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熙宁六年(1061)七月初三。

立秋日。

眼看天一入秋,地里的庄稼都要被旱死了,可天上却没有一丝要下雨的迹象。

于是,苏轼就按照知府大人的嘱咐,专门写了一篇虔诚的《祷雨天竺观音文》,并带上钱塘县令周邠、仁和县令徐璹到天竺寺祷雨。

说起祷雨这种民间活动,早在我国西汉时期的历史中就有记载,到了苏轼的时代,更是一种连官方也参与其中的所谓祈禳丰收的巫术活动。

我们知道,苏轼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因为早年在凤翔府时就参与过多次的为民祷雨活动。

祷雨结束后,苏轼一行夜宿灵隐寺。

灵隐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到这种地方借宿,对于笃信佛学的苏轼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美中不足的是,苏轼这两天身体有恙,但还是在这初秋的季节里,抱病游览了杭州的净慈寺,拜访了圆照禅师宗本。另外还游览了祖塔院,观看了虎跑泉,然后再游览了佛日山净慧寺。

正当苏轼在马不停蹄地游览佛寺之际,朝中官员沈括被朝廷派往杭州视察新法的执行情况,沈括此次的具体受命是要巡察两浙的农田、水利、差役等事。

沈括到了杭州,首先与前老同事苏轼畅叙了旧情,还恭敬有加把苏轼这一时期的新作(主要是诗词)抄录了一份,这也是当时文人间的正常交流活动。

谁知,回到京师后,沈括转而用附笺的方式,把认为是诽谤的诗句详细地“注释”理一番,全部交给了皇帝,目的是揭发苏轼在诗文中“愚弄朝廷”、“无君臣之义”。

这是老沈这位大科学家对苏轼的第一次下手,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或说“蝴蝶效应”是:

元丰二年(1079),御史何正臣、李定又上表弹劾苏轼,乌台诗案终于爆发。

次年,苏轼被贬黄州,牵连亲友三十多名,涉及诗词一百多首。

当然,沈括虽不是事件的主谋,但沈括正是“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

我们在这里先不说沈括的劣迹,这时候苏轼还把他当成是前同事,丝毫没有对此人设防,至少此时的沈括,在苏轼心中尚没有值得特别痛恨的地方。

刘敞的弟弟刘邠这几天寄诗及书信来,苏轼得知刘邠泰州通判的三年任期已经结束,近日将会来杭。

对于刘敞(字原父)、刘邠(字贡父)这对亲兄弟,苏轼不仅都与之有着诗词唱和,而且也都是苏轼值得敬仰的士人。

刘敞博学好古,多藏古器奇物,能识古文铭识,并因此考知出三代制度与先儒所说的有不同之处。苏轼后来的喜爱古器物,大概率也是受到了刘敞的影响。

对于风头正盛的王安石,满朝惟有刘敞、刘攽兄弟敢于抑其锋芒,这也是苏轼所看重的地方。刘原父对于苏轼还曾数度提携,做考官时,对于苏轼和章惇皆以国士待之。

刘邠到杭州后,被苏轼邀请去一起泛舟西湖,其时正值张先自湖州回杭,就一起结伴游湖赋诗。

当苏轼一行乘坐的船只到了湖心处时,有一小舟翩然而至,舟中有一妇人容貌甚美。

及见到苏轼,妇人就自述自己自少年时就极为仰慕苏轼的高名,因为尚在闺中而无缘相见。自己今日已经嫁为人妇,闻公游湖,于是就冒昧上前叨扰。

妇人自称善于弹筝,愿献上一曲,想换取苏轼的一首小词以为终身之荣。

苏轼闻听此言,自然是无法相却,于是乃援笔立就,赋以《江城子》与那妇人。

词中有“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之句,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

苏轼还在词中自注: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可惜的是,张先之词现已不存。

公务闲暇之时,苏轼还游览了孤山上的柏堂及竹阁。正当他们在有美堂中豪饮之时,正好天降暴雨,雨住后,才与陈襄自有美堂乘月夜归。

八月十五,正是钱塘观潮的最佳之际,苏轼自然是不会错过的。

在安济亭上观潮时,苏轼一连写下五首七绝,前三首均无异样,但到了第四首,有句“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八月十五看潮五绝》),被变法派指为苏轼借此言弄潮之人贪污官家利物,致使常常有弄潮儿溺水而亡者,所以朝廷就不得不降旨禁止弄潮。

