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羊肉馄饨,十个大子一碗!”
“热腾腾刚出炉的油饼,两文钱一张。”
“酸辣羊血汤,五个大子一碗,喝一碗您浑身冒汗!”
“刚打的井水,一大桶三文钱。”
“柴火,大柴三十文一担,小柴十文一担!”
“磨刀磨剪子磨镜子咧……”
“取灯,锥子,剪刀,针线……”
一个穿着宁绸长袍的少年走在这古色古香的繁华街市之中,眼神茫然中又带有些轻松。
少年约十六七岁年龄,相貌清秀,气质出众,举手投足,颇有些大家族子弟才有的贵气。
“这里就是宁荣后街……”
“果然是书中世界,红楼世界!”
“我成了……贾芸!”
亲眼看到了宁荣街。
看到了烜赫张扬的宁国公和荣国公的牌楼。
贾芸也是终于确定了,自己是来到了红楼世界。
原本的他人到中年,突然得了难以治愈的重病,缠绵病床痛苦不堪。
当沉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之后,他以为自己再也不会有意识。
结果醒来之后,换成了现在这个少年的身体。
多日下来,他接收了原主的记忆。
知道了自己的身份是贾家在京城八支族人中的一支,距离宁国府主脉还不算远。
后廊五嫂子家的芸哥儿……
这就是他现在的身份。
经过短暂的迷茫之后,贾芸眼里就满是坦然和从容。
前世时,他曾是位服役多年的老兵,在部队执行过多次实战任务。
生死之间,练成了一颗处变不惊的大心脏。
退伍后安置在家乡的省文化馆,事业编,没有大富大贵,但胜在稳定从容。
成天与书香相伴,得闲写字画画,洗去了十几年军旅生涯的动魄惊心的过往……
没什么不满,他有付出,国家也待他不薄。
过百万的安置费加一份稳定清闲的工作,不亏。
要不是一场重病,他活的还真挺滋润的。
莫名到了这个书中世界,一般人怕难接受。
但贾芸迅速接受了。
没错,自己就是贾芸了。
能多活一世,人是活生生的人,呼吸着,感受着热腾腾的“人气”,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总之……
既来之,则安之。
首先得过好日子。
有房有院,生活富足这是基本要求。
想到这,贾芸眉头微皱。
别看他衣着光鲜,举手投足显示出良好的世家子弟的风范。
其实也就只剩下这些了。
衣袍还是父亲留下来的,改小了给贾芸穿。
眼看个子长大,又得往大了改了。
家里怕是一吊钱的现钱也凑不出来。
也就勉强能撑着贾家族人的场面不叫人看了笑话去。
这样可不成!
……
接收了原主的信息,考虑清楚了现在的处境,贾芸才决定出门。
从宁荣后街走到大道,穿街过巷,贾芸一路走到正阳门大街。
看似没事瞎转,其实他是开始考察大周的商业运作。
正阳门东西大街,就是大周神京最繁华的商业大街,商行林立,客商云集。
考察的结果,却是相当的不乐观!
真正赚大钱的行业,都被顶尖的权贵垄断着。
金融业,就是银号,钱庄之类,都是王公贵族在搞。
贾家这种国公底子的家族都是凤姐在暗中放高利贷赚钱,小打小闹,不敢明着搞。
其次的生丝业,瓷器,茶叶,对外出口的大宗实业产业,多半是在南方财团和江南官绅家族在搞。
林如海林家的产业,就是和这些南方财团合用搞的生丝和瓷器出口。
积累了二三百万两银子的家产。
北方是搞生铁,盐业,皮毛,人参,这些也是大财团配权贵才玩的转。
然后就是各种民生相关的产业。
但都是分散的,各地都有贸易壁垒,想搞大规模极为困难。
贾芸要做买卖,以他目前观察到商业模式,做大很难,也很难发挥他穿越者的优势。
搞发明创造……
贾芸在后世生病时看了不少文章。
倒是有一些小发明记的很清楚。
但是,没一定的根基和实力,搞出来也是给别人做嫁衣。
现阶段,万万不可!
……
“噼里啪啦……”
鞭炮声响个不停。
一个中年男子在刚开的书局门前团团作揖,笑容可掬的请众人进来随喜。
门店内是几十个大书架,一套套书籍摆放的整整齐齐。
贾芸也随波逐流跟着人群进去转了一圈。
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为主。
还有一些唐传奇,宋话本,还有某些文人骚客化名写的小说之类。
书籍较齐,算是个实力雄厚的大书局。
引的不少读书人流连忘返。
贾芸也是大开眼界。
他可是曾经在文化馆工作过。
省级文化馆里也就收了十来本宋明古籍。
没办法,这玩意太贵了!
寥寥无几的几本被视为珍宝,只有维护时才取出保险柜。
平时展出的都是现代仿品。
现在放眼看去,全是宋明善本啊。
进来的值!
除了这家书局,整条街上有过百家书局。
这条街是毗邻东大街的正阳门西街,这边文化氛围要浓厚的多。
有不少书坊和印涮铺子。
还有古董器玩店铺等等。
有点后世文化一条街的感觉。
这个世界,只有书局和文化产品没太大壁垒。
可不包括文化相关的物品。
比如纸,宣纸横行天下,垄断高端市场。
平价纸就是江西铅山镇等地给垄断了。
毛笔则是浙江湖笔的天下,人家从原材料到生产销售一条龙,加上名气,外人很难争。
包括砚,墨,都有固定产地,别的地方的产品想出头很难。
比如松江布,从棉花种植到纺织成品和销售,形成了一条龙的产业链,全天下都没有办法和松江府争这棉布市场。
但只有一样产品除外,文章和小说,话本。
只要好,就能行销天下。
总不能小说作者也按地域来分吧?
贾芸看了一圈,确定了这个世界的文化产业已经是相当发达。
三国水浒西游早就有了,也算畅销书籍。
另外就是唐传奇,话本,笔记小说之类。
印出来就卖钱。
而且价格不菲。
书籍价格很贵,一套三国几十本,要卖大几十两银子。
一般人根本买不起。
三国这一类算便宜的了,因为刻出来的雕版能重复使用。
还有就是收集的八股文集之类。
这种墨选考集,在科举年很受欢迎。
一本一两到二两银子左右。
名叫:小录。
另外就是正经的学术书籍。
四书五经为主。
贾芸转了一大圈,看到书籍价格,真是令他大开眼界。
也是和印刷业本钱昂贵相关。
活字印涮很少,主要原因是活字雕刻耗时费力,价格昂贵。
泥字保存期很短,制版困难,动辄损毁。
只有皇家藏着全套的铜活字。
民间印书一般还是用雕版印刷。
木匠刻出来的雕版价格也不低,只是比活字要方便的多。
所以不光是印书,这世界还抄书。
有专门的抄书匠,一天几十文的工钱,从早抄到晚。
如果能出一套大卖的书籍,利润就相当可观。
完全是暴利。
当然,对这个世界的土着来说,这种一般就是幻想。
大卖的书基本上没有版权,大家都能印。
凭什么你家的大卖?
最受欢迎的就是上述几类。
其中话本小说是最为畅销。
比如西厢记这一类的卖的最好。
林黛玉就偷看西厢,还被宝钗给发现了。
可见大家族的公子小姐们,也是爱看这一类书籍。
市场不仅有,还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