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树洞先生”,在姜无双觉得,真是一位奇人。
她不知道此人多大年纪,是男是女,只能凭借信中语气来判断,这人应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男子。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自己无论向他请教哪方面的问题,他都能引经据典,言之有物。
其学识的渊博程度,着实令姜无双拜服。
两人一开始只是默契的通过姜无双的云雀来通信,姜无双也只是请教些治水或者是惠民之策。
但是随着两人三观的契合,还有此人对待女性的态度仿佛超脱了这个时代限制般的闪光点,让姜无双开始倾诉内心的苦闷。
一来二去,此人就调侃说是她的“树洞先生”了,还给二人起了个奇奇怪怪的名字,叫做“笔友”。
姜无双是真的越来越对这个“树洞先生”感到好奇和倾慕,渐渐的她的心里冒出了一个如果被父皇知道了,定会说她疯了的想法。
她想见见这位奇人,甚至招他为驸马!
这是她第一次动了这般心思。
奈何等姜无双提出网友见面申请后,对面某个狗男人再也没上线过……
以至于,姜无双对比恼怒郁闷了许久。
可“树洞先生”终归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人,姜无双只能把此事放置于内心深处,偶尔拿出来一个人回味品尝。
相信不少冰雪聪明的宝子们已经知道了,这网恋对象就是白某人。
至于为何姜无双没有往白昭身上想呢,这主要都是白昭那一手出神入化的书法的锅。
“树洞先生”用的是瘦金体,他来长安之后就没用过……
再加上姜无双先入为主的将年龄判定在三十岁左右,能想到白昭身上才怪呢。
白昭十六岁的年龄,太具有欺骗性了。
而差点和姜无双这位女总裁奔现的初恋男网友白某人,可不知道自己的突然消失,无意中伤了一个强势霸道女总裁的心。
这会儿的他正无所事事的待在瑶华宫中,逗鸟喂鱼,赏花玩水,倒也不算无聊。
就是旁边小心跟着的宫女不时惊呼“世子殿下,还请小心着些,别把公主的鸟玩死了”“世子殿下,别喂了,这尾锦龙鲤都但撑得翻肚皮了”……
被姜明珠嘱托留下的白昭,寻思着自己给她出谋划策。
给出了一篇,远比之前在江南,给那位名为“国士”的笔友所写要详尽完善得多的策论,眼看着到用膳时辰了,留下来吃顿饭,应该是不过分的。
未曾想到,等了半天,没等来三公主请他好好回味一下宫中的御膳,反而等来了一个白昭看到就烦的老太监!
嗯,没错,就是虞朝恩虞掌印。
白昭每次见到他,都是来带他去御书房面圣的,烦都烦死了!
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虞朝恩无视白昭那冲他翻白眼,对见到他表示满脸不高兴的表情,一张苍白无须的老脸笑眯眯的道:
“看来,世子殿下是已经猜到咱家的来意了,这倒是正巧省却了咱家一番口舌,既如此,那就请吧?……”
“省得陛下他老人家等急了是吧?!”
白昭没好气的抢白道。
“呵呵,正是此理,白世子果然聪敏。”
虞朝恩被白昭抢话并无不满,反而笑呵呵的夸赞道。
“本世子就当你是在夸我了,虞公公,这都到了用膳的时辰了,要不本世子等陛下他用完之后再去?”
白昭试探着商量道。
乾皇用不用膳,白昭不关心。
他只是自己有些饿了,而且主要是他现在不是很想见乾皇,心里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
看虞朝恩一言不发,只是静静的看着自己,白昭就知道这事儿没得商量了,无奈的只能跟着他走了。
白昭预感一点没错,确实有事等着他。乾皇打算派白昭秘密南下。
乾皇刚才思来想去,下江南的钦差,他不打算任用朝臣推举的户部尚书郭重道,而是决定派自己的大女儿,姜无双!
虽然这郭重道总理天下钱粮之事,亦是出身江南门阀,对江南水患了解比较详细,且因为出身的原因,治理水患能够事半功倍。
但是,十八年前的前任户部尚书是因何而入狱的,乾皇再清楚不过了。
十八年前,乾皇初登大宝没多久,江南就因为水患问题导致农夫颗粒无收,食不果腹,而爆发了一场叛乱。
这怎么看都是江南地方官员的不作为和将朝廷的赈灾钱粮大量贪墨所导致的。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前任户部尚书杨修文,被查出私自截留赈灾银五百万两,刚登基的乾皇迫于太后和朝臣的压力下,不得不将杨修文关进天牢。
可笑的是,查抄家产之下,总共也只搜出了一百两银票和十几两的碎银。
刚登基的乾皇太过稚嫩,根本斗不过这些老狐狸。
本想抓住这点,替杨修文辩驳一番。
“堂堂户部尚书,家中居然就只有这点家底?嗯,定是心里有鬼,将贪墨所得藏匿了起来!”
这是当时那些朝臣的解释,够讽刺!
只因为不和他们同流合污,只是自身清正廉洁和他们格格不入,就被他们视作异端,而异端,本就不该存在,只有消灭……
所以杨修文全家满门抄斩,只剩下他一人,留在天牢中。
留下他性命也不是那些食肉者良心未泯,而是他们要欣赏在他们眼中作为异端的杨修文,是如何会悔恨,如何痛苦的!
他们要告诉所有人。
“看,这就是不加入我们的下场,凭什么你干干净净一身白!”
不过为了照顾一下乾皇这个年轻的皇帝,这些人美其名曰是为了逼迫杨修文说出那些所谓的“赃银”的下落。
乾皇就是经历了这些,后来在白渊全力支持下,一步一步的站稳脚跟后,才会对白渊如此信任。
虽然他后来将这些人杀了个人头滚滚,可还是没能挽救的了,在狱中已经关押了十年的杨修文。
被折磨得不成样子的杨修文之所以苦撑着一口气咽不下去,就是因为乾皇告诉过他,朕相信你是清白的,等着,等着朕还天下一个真相!
八年前,乾皇为杨修文翻案。
虽然当时几乎无人在意一个销声匿迹了十年之久的前户部尚书,可杨修文为官清正,乾皇当然要给他正名,洗刷冤屈。
就在杨修文终于盼来了曙光之时,却在释放前夕,死在了天牢中。
并且城中突然有人散布谣言,说他是惶恐乾皇替自己这个有罪之人正名,羞愧自尽……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乾皇猜测,这一切都是世家在背后使力。
他虽然可以杀朝臣,却动不了世家。
如果说百姓是一个封建王朝的根基,那么世家门阀,就是皇室统治王朝的根基。
他姜家,就是大乾最大的世家不是吗?
乾皇没办法帮杨修文了,他不能自毁根基。
也就是镇北王府那个当时被白渊秘密收养的女童,作为杨家最后一丝血脉,安然无恙的长大了这件事,能给乾皇变得冷硬的内心一丝丝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