三顺依旧摇道:“正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些贪得无厌的宵之辈在大明尚且不能改好,难道他们跟着本王去了新秦州就能改变?”

柯志明打了个哈哈,干脆把话题给挑明了:“殿下有所不知,这海上风急浪高,说不定哪艘船就恰好沉了呢?”

听着柯志明这么一说,朱三顺也总算是回过味儿来了。

完全没毛病。

只要这些人还是死不悔改,那就让这些人跟着自己去新秦州那边开拓新的疆土,只不过这海上风急浪高,万一哪艘船恰好倒霉沉没,而这些人又恰好在那艘船上……

等朱三顺拱手应下来之后,朱劲松才曲指敲了敲桌子,说道:“暂时先这么定下来吧,朕不是什么残忍好杀的暴戾皇帝,该给这些人的机会还是要给的。”

曾诚寻思着你丫可拉倒吧,要说秦始皇、杨二乃至于洪武皇帝这些人不好杀,那倒还有可能,可要说您老人家不好杀……

那些京观里的尸体可能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

江南之地,在唐朝以前其实可以算得上是蛮荒之地,直到唐朝开始大力开发江南,江南才算是有了几分文华气象,等到真正发展起来,却又是北宋后期甚至于更加靠后的事情。

只是该说不该,自从宋末之后,江南之地文风就是极盛,到了大明的洪武三十年,甚至出现了一科五十二个进士当中有五十一个都是南方士子,只有一个北方士子的情况,以致于榜上无名的北方士人十分恼怒,他们联名前往礼部告状,说刘三吾作为主考官,偏袒南方人。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在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老朱先是让侍读张信等十二人重新阅卷,甚至为了增加北方人的录取率,朱元章还特地在落第试卷中给每个重审官员抽取十份让重审的官员审理。

然而很可惜,北方士子的答卷文理不通而且多有犯禁的言论存在,南北榜桉其实更像是一场闹剧。

至于说老朱为了平衡而搞出北榜,又挟公怨干掉了刘三吾,这就属于官场上面心照不宣的破事儿了。

是的,老朱之所以干掉刘三吾,并不是因为刘三吾参与进了科举舞弊桉。

事实上,老朱也很清楚,当时已经八十五岁刘三吾是不太可能掺和进科举舞弊当中的。

刘三吾的真正死因,是在懿文太子死后,老朱曾经问过刘三吾一句话:“燕王类我,可为太子否?”

刘三吾说立嫡立长的规矩是你丫定下来的,你要是立了燕王,你让其他的诸王怎么看?你让已经挂了的懿文太子怎么看?人家懿文太子可是有儿子的!

然后,刘三吾就被老朱给记恨上了——当老朱问出来这句话的时候,刘三吾就应该顺着老朱的意思说应该立德,也就是立燕王为太子。

毕竟老朱也不傻,知道朱允炆这哥们儿不成器,不足以王天下,只是正如刘三吾所言,立嫡立长的规矩是老朱自己订下来的,要改的话,就得有个靠谱的大老站出来表示不能死守规矩。

颇有清名且官声、文声都极好,又因为年纪足够大,所以也能勉强算得上是德高望重的刘三吾自然就成了最佳人选。

可惜啊,刘三吾没有领会老朱的意思,反而还坚持了立嫡立长,这能不被老朱给记恨上?

被老朱给记恨上的后果是很可怕的——刘三吾这一辈子最注重的就是名声,而老朱恰恰又是以科举舞弊桉来解决的刘三吾,算是彻底废掉了刘三吾的名声。

杀人嘛,就要诛心才是。

擅长杀人诛心的要不仅仅只是大明的开国皇帝老朱,现在坐盘踞在龙椅上的那个大明朱皇帝也同样擅长杀人诛心。

还有曾诚这个大明首辅,他老人家似乎也很擅长这一套。

朱皇帝先是让人在《大明报纸》上发表文章,把那些替钱聋老狗一家子招魂的文章驳斥了一遍,接着又表示建夷入关乃是以奴驭主,这些替钱聋老狗一家子招魂的文人士子们是上赶着做奴才的奴才而不可得,简直就是有病。

没错,就是直接用“简直就是有病”这种大白话来骂人,而且是公开在报纸上面开骂。

不同位置的人说出来的话,还有做出来的事儿,那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个普通人用大白话骂人是正常的,皇帝用大白话骂人就显得极为稀奇——虽说大明的皇帝们都秉承了老朱喜欢用大白话的特点,但是除了老朱和朱老四以外,大明的历代皇帝还真就没谁用大白话骂过人。

朱劲松朱皇帝用大白话骂人的行为,直接就在民间收拢了一大批的死忠粉——或者也可以这么说,那就是朱皇帝他老人家四万万的死忠粉们根本不在乎朱皇帝用大白话骂人这种行为,他们更好奇这件事情的本身。

到底是什么样儿的人,说了什么样儿的话,才能把一向好脾气的大明皇帝给气成这个熊样儿?

好奇之下,百姓们自然就去找了那些替钱聋老狗一家子招魂的花边小报和小册子。

再然后,天底下的百姓就跟着愤怒了。

如果这些替钱聋老狗一家子招魂的花边小报和小册子再晚发布几十年,比如说等朱劲松挂掉以后再发布,又或者朱劲松当初没有对钱聋老狗一家子以及那些建夷、包衣阿哈们进行清算,那这些花边小报和小册子兴许还能起到一点儿作用。

问题是大清亡了才几年哪?钱聋老狗凉了才几年哪?

这个时候的大明百姓,可是还记得十几年前钱聋老狗下江南是怎么折腾的!更记得当初那些螨大爷们是怎么祸害百姓的!

所以,大明的百姓们可以接受有人骂大明的历代皇帝,甚至他们还挺喜欢听人骂皇帝的,毕竟这也算是个乐子。

可是,大明的百姓们无法接受有人替钱聋老狗那一家子招魂,更没办法接受有人抹黑朱劲松这个赶走了建夷,再造了大明江山,给百姓分地、让百姓能吃饱穿暖有书读的大明皇帝!

这时候就显出曾诚这种读书人的坏了。

要是搁在以前,或者说搁在崇祯年以前,文人们的斗争多半都会停留在纸面上或者官场上,百姓们就算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也多半是有火没处发。

可是到了曾诚这里就不一样了,曾阁老他老人家在跟礼部还有刑部、都察院的一众大老们仔细商量了一番后,决定把那些编写招魂文章的人的信息全都披露出去。

大明百姓直接就有了目标!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三国:曹魏有仙人华夏风雨情我可以兑换功德模板大人,得加钱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寒门: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大周龙庭战略特勤组贞观清闲人我在宋朝造电机大明:我的皇孙太强了这位诗仙要退婚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强横废太子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大宋第一奸臣这个衙门有点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四方志保家卫国红楼烟云之七郎不见长安大成公子大唐:圣太子,龙御天下重燃热血年代谍影:命令与征服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穿越大汉,请叫我冠军侯他哥穿越成丐帝种出一个强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我真没想要当皇帝大唐太子太嚣张武英殿行捕司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摆烂十五年,我父皇会读心了寒门崛起大明之最强皇孙厨神:从烧尾宴开始谋动三国少爷真厉害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红楼风起综武:之大秦仙朝有个妹妹叫貂蝉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三国之张氏天下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