苏轼的话,也被他人理解为指责朝廷好修水利,却不知利少而害多。

在苏轼的心中,吴越王钱镠(音留)是他的偶像,因为吴越王曾经以弓弩射击潮头,与海神恶战,杭州城连年被潮头直打罗刹石,吴越王钱尚父张弓以待潮至,逆潮头而射之,由是潮退。自此以后,潮水便不敢轻易地接近杭州城头。

正当苏轼在安济亭上兴致勃勃地观潮之际,他的老朋友、钱塘县令、周邠的老丈人陈舜俞却独自在垂虹亭赏月。

赏就赏吧,重情重义的老陈当场还作了诗怀念和苏轼一同游玩的时光。

到了杭州以后,苏轼的词作也慢慢多了起来,在观潮时写下了《瑞鹧鸪》,在本月重游风水洞时又写下了《临江仙》,只是,此际苏轼的词都仍旧是停留在写景状物之上,他的“豪放派”词风还远未形成。

大家知道,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被誉为词仙。想必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位伟大的词人应该很早就进行词的创作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而是在他三十七岁之后才开始学习填词的。

叶嘉莹先生通过研究发现,其实苏轼早期作品中,并没有作词,他最早作词是在抵达杭州任职的熙宁五年(1060)春所写的《南歌子》《行香子》《临江仙》等游山玩水的小令,长调则是熙宁七年(1062)秋所作《沁园春》。

此后,他的词作数量日益增多,风格也逐渐成熟。

因为从苏轼年谱和苏轼词集来看,苏轼是熙宁四年(1071年)通判杭州时开始学习填词。

而且通过苏轼年谱和《东坡乐府笺》,可以发现,第一年,苏轼只写了两首词。看来初学填词的苏轼刚开始填词的时候也还是有些生疏。熙宁六年则写了五首,而在熙宁七年(1062)则写了四十二首,是其一生作词最多的一年。

苏轼在后来在写给堂兄子明的信里回忆说:

“记得应举时,见兄能讴歌,甚妙。弟虽不会,然常令人唱为何词。”

在这封信里,苏轼就自己谈到了他此时还不会作词的情况。

苏轼开始作词时候,也学习与模仿过其他人,比如欧阳修与柳永,但他的词与他们又不同,苏轼词除了写景抒情之外,往往还会富含哲理或是直抒胸臆,最终自成一家。

在苏轼的词中,超旷是其主调,有时也隐隐表现一种失志之悲,有些还涉及儿女之情。他着名的词《水调歌头》具有飘逸高旷之致,但也表现了他内心深处一种入世与出世之间矛盾的悲慨。

叶嘉莹先生总结苏轼词的特点:“苏轼之词,虽以超旷为其主调,然其超旷之内含却并不单纯,其写儿女之情者,是用情而不欲为情所累,故当观其人而能出之处。其写旷逸之怀者,则又未全然忘情于用世之念,故又当观其出中有入之处。至其偶有失之粗豪浅率者,则是高才未免于率易之病,固当分别观之也。”

按照惯例,苏轼近日要到下属各县提点。

当苏轼到达临安县地界时,知县大理寺丞苏舜举远远地在本县界外的太平寺迎接。苏轼与苏舜举本为同年,所以,于公于私都自来相知。

当苏舜举见到长官苏轼,就迫不及待地向苏轼反映了一件闹心之事。事情的起因是苏舜举数日前去州里办事,却被训狐押出。

苏轼忙问其故,舜举说他擘画得户供通家业役钞《规例》一本,非常简练且实用。前日他将去呈本州诸官,都觉得不错。待呈转运副使王廷老时,王廷老不喜,差急足押出城来。

苏轼取其《规例》详看后,觉得委是简便,因问训狐事,苏舜举便说,自来听人说过一个小寓言故事:

燕以日出为旦,日入为夕。蝙蝠以日入为旦,日出为夕。争之不决,诉之凤凰。凤凰是百鸟之王。至路次逢一禽,谓燕曰:不须往诉,凤凰在假。(或云凤凰渴睡,今不记其详)都是训狐权摄。

