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生的事,结合现在身处商场里面,让常顺不由得又想起了曾经听到过的一个新闻。
那个新闻说的就是商场发生的事情。
据说一位职员,因为好心给了一位顾客五六岁的小孩吃了一块面包。
然后那个孩子因为吃面包被噎住死了。
发生了这种事情,可想而知,结果肯定是不愉快的。
类似好心办了坏事的事情还有不少,比如说:
有人好心给别人牛奶喝,导致拉了肚子;好心给饼干吃,导致剧烈咳嗽;好心给芒果吃,皮肤过敏…………
往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接触信息量的日益增多、便捷,人心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或许这就是大家都变得冷漠的一些原因!
继续往鞋店走去时,对于遇到的事,几人都说了自己的观点。
不论是以后各人自己有了孩子,或者是在跟亲朋好友以及其他人的小孩接触时,都要注意、小心谨慎。
四人聊着,就走到了售卖鞋子的区域。
在这边,宋芫跟叶雨晴都是选的休闲运动鞋。
这次除了她俩买,她们也帮常顺、田斌选了鞋。
后来商量,选的鞋子,还是情侣款那种。
结算的时候,当然又给了优惠,毕竟一次买了四双。
等买好鞋子,已经过了八点半,聊了一会儿,约好明天见面的时间,田斌就回家了。
“阿顺哥!嫂子!你说我明天去见阿斌的爸妈,需不需要买一些好点的礼物?”
回去路上,叶雨晴问他俩道。
关于把对方认做妹妹的事,常顺跟宋芫说过。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了解,她们彼此的关系相处的很融洽。
叶雨晴比较淳朴,心灵也很善良,性格方面,比方玲还要好很多。
现在喊她嫂子,宋芫也接受。
“你说的好点的礼物是啥?”
看了她一眼,他笑着反问道。
“比如说化妆品、营养品、好一点的茶叶,你不是才跟我发了工资吗,又多发了两百块钱,我想第一次去很重要,多买点东西。”
叶雨晴想了想,然后说道。
关于多发200元工资的事情,主要是晚上她也在店里帮忙看店,算是加班了。
一天的工作时间,除去吃饭,差不多有11个小时。
比目前大多数地方上班八到九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长了两三个小时。
这个他最开始没有考虑周全。
“你是不是觉得多买一些东西过去就会显得自己很有礼貌?”
他又问了一句。
“是啊!难道不是那样吗?他家是城里人,我怕他爸妈以后会说我舍不得。”
想不到她居然是这样想的。
做为过来人,常顺知道,男方第一次去女方家,跟女方第一次去男方家是不一样的。
男方为了体现诚意,也为了面子,通常会多花钱买一些东西,这个很正常。
女方不一样,以后会嫁过去,成为他们家的一份子,表示一下心意就好。
当然,男方倒插门另说。
“这个应该是你个人的想法吧,作为女孩,第一次见男方家长,其实真不用带太多的礼物,特别是贵重礼物。
带啥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你落落大方、通情达理,性格开朗,比带啥高档礼物都强!”
常顺说的这些话,也是经验之谈——他自己的阅历、人生见闻。
人很多时候,可能会“想当然”的去思考或者处理一些事情。
这时多问问身边的朋友或者长辈,听听他们的建议才是最好的。
他看得出来,叶雨晴就是这样的情况。
她问自己,常顺当然会把他的经验告诉她。
“嫂子,你第一次见常叔、孙阿姨的时候,都带了啥礼物?”
听了他说的话,她又问宋芫道。
“我们那时是在饭店吃的饭,没有准备礼物!不过我觉得阿顺说的对,你带些水果过去就可以了。”
“在饭馆啊!能跟我说说你们那时见面的情形吗?”
听她这样说,她显然有些意外,又有些好奇。
“还是让阿顺说吧!”
可能是想到那时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宋芫有点尴尬,看向了他。
见她看向自己,让他说,常顺又看了看叶雨晴,然后说道:
“我那天是开车带着父母、常静去跟芫芫见面的…………”
他把当时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包括冲突、一些不愉快。
“居然还有那样的事情吗?你的丈母娘会不会对你印象不好?”
听他说完,叶雨晴有些诧异,还有几分担心。
“好不好我也不在乎,再说以后我是跟芫芫一起生活,又不是跟他们一起生活。”
他开着玩笑道,显得很淡然。
现实中,并非所有女婿跟丈人、丈母娘关系相处的都很融洽,估计不和谐、不融洽的人也不少。
前世他就认识一个人,在跟老丈人相处时,要是有不满意的地方,还会发脾气,时不时的骂几句。
在背后骂的更多。
当然,像这样的人只是少数。
“我妈现在可喜欢他了,虽然当时的确有些不愉快,但那时她并不了解他。”
宋芫笑着跟着又补充了一句。
“那挺好的,结果最重要,希望明天能够顺利一些吧!”
叶雨晴看向了宋芫,也笑了笑。
“不说这个了,你也不要多想,田斌为人不错,他的父母肯定也差不到哪去。
你之前不是说想叫你家里人去你老家所在的城市渣土场捡铁吗,去了没?”
常顺转移了话题。
“去了!前几天我还打电话问过我爸,他说一开始不相信,后来跟着车一起去了几次土场,真就捡到了铁。
现在有时一天捡一百多斤,卖好几十块钱呢。
哥,谢谢你!”
叶雨晴很真诚的说道。
“你都喊我哥了!我也把你当成了妹妹,还这样客气干嘛!
要是再打电话,你就提醒一下你爸,让他跟车捡铁注意安全,不能离车太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嗯!我知道的!”
…………
三人聊着的时候,就到了郑女士的出租房。
在这边坐了会儿,跟父母聊了会天,他就让宋芫开车带着他一起回了住的地方。
拿到了驾驶证,也是要多开车,不然时间久了不操作,会生疏,甚至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