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没等李明阳开口,李七月就自然的拿起一块点心塞到嘴里。
“这有啥,就当他们是良心发现了,现在在想办法弥补当年的一切呗。”
李明阳跟着点头:“对,我姐说的对,只要他们不明说,咱就装不知道,随便他们怎么闹腾也是如此。”
说完更是在手里的点心上狠狠的咬了一大口,这才露出笑来。
待在书院整整五日,李明阳歇也歇够了。
等状态调整好后,就迫不及待的想回去念书了。
这次学生们分别足足是隔了十天才见。
瞧见彼此,顿时心中一阵亲切。
尤其是见到李明阳进来,更是一大群人上去将他围住了。
凑在最前面的是马学才,“李明阳,那天在街上的真的是你啊?”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立刻露出得意的神色。
转头看向几个商贾出身的同窗。
“我说啥来着,李明阳跟咱们可不一样,他脑子活分的很,连朝廷的大官都得听他的,更何况是小事呢。”
先前或许还有几个同窗对李明阳的能力将信将疑。
如今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爹说这次税收若是真能减了,先前答应我的那些一概做到。”
“我家也是,不仅要修新房,还吵着要给我多加个弟弟呢,以后也是个玩伴了。”
听着同窗们兴奋的声音,李明阳对此倒是没啥太大的感觉。
忽然他的目光又一次落向了柳谦修那。
自从那日柳家管家来过后,柳谦修就再没跟自己一起上过小课。
而且在这次的事情上,也明显能感觉到他在躲着。
难道终究不是一条路上的?
李明阳正在心中盘算着,忽然对上一双眼睛。
大概真是他目光太过灼热,柳谦修一下就察觉到了。
没等李明阳开口,反倒是直接拿起书本朝这边走来。
“这次你干的还真是不错。”
柳谦修这一开口就是一句称赞。
稚嫩的脸上勾起一抹会心的笑。
“我先前只觉得你我成绩也不差太多,我若是努力也能比得上你,现在看来倒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相差毫厘,拒之千里。
柳谦修现在才终于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先前父亲叫他回去的时候,他心里还有一丝不甘,觉得要是有同样的机会,自己不见得会比李明阳差。
可设身处地的想一下,那天他要是真站在王爷的面前估计早就吓得腿软了。
脑袋里的诗估计一句也背不上来了。
在看李明阳,如此的镇定洒脱,还能有着自己的主意,怎么能让人不钦佩?
而李明阳也似乎读懂了他眼神中的那一丝无奈。
主动伸出手去,在他的肩上拍打了两下。
“别灰心,人生可还长着呢。”
这话更不像个孩子说的了。
至少柳谦修说不出来。
却还是主动伸出手与他握紧了拳头。
“嗯。”
李明阳在县城中掀起的这阵风,很快便吹向了整个县。
连同这周围的几个村落都听说了此事。
而他和夫子付出的努力也不算是白费。
贤王和九皇子真的叫人着手调查此事了。
在一个秋风习习的午后,又是一次沐休。
阳光洒在人的身上,微风吹袭,树枝上就飘下来,不少落叶泛着一层金黄,看着是那样的和谐温馨。
又是一众百姓围在了县城口。
上一次他们来不及打伞,就那样在雨里站着,一个个面色凝重,仿佛是无形之中的一座山压在了他们每个人的头上。
可如今这座山终于撤了,一缕阳光撒进了这块黑暗,逐渐染了一层阳光的味道。
这一次他们又看的那样传神却终于能笑出声来了。
今年秋收李明阳家靠着他的秀才身份,免去了不少税收。
虽然没有直观的去帮爷爷和二叔一家。
但这税收减少了,他们需要往外掏的粮食也就少了,甚至不需要自己贴补银钱。
就冲这个李老爷子特地将大伙叫到了自己的屋里又好好的吃了一顿,看着李明阳的眼神中满是欣喜。
“我们家这次还真是出了一个神童,以后在这村里也能挺起腰杆子来了。”
李明阳笑而不语,只是将碗里的饭全部扒拉到嘴里。
这饭菜还真香。
比他前六年吃的加在一起都香。
而李家的院子里也终于传来了阵阵欢笑声。
转眼两个冬季过去了。
街上的积雪还未曾消退,风吹过来却是暖暖的。
春节刚过,李明阳就换上了一身新袄,急急忙忙的朝着县里去。
如今的他已经九岁了,跟在夫子的名下也学了快三年。
自从那年考中秀才后,他一日也不敢懈怠,只为了能有更高的成就。
夫子教的也格外用心,几乎将那些知识掰开,揉碎了一股脑的塞进他脑海里。
这两年间,李明洋进步的是越来越快。
柳谦修虽然还在拼了命的追赶着,可二人都心知肚明,彼此早已拉开了差距。
才刚进城,李明阳一眼便瞧见一熟悉的身影,正在街上买着东西。
他穿着一身浅色的长袍站在雪中竟是那样的惹眼。
“怎么还不去书院?”
那人回过头来此刻已有几分俊朗少年的模样。
过了年,柳谦修也是个十一岁的孩子了。
脸上的稚气褪去了大半,那双眼睛明亮像是一眼能看到人的心里。
“从今年起,我便不需要管家陪同了。年前的笔墨如今已经用的差不多了,还得再添置些。”
李明阳一笑:“是得添点,今年也到了大考之年,多换一些合适的笔墨,到时用着也顺心。”
两位少年一同说着,直奔着书院而去。
这两年间书院的变化说大也大。
曾经一同读书的同窗,如今个个是秀才了。
就连以前那满脸肉乎乎的马学才,如今都退了几分稚气,已经能看出日后的容貌来了。
眼看两人来了,马学才立刻凑了过去,却是一脸严肃。
“你们两个总算是来了,夫子这会儿还在后院等着你们呢。”
李明阳惊诧。
新年过后的第一节课应该是在书院上,没听说过一大早就要加课啊。
却很快听见马学才的下一句。
“说是另一个书院来了人,非要叫你们过去瞧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