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将整条街道围得水泄不通,众人的目光齐齐落在杨恭仁一行人身上。
杨恭仁看着眼前这阵仗,心中一阵苦笑。他本以为自己在长安结交广泛,影响不小,可如今一看,自己身后站着的不过是些官场上的朋友,而李梦瑶身后,却是千千万万的百姓。两者一对比,高下立判。
深知大势已去,杨恭仁缓缓举起双手,语气中透着一丝无奈:“殿下,微臣认输了,愿接受您的处置,但还请您放过我这些朋友。”
李梦瑶听后,缓缓走上前来,嘴角噙着一抹淡笑,语气却轻松自若。
“杨侍郎,何来胜败之说?这段时间你来我往,互有胜负,倒也算是一场有趣的较量。”她顿了顿,眸光扫过围观的百姓,随即朗声道,“此事到此为止,如何?”
杨恭仁微微一怔,随即拱手施礼,语气诚恳:“多谢公主殿下宽宏大量。”
李梦瑶轻轻一摆手,转身对百姓们说道:“乡亲们,这事儿已经解决了,大家就不要再围观了,都各自散去吧。”
百姓们见公主发话,纷纷点头称是,议论几句后,渐渐散去,街道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杨恭仁看着眼前这场景,心中五味杂陈,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这次彻底输了,输得心服口服。
就在杨恭仁刚松了一口气时,李梦瑶忽然露出一抹笑意,眸光中带着几分促狭:“杨公子,咱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了,不如一起吃个饭吧,也算是为您这帮朋友接风洗尘,如何?”
杨恭仁环顾四周,见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心知“败者无权拒绝”,便淡然一笑,拱手道:“既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梦瑶满意地点点头,一挥手,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径直向醉仙楼走去。
与此同时,御林军才匆匆赶到事发地点,却见街面上已恢复平静,不禁愣住。
统领杨柯赶紧拦住一名路人询问情况,得知李梦瑶与杨恭仁已然握手言和,便彻底松了口气,随即赶紧返回皇宫复命,将这个好消息带给李渊。
一路上,李梦瑶走得悠哉,所经之处,沿街的商户纷纷主动打招呼,脸上皆是亲切笑意。她喜欢什么,顺手就拿,商贩们非但不生气,反而笑呵呵地招呼她下次再来。
有些年长的长安百姓见她胡闹,甚至不客气地数落几句,李梦瑶听了,非但不恼,反而嬉皮笑脸地应着。
沿途,一些抱着襁褓的百姓看到她,更是争相请她给自家孩子取个名字,而李梦瑶也从不推辞,随口一念,便有人欢欢喜喜地抱着孩子回家。
杨恭仁看着这一幕幕,心绪复杂。他本以为李梦瑶的霸道与肆意,是因为皇权的庇护,可此刻他才明白,她的强势从来不是皇室的恩赐,而是百姓的纵容。她的无理取闹,更多的是一种肆无忌惮的亲近,而非高高在上的威压。
她不仅是大唐的公主,更是长安百姓捧在手心里的孩子。
几人到了醉仙楼,李梦瑶没有像寻常贵客那样等待招呼,而是熟练地绕过柜台,毫不客气地坐了进去,一副自家人的模样。
“殿下,今天是要亲自下厨吗?”伙计笑着问道。
“我今天要招待朋友。”李梦瑶一边卷起袖子,一边回应。
店里的食客见到李梦瑶,一个个都兴奋不已,纷纷交头接耳:
“公主殿下又来了,这回要亲自掌勺?”
“哎呀,赶紧把朋友们叫过来,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李梦瑶瞥了他们一眼,随即大声吆喝:“赶紧吃完赶紧走,本宫今天没空陪你们,今天这里要宴请朋友,不招待闲人。”
尽管被赶客,店里的众人却丝毫不恼,反而乐呵呵地加快了动作。
这时,醉仙楼的掌柜赵万全听说李梦瑶来了,连忙从后厨赶来,一边擦着手上的油渍,一边问道:“殿下,您这次又是要折腾什么?”
李梦瑶随手拿了条围裙系上,随口吩咐道:“今天这里我包了,不再招待外客。还有,去帮我把东宫、秦王府、齐王府,还有平阳那边的人都请来。”
赵掌柜闻言一愣,犹豫着说:“殿下,东宫那边恐怕来不了。”
李梦瑶一挑眉:“怎么?他有比我更重要的事?”
“东宫成衣作坊今天扩建开工,太子殿下得亲自坐镇,怕是走不开。”赵掌柜恭敬地解释。
李梦瑶不以为然,嘴角一勾,语气随意却带着几分威胁:“告诉太子,他要是不来,我就去把东宫的作坊都给拆了。”
赵掌柜额角冒出冷汗,心里暗叹这位殿下的作风还是一如既往的霸道。他无奈地点点头:“行吧,那我亲自去一趟,殿下这边的生意就交给您了。”
“赶紧去,少废话。”李梦瑶摆摆手,催促着赵掌柜快些行动。
目送赵掌柜离去后,她便转身朝杨恭仁一伙人挥挥手,把他们安排到了二楼,随后自己摇身一变,成了醉仙楼的掌柜,挽起袖子,开始算账、招呼客人,一派熟练得仿佛她才是这家酒楼的主人一般。
杨恭仁一伙人坐在二楼,看着楼下忙碌的李梦瑶,一时竟有些恍惚。堂堂皇室公主,竟能在酒楼里游刃有余地招呼生意,与客人插科打诨,甚至还能熟练地算账找零。她身上的市井气息自然得让人分不清,她究竟是高高在上的桂阳公主,还是这醉仙楼的掌柜。
几人正感慨着,忽然听到楼下传来李梦瑶的一声惊呼——
“你怎么回来了?!”
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意外和一丝慌乱。
杨恭仁一伙人闻声,纷纷望向门口,结果看到来人后,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