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静静站在人群末尾,将这一切听得真切。
他心中暗自思忖:
“看来应该是原本诸葛亮在博望坡初试身手的剧情了。
只是如今徐庶还未离开刘备,这原本的剧情究竟还会发生什么变动呢?”
刘封深知当下局势错综复杂,稍不留神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于是,他决定先按兵不动,谨慎行事,且看接下来事态会如何发展。
一旁的张飞闻言,火爆脾气瞬间爆发。
只见他豹眼圆睁,仿佛两颗铜铃,须发根根直立,似钢针般炸开。
紧接张飞着便怪叫着要带兵迎敌,誓要杀退夏侯惇大军。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在太守府内轰然作响:
“大哥,给俺三千人马,俺去将那夏侯惇捅上十七八个窟窿,看他还敢不敢进犯咱新野!”
这时,诸葛亮手摇羽扇,神色淡定从容。
他缓缓开口:
“三将军稍安勿躁,迎敌自然是必然之事,可现在我们要商讨的是如何迎敌,得妥善应对这汹汹而来的敌情。”
诸葛亮目光平和地看向张飞,试图以自己的冷静安抚张飞那暴躁如雷的情绪。
经过这几日的接触,诸葛亮深知张飞性情过于火爆,行事冲动。
长此以往,早晚必出祸患,实不适合单独领兵作战。
张飞哪肯就此罢休,依旧瞪大那双怪眼,如同一头被激怒的猛狮,大声反驳道:
“还要商讨什么?大哥,给俺兵,俺去便是!哪有孔明先生说得这么繁琐!”
张飞的性子向来直来直去。
在他看来,打仗就该勇往直前,凭借一股勇猛之气,冲上前去将敌人杀个片甲不留,何必如此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刘备见状,眉头紧紧皱起,出面呵斥道:
“三弟不要胡闹!
拒敌乃是关乎新野存亡的大事,怎能如此儿戏?”
刘备的声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张飞不禁愣了一下,那火爆的气势也瞬间弱了几分。
说完,刘备又赶忙看向诸葛亮,神色殷切,眼中满是期待。
他急切地问道:
“孔明先生有何见解?”
刘备深知诸葛亮素有大才,胸藏锦绣,腹有良谋,此刻满心期盼他能献出退敌的良策,带领众人度过这场危机。
诸葛亮看了看依旧愤愤不平的张飞,心中暗自思量:
“我刚刚归顺主公,根基尚未稳固,可不能因此得罪了主公的兄弟。”
于是,他又笑着安慰张飞道:
“带兵迎敌还需仔细商讨由谁统兵,三将军莫要怪罪。”
张飞听了,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不再作答,可心里却还是有些不服气,暗自嘟囔着:
“有什么好商讨的,俺去不就完了。”
而后,诸葛亮微微沉吟,心中暗道:
“如今我在军中声望不足,贸然领军,恐怕难以服众。
倒不如让元直带兵迎敌。
反正以军略而论,元直的本领不在我之下,况且他又曾帮助主公击败过曹军,在军中更得军心,想来胜算不小。”
想到这里,诸葛亮便向刘备进言,推荐徐庶统兵迎敌:
“主公,单福军师足智多谋,又有破曹经验,此次统兵迎敌,定能不负众望。”
听了诸葛亮所说,刘备明显愣了一下,他着实没想到诸葛亮会举荐徐庶。
而后,他目光异样地扫向一旁默不作声的徐庶,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徐庶也没想到诸葛亮会突然提起自己,心中不禁有些无奈。
他暗暗叹了口气,只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徐庶冲刘备拱了拱手,神色沉稳地说道:
“但听主公吩咐。”
刘备心中本来就有些不太舒服。
毕竟自从诸葛亮出山后,他对徐庶的信任已大不如前。
但忽然间,他想起最近那闹得新野沸沸扬扬的谶语,眼睛一转,心中瞬间生出一计。
只见刘备抬眸看向站在人群最后的刘封,开口道:
“封儿,此事你怎么看?”
刘备的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如同猎人盯着猎物。
刘封闻言,心中猛地一愣,下意识地抬起头,目光与刘备对视的瞬间,敏锐地捕捉到了刘备目光中一闪而逝的精光。
他心中瞬间明白,刘备这是准备借着这个机会针对自己了!
刘封心中快速盘算着,与其被动地陷入刘备的算计,不如主动出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想到这里,刘封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沉稳地站了出来,一抱拳道:
“父亲,孩儿认为这孔明先生推荐单军师迎敌一事甚是妥当。
单军师智谋超群,又熟悉曹军战法,定能带领我军取胜。
另外单军师统兵迎敌,手下不能无可用之将,孩儿愿意与单军师一同迎敌,定当竭尽全力,击溃曹军!”
刘封说得慷慨激昂,字字掷地有声,仿佛已然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为新野的安危着想。
随着刘封那坚定有力的话音落下,太守府大厅内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交头接耳声。
众人心里都清楚,除了张飞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莽汉,其他人面对曹操大军压境,实在没有信心能够领兵击退曹军。
毕竟此次对方领兵的乃是曹操的宗族亲信夏侯惇,此人在曹军之中也算是颇有名望,颇具实力。
再加上双方兵力对比悬殊,新野守军不超过万人,而夏侯惇所率大军号称十万。
就算其中有水分,实际兵力也不容小觑,领兵御敌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而此时刘封主动请缨,这一举动着实让在场众人刮目相看。
就连一向对刘封态度冷淡的关羽,看向刘封的目光中也不禁多了几丝柔和,仿佛对这个侄儿的勇气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的心中暗自思忖:
“这刘封,倒是有些胆识。”
那张飞更是开怀大笑,声若洪钟般响彻大厅:
“好小子,有种!俺就喜欢你这股子劲头。等你回来,三叔亲自给你摆酒庆功!”
张飞的笑声中满是豪爽与赞赏。
他这样的莽汉本就欣赏有胆气的人,刘封此举正对他的胃口,让他忍不住对刘封又多了几分喜爱。
上首的刘备闻言,不禁一愣。
他原本的如意算盘是借着谶语所引发的舆论压力,顺势给刘封施压,迫使他不得不带兵迎敌。
然后再借夏侯惇之手,来个借刀杀人,让刘封在这场几乎必败的战局中一败涂地,从而彻底解决这个让他心生忌惮的养子。
毕竟就连刘备自己,其实也不看好如今的局势,深知此去御敌凶多吉少,几乎可以断定是必败无疑。
然而,让刘备感到难受的是,还未等他出手逼迫刘封,对方竟如此干脆利落地主动请缨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刘备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心中又气又恼,却又无可奈何。
而一旁的徐庶,同样满脸疑惑地望向刘封。
以他对刘备的了解,刘备的那些打算他能猜到个大概。
徐庶也明白刘封肯定也有自己的其他打算,毕竟刘封绝非莽撞之人,不会轻易陷入如此险境。
但是面对刘备如此明显的设局,刘封却依然主动站了出来,主动请缨迎敌。
想到此处,徐庶看向刘封的目光中不由出现一抹异色,心中暗自揣测:
“这少将军,到底打的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