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珠撇了撇嘴,心里忍不住嘀咕:【吃席不动嘴,叫什么吃席?】
又拿了几颗榛子在手中,却发现没有缝隙,没办法打开。
正想放回去,云逸自然地伸过手掌,从叶明珠的手中接了过去。
叶明珠微微一怔,眼睛睁得稍大,抬眸看向云逸。
却见他神色淡然,唯有那微微勾起的唇角,似藏着一抹不易察觉的温柔。
然后云政就瞄到了,让他惊讶的一幕。
那个比他小却总是板着脸,督促教导他的皇叔,居然用内力帮炎王妃剥榛子。
云政心里仿若万马奔腾,暗自腹诽:【咱大盛现在都闲得没仗打,功夫都用来讨好媳妇了吗?】
自上次花贴被坑一事,云攸就捕捉到了云逸的不正常,但亲眼见到他这体贴入微的样子,还是微微有些惊讶的。
【皇叔这是彻底沦陷了,好在我有先见之明,一直讨好皇婶。】
有些大人是有夫人陪同着的,见着这一幕,夫人脸上露出羡慕之色,轻轻扯了扯夫君的衣袖。
诸位大人有的面露尴尬,假装没有看到。
有的忙侧身跟邻桌的大人小声交谈,掩饰着内心的慌乱。
有的无奈地笑一笑,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悄悄给夫人塞个糕点,以此安抚夫人那羡慕嫉妒的心灵。
在众多的目光中,叶明珠感受到一道较为强烈的目光,不由循着感觉看了过去。
只见那人坐在云攸旁边的席位,身着青衣道袍,四十开外,皮肤黝黑,留了一把长长的胡须。
云逸见她目光所及,凑近叶明珠耳边低声道:“那便是我提到过的国师李长风。”
李长风耳目极佳,冲着叶明珠微微颔首致意,显然已听见云逸的话。
叶明珠礼貌的点了点头,但对李长风的印象并不是很好,总觉得他身上有种阴郁之气。
她仔细瞅了瞅,可又瞧不出不妥之处。
云逸又道:“刚才,我已让冷炎带他去那个小院看过了,并无异常,也没有见到那个石头。”
“肯定是上次的事,打草惊蛇了,让他们有所防患。”叶明珠并不感觉到奇怪。
阵法都被她破了,幕后之人怎么可能留着证据等他们调查。
正说着,内侍太监高呼着:“太后驾到。”
这般高调,是叶国秀的作风。
众人忙起身整冠跪迎,动作迅速又整齐。
叶明珠暗自吐槽:[可怜这些大臣了,送着厚礼来吃席,还得跪个不停。]
可人家地位摆在那,没有办法,她也起身准备下跪。
云逸如闪电般伸出手,一把拉住她的手腕。
同时压低声音,用仅两人能听见的音量,说道:“你可以不用跪任何人。”
他监国摄政,有面见天子免跪的特权,他的王妃自然也可以。
他微微昂首,语气坚定而霸气,让人莫名的心安。
叶明珠眼中闪动着崇拜光芒:【好霸气,爱了爱了。】
能不跪,叶明珠自然是巴不得,反正天塌下来有炎王顶着,便心安理得地坐着。
云逸嘴角偷乐:【原来王妃喜欢霸气一点的。】
直到太后在叶美珠的搀扶下,缓缓出现在视线中。
云逸这才不紧不慢地,拉着叶明珠站起身来,这大约就是他给太后最大的礼貌了吧。
叶国秀缓缓落座,面色不穆地扫了叶明珠一眼。
但转瞬之间,又换上了一副和蔼可亲的笑容,对着众人热情地说道:
“诸位快快平身入座吧,诸位权当这就是寻常家宴,不必太过拘束于那些繁文缛节。”
而,就在她的衣摆,才刚挨着座椅的刹那。
云逸已然牵着叶明珠,迅速坐回了原位。
动作优雅而自然,没有丝毫犹豫。
要不是有眼皮挡着,叶国秀那眼珠都快气掉出来了。
紧接着,便见叶老夫人被两个身强力壮的婆子连椅带人抬到了众人面前。
骆芸则像个贴心的小棉袄,恭敬顺从地跟在老夫人身侧。
她目光一直跟随着老夫人,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嘴里还不停地说着甜言蜜语。
直哄得老夫人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叶国良半垂着脑袋,静静地站在老夫人另一旁。
他眼神空洞,似没有多大精神,仿佛周围的欢声笑语都与他无关。
不知情的人看到这一幕,还以为骆芸才是亲生的,叶国良只是个误闯进来的路人。
一众大臣瞧见叶老夫人进来,皆赶忙站起身来。
脸上皆带着礼貌而恭敬的微笑,微微欠身表示迎接。
叶明珠也不由得好奇地,在叶老夫人身上打量着。
心道:【这叶老夫人,看起来神采奕奕的,一点都不像是常年卧病在床的人。】
她又下意识地看向云逸,见他神态悠然,没有丝毫要再次起身行礼的意思。
便也彻底放下心来,跟着他安安心心地坐着,坐姿也变得更加放松自在。
叶老夫人早已于太后的眼神中辨认出叶明珠,脸上的惊讶之色掩都掩藏不住。
她当真是叶明珠?这变化也太大了!
不过,她毕竟是经历过无数风雨的人,沉得住气。
她很快就调整好情绪,不慌不忙地朝着皇帝微微欠身。
身体前倾的幅度恰到好处,既显示出尊敬,又不失身份,“参见皇上,吾皇……”
“老夫人,身体不便,不必多礼。”云政赶忙开口阻拦,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
他怎么可能,让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给自己行礼,何况这老人,还是自己的外祖母。
在这封建等级森严的古代,皇权至高无上。
除了帝王的父母,即便是外祖母,在重要场合也需对皇帝行礼,只是非重要场合可免跪拜之礼。
云政接着说道:“既然老寿星已然到来,那这宴会便正式开始吧。”
闻言,原本略显沉闷的气氛,开始慢慢活跃起来。
叶老夫人挺直腰杆,声音洪亮如钟,中气十足:“陛下、太后亲临寒舍,为老身贺寿,此乃皇恩浩荡。”
“老身定当刻骨铭心,永志难忘。愿陛下千秋万岁,国运昌盛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