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听到何静是分管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心里略微放松,心想这还真是来给帮忙的,不接触主营业务。看来在主营业务这块,张玉龙还得依靠自己,以后还是自己说了算。又想,一个家庭妇女,懂什么业务,自己真是多虑了,不禁又得意起来。
张玉龙说:“现在,我们正式开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不但要能站稳脚跟,还要不断向前发展,做大做强。公司的管理制度也要更加规范化,不断完善自己,采用正规的企业管理模式来运营。我这里做了一份管理制度,意在开源节流,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请大家先仔细看看,然后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这时,晓波站起身来,把一个个文件夹依次放到每个人的面前的桌面上,大家纷纷打开文件夹,认真看了起来。
胡工仔细地看着材料,边看边点点头,他今年50岁,在公司里是最年长的。胡工原是三建集团的工程师,三建破产后他在留守处无用武之地,当时很多企业争着邀请他,张玉龙在徐姐的帮助下用高薪把胡工抢到了玉龙公司。
他专业技术很强,人也很倔强,对公司的经营业务从不参与,就在他的技术领域里敬业负责。在工地上看到施工不规范或材料使用不合理等情况,他会非常生气,甚至会破口大骂施工负责人,这些人都很怕他。
过了一会,见时间差不多了,张玉龙说:“大家都看完了吧?怎么样?大家都来说说,有什么意见?”说完,环顾看向众人。
副总赵磊越看越心惊,这是把自己捞钱的路子都堵死了啊,如果按这个制度执行,自己以后只能老实本分地挣工资了,那些大把大把的钱再也跟自己无缘了。不行,坚决不行,一定想办法把这事给搅黄了。
其实赵磊的工资和分红在当时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准了,可是他捞钱捞习惯了,欲望的闸门已经打开,把原本不属于他的钱当成了他的囊中之物。贪欲之念已经冲昏了他的头脑,让如此精明的人已迷失了自己。
赵磊想了一会,轻咳了一声,说:“我先来说说我的一点看法,我认为这个‘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很好,能有效降低公司的各项成本,增加公司的效益。但有两个方面我认为不妥,一是‘工程分包商竞争机制’,这个机制采用低价中标的原则,还要保证工程的质量,这点恐怕做不到。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价格太低了,分包商还要赚钱,那就会偷工减料,质量保证不了。后期质保服务的费用就会增加,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还有就是价格压低了,分包商觉得没有利润空间就不能干了,那我们的工程怎么办?”
这时,工程部经理武佑民和采购部经理周振宇也随声附和,都说:“是啊,这样不行啊”。武佑民说:“合作的分包商要是都不接我们的工程了,那就得去找别的施工队伍,对他们也不了解,这会误事的”。周振宇说:“得不偿失,得不偿失啊,现在这样就挺好,这些分包商跟我们已经合作多年了,配合得很默契”。
胡工越听越气,刚要说话,张玉龙冲他摆摆手,看着赵磊:“接着说”。
赵磊又说:“第二就是‘供应商评估体系’,我认为也不符合公司现在的运营要求。现在的供应商已经与我们合作多年,而且相互之间配合得很好。供货能做到保质保量,价格是低于市场价的批发价,而且供货时间也及时。没有必要再增加一个环节去针对他们,这会让人家心里很不舒服,破坏这么多年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举个例子,老董老蔡他们,从咱们刚成立公司开始就给供货了。那个时候咱们白手起家,手里没有钱的时候,人家相信咱们,先把货先赊给咱们用,回款了再付给他们,对公司成长是有重大帮助的”。
武佑民说:“是啊,现在的关系也很默契,哪怕是几个小件,工地上急用他们也及时给送到位,怕耽误咱们事儿”。周振宇说:“我们采购部会不定期去市场了解材料价格,能确保采购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赵磊接着说:“所以我的意见是,除了‘工程分包商竞争机制’和‘供应商评估体系’这两个部分不妥外,‘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该作为公司的重大管理制度,今后严格执行”。
赵磊这厮甚是精明,他混淆概念,把最重要的两个管理制度当成枝节问题轻重倒置,企图达到他的目的。工程部经理武佑民和采购部经理周振宇都是他的忠实小弟,与他同流合污,平时也捞了不少好处,与赵磊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张玉龙见赵磊说完了:“嗯,大家畅所欲言,都说说,群策群力嘛,胡工,您也说说?”他看向胡海鹏。
胡工早就憋着火呢,说:“那我也来说两句,我不同意小赵的看法”他大声说道。声音有点大,大家都吓一愣,都看向他。
胡工接着说:“什么叫低价中标就偷工减料?什么叫压低价格就没人干活了?我们好不容易招标来的工程,分包给他们施工,我们是甲方,为什么还要考虑乙方的想法?他们是大爷吗?”
可能觉得自己有点失态了,胡工看着脸色有点铁青的赵磊说:“赵副总,我这是对事不对人啊,请你理解”,赵磊点点头,说:“没事,胡工,我理解,理解,您请继续”。
胡工拿起杯子喝了口水,缓解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说:“我认为,‘工程分包商竞争机制’这个制度好啊,要是早点有这个制度更好!公司为了生存,想尽办法降成本,增效益。那么分包商也应该跟上我们的思路,靠管理要效益”。
“何况我们的原则是‘合理低价’中标,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低价者胜出。而不是我们恶意地要压低价格,没有了利润,而是给了利润空间的。我们都搞这么多年工程了,他们能不能挣钱心里没数吗?别说小徐了,就是我略微算一下,他们能挣多少钱我都能算出来。再说了,我们公司口碑好,信誉度高,从不拖欠工程款,这在我们本地行业里有几家能做到?”
“还有就是说说施工队伍的事,这么说吧,三建集团三万多人下岗,有很多精兵强将,他们为了养家糊口组成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队伍,到处找活干,讨生活。我招呼一声,几千人的队伍马上就能到位。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可是大型国企培养出来的,不管从技术水平和组织性纪律性都不是社会上那些散兵游勇的工程队能比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