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吴秀才听到这事,眉头皱的死死的,他得亲自去一趟老吴家。
吴秀才去的时候,一家三口已经出发,见到吴秀才,吴家的人都奇怪得很,吴秀才怎么会到他们家来。
“吴秀才快请。”
吴老头赶忙把人请进去,虽说吴秀才的年纪都能当他儿子了,不过村里人都十分尊敬吴秀才,对他的称呼都是秀才公,又或者是吴秀才。
接着转头又吩咐刘氏去泡茶。
“老大家的,去泡几杯茶过来。”
吴秀才在吴家村的地位仅次于村长之下,所以去到哪家都是热情相待,老吴家也是如此。
吴秀才摆摆手。
“不用麻烦,只是我今儿听说一事,便过来问问。”
“你说。”
“听说你们家送四郎去府城念书去了,不知去的是哪家书院?”
吴老头一下没想起来那书院叫啥名字,转头望向一旁的大儿子。
“是府城外的四山书院。”
听到是四山书院,吴秀才瞳孔放大,似是有些不敢相信。
不过接着很快恢复正常,疑惑的看着吴老头。
“你是怎么想到,要把四郎送到四山书院去的?”
“还不是四郎那小子吵着要去,我们也没办法就依着他了。”
家里已经统一口径,都没说四郎已经拜吕家二爷为师的事,不然照村子里人的尿性,说不定还会上门让他们家帮忙,让去府城给介绍活计,这点是很有可能的,所以为了杜绝不必要的麻烦,索性就不说。
“那你们可知,去四山书院要经过入学考核?”
“知道啊,这不四郎他爹娘跟着一块去,若是考得进就去书院念书,考不进就乖乖回家来种田,以后也别想着念书的事。”
听到这话,吴秀才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半,四山书院的严苛远近闻名,虽然吴维聪明不错,但是先前从他这里学到的学识,还不足以应对四山书院的入学考核。
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那你们可知,每年去四山书院念书要花费多少银钱?”
“好像是五六两银子吧,我们也不太懂,反正四郎吵着要去就让他去试试,大不了让他在那里读两年,我们家紧紧裤腰带,这钱也就出来了。”
听到吴老头的话,吴秀才没再多说,转身走了。
吴家父子把人送到门口,见人走远,吴老大看着他爹。
“爹,对吴秀才咱们也不说实话吗?”
吴老头想起小孙子临出门前说的话,对村里无论任何人都要统一口径,万不可走漏一点风声,要不然他们家后患无穷。
吴秀才也算是村里人,他对吴秀才的人品还是十分相信,不过吴秀才不是还有老婆,就怕吴秀才回家不小心跟他老婆说漏了嘴,而他老婆又在村子里传,所以吴老头觉得,吴秀才这里还是别说的好。
“嗯,四郎说的没错,跟村里人就这么说,吴秀才也一样。”
而这边,一家三口包了一辆牛车,已经在去府城的路上。
现在天已经热了,一人手里拿着把竹叶扇不停的扇着风,这天气赶路着实是遭罪,就连吹来的风都是热的。
吴维看着旁边经过的马车,眼里一阵羡慕,这马车有棚子,坐在里面虽说也热,但是总比他们这样顶着晒得好,而且马车还快,他们坐牛车要坐一天,坐马车半天就到府城了。
心里下定决心,再过几年,好歹也给家里添置一辆马车。
路上,一家三口就着带的水吃了点干粮,在路边休息了会儿又继续上路,一直到晚上天快黑的时候。才赶到四山书院山脚下。
四山书院在府城比较出名,而且书院也够大,所以在山脚下就有不少吃食铺子,客栈也有两家。
一家三口去了一家看起来差一点的客栈,要了一间大通铺,不贵,一人五个铜板,就在客栈的大通铺住下。
在大通铺住的不单单他们一家三口,另外还有七八个人,晚上脚丫子臭,打呼噜磨牙的声音不绝于耳。
不过好在白天赶路累了一天,吴维头沾着枕头就睡着了,倒是没什么影响。
第二天早上,一家三口起床便出门去打听,四山书院入学考核的事,吃的早饭是他们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又便宜还不用花钱,他们带来的馒头足够他们吃个三五天。
一问才知道,四山书院从三天前就已经开始有学子陆续报名,今儿最后一天,一家三口也就赶着这最后一天来,今儿报名截止,明天开始考试,这样他们就少出一天的房钱,不然前几天来还要多出几天的房钱,那不划算,一家人算是把抠搜发挥到了极致。
你要说他们就不怕路上被什么事情耽搁来不了,继而耽搁了入学考核的报名。
这点一家三口都没想过,若真是这样的话,那只能怪他们倒霉咯。
“四郎,咱们现在就去。”
“听爹的。”
一家三口朝着四山书院而去,在路上,陆陆续续也遇到了不少去报名的人。
那些人看到一家三口都十分奇怪,四山书院十分出名,但他的学费也不低,稍微没点家底的人,都不敢送自家人来四山书院念书。
所以见一家三口这跟乞丐没多大差别的装束都在奇怪,他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至于说是报名,看着又不太像。
一家三口倒是不在乎别人的目光,管他们看不看,多看一眼又不会少块肉。
爬了差不多有一刻钟,一家三口才到四山书院的山门前。
在山门前放了一张桌子,桌前坐了名书生打扮的男子,正在那里登记。
排队的人拿出入学贴,由登记的人登记好,拿上一个牌子就可以离开。
吴维在后面排队伸着脖子看的真真的,摸了摸怀里的入学帖,好好的没丢,就安心在那里排队。
今儿是最后一天,来报名的人挺多,排队差不多排了小半个时辰才轮到吴维。
像吴维这么大的年纪,来四山书院念书的也不是没有,不过不多,负责登记的人看到吴维的年纪,又看看他的打扮,有点意外,不过也没多说什么。
其实吴维穿的也不差,这衣服还是来的时候,王氏刚给他做的新衣。
只不过面料是最次等的棉布料子,可不,就在这些人眼中跟乞丐也没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