日后,这也成了《乌台诗案》的一段公案,被指苏轼与苏舜举本意是以话戏笑王廷老等不知是非。

苏轼到了临安,与周邠、李行中先去与了径山,凭吊吴越王遗迹,作了不少诗。还登临了玲珑山,夜晚便借宿在九仙山。

在游览九仙山时,苏轼听到了当地民间传唱的儿歌《陌上花》。

乡亲们说,唐代的吴越王钱镠本是杭州临安人,被当时两浙百姓称为“海龙王”。所以,他的妻子每年春天一定回到临安,吴越王就派人送信给王妃说,“田间小路上鲜花盛开,你可迟些回来。”

吴人就将这些话编成歌儿,所含情思婉转动人,使人听了心神凄然,然而它的歌词比较粗俗、浅陋,多才的苏轼就将原有的俚俗之辞换掉,成了以下的三首诗: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苏轼写的这三首诗中都贯穿了“江山犹是昔人非”的历史喟叹,全诗虽以“吴越王妃每岁必归临安”的轶事为题材,却委宛曲折地咏叹了吴越王朝的兴亡,带有怀古咏史的性质。

到余杭后,苏轼又与当地官员蔡准、吴天常、乐富国、闻人安道、俞康直、张日华等人一起出游作诗。

公事已毕,回到杭州时,知州大人陈述古早早就在介亭上设宴招饮,专门为苏轼接风洗尘。

遗憾的是,一路的风尘仆仆之下,苏轼偶感风寒,又过了几天,就连陈知州重九之会前夕的邀请也无法赴约。

重阳节这天,苏轼作诗与鲁有开(字元翰)取乐,鲁有开是鲁肃简公鲁宗道的侄子,因为在南康做官回到京师,王安石问他江南的社会与民生如何?

鲁有开回答道,新法当为他日之患!

王安石恼羞成怒,遂将鲁有开贬谪为杭州通判,与苏轼一样的官职。

当时杭州同时有两个通判,也是奇事,好在两个人的志趣相投,又平起平坐,所以说苏轼时不时与鲁有开开些玩笑,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重阳节过后,苏轼的身体逐渐恢复,当听说周邠与李行中两位朋友曾在西湖上寻找自己,并给自己寄来了诗作时,就赶忙次其韵回寄了和诗。

去年,杭州发生了一件奇案,令苏轼感到不公。

事情是这样的:

一户裴姓人家的女佣正在井旁洗衣服,这时候主人家的小女孩却坠井身亡,当时仅这位名叫夏沈香的女佣一个人在场,至于小女孩是如何坠井身亡的,一时间也没有人证物证。

此案被交到杭州府审理,杭州的录事杜子方、司户陈珪、司理戚秉道接手了此案的审理,鉴于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女佣夏沈香有杀人的嫌疑,于是就判决夏沈香决臀杖二十板后放人,并就此结案。

哪知,后来的杭州路提刑陈睦觉得此案大有蹊跷,决定由秀州通判张若济推倒重审。

张若济在重新查勘审理后,决定以杀人罪处死夏沈香。这件案子于是就有了较大的争议,致使初期审理此案的三位官员杜子方、陈珪、戚秉道因此而被朝廷免职。

作为自己的同事兼下属,苏轼对这三位官员表示出极大的同情与愤慨,他认为此三人原本无罪,而有这样的后果主要是朝廷上受了小人的蒙蔽。陈睦与张若济是想蒙蔽朝廷,并借此事冲替逐人,打击报复。

“君言失意能几时,月啖蛤蟆行复皎。”(《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于是,苏轼作诗对三人进行了劝解,意思是官场上一时的失意并不可怕,相信事情总会有水落石出的时候。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三国:曹魏有仙人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女友都想捅死我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华夏先祖屹巅峰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千宋三国:三分天下满级账号在异界晋末风云录一梦越万年华夏风雨情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前世今生未了情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寒门枭龙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盛唐狼兵大唐:我,晋阳知府大人,得加钱三国之黄巾神将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大清:从工业革命开始强国楚汉战争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大唐之神级败家子穿越之美女厨神在古代(完)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三国:从篡夺江东基业开始穿越之极限奇兵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周龙庭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战略特勤组贞观清闲人水浒:我带着梁山好汉以德斧人我在宋朝造电机三国全是我岳父,这仗该如何打?清穿小麒麟活在大唐吃软饭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强横废太子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三国之张氏天下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大宋网红苏眉山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秦末之霸王再世回到古代过日子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