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先生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眼下的局面也容不得他放弃。他已经南下,如果什么都拿不回去,他在府里的地位怕是会被其他人取代。他的学生,是个好人,但是个摇摆不定的好人。
侯娘子在傅先生到了黄州后,得到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她要切断和京中所有的联系,因为傅先生怀疑他们中间有人走漏消息。
“是,属下遵命。”侯娘子明知傅先生此举有私心,依然领命。
“按你说的,一个月后就是王府开始选人报名的时间了吧。粗使、杂役、厨房报这些吧。先混进去,再说其他的。”傅先生说完,跟侯娘子约好了下次见面时间后,就带着人出门了。
“黄州真不错,风景好,小娘子们说话也温温柔柔。”傅先生书生打扮,说话有趣,卖面的小娘子给面里加了个茶叶蛋。
“先生别吃太慢,我们这个面吃慢了会越来越多哟。”面摊子上的小姑娘看傅先生还要说个没完,连忙提醒了一句。
不一会,傅先生几个手下低头看看面前的空碗,再看眼傅先生都在心里憋笑。还真是越吃越多,他们傅先生那点胃口怕都被面填满了。
“小娘子们说话虽然温柔,但是一点也不吃亏哦。”傅先生挥着扇子,跟身边的人说话。
身边人一时无语,这次他也得说他们先生有理了,小娘子自作主张加的茶叶蛋根本不是免费的,最后一文钱也没少收。
“这民风啊,就是上面的风。”傅先生念念有词,朝着下个摊位走去。
赵家四个人坐在一起吃午饭,桌子上也有当地的特色小吃,李澄尤其钟爱其中一种用芋头做材料的小包子,一口一个,吃起来毫不费力。
“这里天黑的晚,外面摆摊的小贩从早上坐到晚上,看上去挺辛苦啊。”赵翰武见李澄喜欢吃小包子,自己也夹了一个,并没觉得特别惊艳。
“那他们还真辛苦。”枫娘觉得赵翰武是个神奇的存在,你说他傻,却从来没真正吃亏。你说他聪明吧,除了求娶牛歆晨,他没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这时候赵翰武提到外面的小摊,他是知道那些人是探子,还是不知道呢。枫娘想了一会后,连忙止住了自己的思绪。他不能再顺着赵翰武的想法想下去,不然一定会被他带偏。
“天这么热,他们不渴么?”李澄端起手边的果子汁喝了一口,坐在中间的赵瀚文若有所思,脑中闪过一个有些恶劣的想法。
东南、夏日、午后这几个词凑在一起,足以形容此时黄州城的天气情况。当探子们看到赵家几个下人,捧着水碗在门口喝水聊天的时候,结结实实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口干舌燥。
负责每日传递消息的粗使杂役们,揣着情报和钱光顾小摊的时候,感受到了同僚的怨气。彼此相顾无言,没惹他们吧,干嘛一脸怨气地看自己哦。
接情报的小贩们盯着对方的脸,看那张嘴就知道他们没少喝水,真是好气啊。赵瀚文公子一路上被跟梢的恶气,终于消散了一丝丝。
“府里不少人,都在说世子妃家把宅子出租的事情。世子妃家也是大族,怎么就办了这个糊涂事。”王妃身边的老嬷嬷,正和王妃絮叨府里最近的事情。
“也没什么,我们这不比京里,没那么讲究。”王妃脸上表情丝毫未变,看来是真地不觉得这算什么事。
嬷嬷想了想,把后面还想要说的话憋了回去。王妃主意一向极大,自己真没必要为了点东西,搭上自己的脸面。
“最近天热,我记得婉儿喜欢吃葡萄,昨天下面送上来的捡半筐好的送过去。”王妃转头看向身边的老嬷嬷。
“是,老奴这就去。世子妃最爱吃葡萄了,看见娘娘赏的葡萄,一定十分欢喜。”嬷嬷一脸喜气,退出了房间。
“每次到了这个时候,总有人沉不住气。今年赶上京里来人,可别闹出什么乐子才好。”王妃低头喝茶,屋里的丫鬟们纷纷都低下了头。
“夫君,咱们还是早点搬出府住吧。这府里现在除了王爷就是世子,出去住咱们也方便些。”杨氏听了王妃给世子妃送葡萄的事后,越发觉得心里不安。
“我何尝不想搬出去啊,但是父王和母妃一直没开口啊。”梁禹坐在杨氏的房间里,两人像一对普通夫妻一样,坐在桌子边说家常。
“您养在母妃膝下,她舍不得您也是有的,但咱们家现在人口也多了,总不能一直花父王的,喝父王的吧。”杨氏说完,冲着梁禹挤挤眼睛。傻子,母妃不是亲生的,不方便开口让咱们走,但咱们可以自己说啊。
“出去住好?”梁禹看懂了。
“长宁家哥哥也要来了,听说还带着她二妹。哥哥能住外面,妹妹要是想跟姐姐在一处,住府里也不方便啊。”杨氏这话也不是空穴来风,竟是刘长宁自己委婉暗示的。
“那我去和父王说说?”梁禹下了决心,他在这府里住着挺尴尬的,府外的哥哥们视他如眼中钉,他本人其实什么好处也没捞到。现在娶了刘长宁,他不缺钱了,出去住没什么不好。
第二天,杨氏给王妃请安后,就去了世子妃那。妯娌两个关上房门,说了不少亲热话,等她离开的时候,世子妃已经彻底打消了对她的怀疑。
半个月后,考察团还没到,梁禹倒是先搬出了王府。更巧的是,东南王给喜爱的小儿子安排的宅子,离赵家租着的房子不远,就隔了一条街。
搬出来还没有一天呢,枫娘和李澄就收到了刘长宁让人送来的一封信。信中说自己刚搬出来,就听闻两位妹妹在黄州,这可真是喜从天降般的好消息。但是呢,我还没收拾好东西,府里还有许多要做的事,等我忙完了,就请你们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