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骡马照料起来麻烦而且昂贵,加上没有合适的高效率的载运工具,所以物流运输费用高的吓人。石良和张煊在人流中排着队,身后还有络绎不绝的人群。
听到人们的议论,两人脸上也浮现笑容。
好友如此成功,当然是要替贾芸高兴。
两人老老实实的排着队,直到抵达柜台为止。
这里的规矩也是和普通商行不同。
普通商行,若是繁忙些的,一个大掌柜,配若干掌柜,每个掌柜再带若干个大伙计。
实在忙了,小伙计也能帮忙。
一个商行,能有几十号人忙碌已经是很大规模了。
贾记车行这个收货点,光是窗口就有十几个,大厅的相关人员就有好几十人。
再加上庭院内部的账房,库房,车夫,马夫,维修人员,这一个收货点就有好几百人。
到这时,石良小声对着张煊道:“芸哥儿前前后后买了小两千人了。一般的大府,一次买十个八个就算是正常,买上几十个,应该是爆发户,咱们芸哥儿这算什么?”
张煊哑然失笑,摇头道:“他该用这些,旁人也没话可说。再者说,城中留的人少,眼前这些,到傍晚就走差不多了,京城中留下来的不到三百人,大量人手都在外头的补给站,要么就在西岭村……哼,想挑贾兄弟毛病的人可是不少,但总不能有人说贾兄弟凭着这些伙计就图谋不轨,阴谋造反?”
石良晒笑道:“那得多厚脸皮?芸哥儿得罪了景和旧臣文官一脉,举朝皆敌,人人均看他不顺眼。勋贵中开国一脉算是得罪的狠了,贾家本宗恨他入骨。宗王中,那义忠亲王,廉亲王,义勇亲王,宁郡王,北静王,都是义忠亲王一脉,和贾家主宗往来密切,贾芸又没受他们拉拢,听闻这些宗王也极不喜他……这么四面皆敌的文人,商人,买人又如何?”
“忠顺王呢?前一阵子,暗示贾兄弟把车行交给内府,贾兄弟压根没理会,怕也是得罪了。”
石良眉头紧皱。
他和张煊身为贾芸好友,知道的东西比普通人要多的多。
贾芸看似风光得意,其实真的是危机暗伏。
而且,一旦出事就是大事!
很有可能被人连皮带骨嚼碎,吞的一丝不剩!
毕竟,车行,这个曾经贵人们看不起的贱业,已经成了京城有名的产业。
贾芸也成了下金蛋的金鸡。
无数势力在窥探,觊觎。
要不是贾芸之前积累的人望和皇帝的赏识。
现在定然是已经有不少人出手了。
就算如此,谁也不知道危机何时会爆发。
车行的赚钱是显而易见的事,瞒不了人。
很多人忍耐,不光是考虑到皇帝的态度,也是考虑到没有办法接手就能运作正常。
马车的制造和维修。
车夫和相关的收货,发货,仓储,送货,收钱入账等相关的从业人员。
以及各地的补给站点已经是相当庞大的网络。
这些人和技术也是制衡了外人的勃勃野心。
拿过来,造不出车,修不了,也没有办法短时间内接手和维护物流网络。
甚至就眼前的收货点,这些大量的从业人员都是相当熟练和内行。
想要贾记车行的权贵,得把这些人手都准备好才行。
要不然,瞬间大乱!
贾芸在此之前是设想的一年之期,这才几个月时间,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效果。
再过数月……
开通往济南,青州,兖州,还有徐州,扬州,海州的路线。
北方直抵开封,沙市。
西北再通向西安。
这么一张大网铺开来,核心的伙计最少两千人,而外围雇佣人员也得几千人。
整个车行得过万人才能维持这么深广的路线。
同时还得大量购入马匹。
现在已经有过千辆马车,马匹有六千多匹。
要完成整个北方大网的铺设,时间还要一年多到两年。
站点要数百个,人员要数万人之多。
到那时,就是一个陆上漕帮!
……
这些事,石良和张煊不是太了然,此时他们当然颇为担忧。
只是出于对贾芸能力的信任,他们才没有上门去打探消息,问个究竟。
队伍不停前移,也是终于到了石良和张煊二人。
“名贵折扇二十柄,做价六百两。”
“好的,贵客写明京师收银的地址和姓名,留下花押印记,还有对方收货地址,姓名,这些都要写清楚在单子上。”
“明白。”
“那客官也知道,托保和不托保,费用相差极大?”
石良不是第一次寄送了,这些流程他都懂,而且很熟。
写下寄件的地址,对方的姓名,商行名称,一字一画一丝不苟。
然后是石良的印信花押。
还有扇子多少把,价值多少,到时候贾记车行的人会凭此来收取银两,要和石良写的数字完全相符。
等在发货地收了银子,会把银子交给回京城的马车,然后会有专门的送款人员把银子送到石良留下的地址。
等石良签收,照例还是签字画押,这整套流程就结束了。
扇子值六百两,但重量才不到两斤。
如果不托保,那两斤重的货收的费用相当有限,不到三百里路,二斤的货,最多也就收百来文钱。
重的货,距离又远,这才是最赚钱的。
若是别的车行,二千来斤的茶叶,运出几百里,最多不值过千里,假设茶叶价值二千两,运费就得一千两。
这部分的运费就是打在茶叶的成本里。
还别不信,这时代的长途运输就是这么昂贵。
即使不雇车行,选择自己运输。
五百里到一千里,纯陆路,货物是三千斤,得十五头左右的健骡组成一个驼队。
要是骡子少几头,那时间成本就得大幅度上升。
骡驴背负的重量不超三百斤,一天走几十里还行。
只是要补充豆料等精料,甚至要喂鸡蛋来补充营养。
否则骡马会越走越瘦,地方到了,骡马也累疲瘦了。
别不相信,这年头的骡马养起来很费精力和物资。
伪清的贝勒阿敏,莽古尔泰,都因为春夏之交时纵马打猎,没好好养马,导致战马疲瘦被皇太极严词训斥过。
影视剧里,骑兵骑马呼啸而行,赶路千里。
那是瞎扯蛋。
骑兵的优势是马上作战和追击战,几十里百多里这样的短途,骑兵占尽优势。
但数百里乃至千里长途,战马的体能和身体根本负荷不了。
这方面,任何野兽都不能和人类这两脚兽相比。
坚忍不拔,意志卓绝,体能充沛,哪怕多天吃不饱,穿不暖,人类一样能长途跋涉千里。
如果是人类进行族群式的迁移,一个宗族几百人,只要没有被人杀戮残害,大半的人都能到终点。
而如果是牛,马,象,这一类的大型食草动物,如果是如人类一样扶老携幼,长途跋涉,而且在短时间内必须赶路到某地,这些野生动物就会大量的减员,甚至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