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裴行俭此前所率队伍,只有四千多人,奔驰不过两天,布置起来较为简单。

眼前这一万多人的军队要在雪山、草原之间行进数日,还要面临随时发生的天灾与战争,安排、布置就都颇费周折。

唐军行军、下营、步阵、作战时,都分成军、营、队、火几级。一火为十人,通常由互相熟悉的同乡、亲友组成,一起吃饭、睡觉,头目称为火长,要负责一火十人的厨膳、饭食、养病、衣资、樵采。

五火共五十人,可以组成一队。每队设置一个队长,负责在前方督战。另有一个旗头,战斗时执旗帜站在队长身后,左、右两名傔旗站在旗头两侧。队副站在后方,同样负有督战之责。如果列阵作战,正好每队组成一个方阵。

二十队共一千人,可以组成一营。每营设有一名营主,由行军总管担任,负责行军与作战。行军总管之下还有子总管以及押官,负责一个小营五百人。每营都设有司兵、司骑、司胄、司仓,分别管理兵员、马匹、甲胄、粮草。

唐制有七军,其中中军由被称为行军大总管的统帅亲自率领,至少有四千人。另有左、右虞侯军,左、右军,前、后军,通常由两至三营组成,各两千人,全部听大总管指挥。

此次进军千泉,裴行俭任行军大总管,在他以下,各折冲都尉、果毅都尉任行军总管。

七军当中,左、右虞候军作为全军警戒部队,各六百人。

其中右虞候军是行军时走在最前方的队伍,裴行俭要最熟悉安西、经验最丰富的何藏空任统帅。为了避免这胡将语言不通,消息传递出现差误,裴行俭令张团儿、穆春圭等人都去这支警戒部队中。

接下去是右军,共有两千人,高韦德以为这肯定是他的队伍,可裴行俭却坚持要亲自率领。高韦德不禁问:“吏部不在中军,却在队伍之首,万一遇上危险怎么办?”

行军时,裴行俭是特意走在前面,以便最快地应对前方危机,想到可能遇上的困境,他竟有些兴致勃勃,说:“这无妨,有危险可当即处置。”

与裴行俭同在右军的,还有担任行军管记的骆宾王。

行军管记这个职位,是行军大总管的军司幕僚之一。唐人习惯将行军大总管的总管府称为军司,军司中设置了各种僚职,辅佐行军大总管。这些僚职包括最重要的行军长史,掌领兵、仓、骑、胄四曹,参议谋画,是诸僚之首,相当于副帅。此次行军,王方翼不仅担任行军总管,还兼摄行军长史。

行军长史的副贰被称为行军司马,由阴海兼任。他主要负责戎政,在行军作战时,申战守之法。

在此之下,便是骆宾王所任行军管记,也被称为掌书记,或者主薄,掌管表奏、书记、文檄,是军中最重要的文职。一篇锋芒毕显的檄书,一张文采斐然的露布,历来是口口相传,能为战争大大增色的。

再接下去是前军,有两千人,由张天山率领。

中军五千人,由王方翼统帅,阴海、张玄澜任他的副手。

后军两千人,由赵元玖率领。

左军两千人,由高韦德率领。

最后是左虞候军两千人,由洪嵩率领。

另有辎重队伍,由贾仁杰负责。作为庭州的折冲都尉,此人并不十分擅长冲锋陷阵,但管理车马器械绰绰有余。

相比上次作战,裴行俭这次大肆改变了方略,就连大战吐蕃时用的陌刀也被放弃了。

“吐蕃与西突厥虽然都是骑兵,作战方式、武器装备却非常不同。”

陌刀太过沉重,裴行俭打定主意要轻装飞驰,一切都经过周密测算,能不带的东西全部弃下。这一次裴行俭挑选的兵器是长槊,它更便于携带,且可以用于夜间搭建营帐。还有弓弩,这是远距离最有效的兵器。

这支一万多人的军队来自各地,习俗不通,语言混杂,裴行俭花了很多时间,刻意以五十人为单位,将关中兵与四镇、三州的西域兵员混编在一起。

无论中原、西域,兵种差别并不大。军中有弩手、弓手负责射箭,远则射弩,近则开弓;有勇锐之士任跳荡,负责左右冲杀;有随机应变、出奇制胜的兵员,称为奇兵。

自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辎重被毁,必败无疑。上次打吐蕃时,一路奔袭都在唐域,且粮草需求较少,所以裴行俭让辎重拖在最后。这一次攻打千泉,运送辎重则要困难得多。行军时,辎重在中央,由专门的辎重兵护运。

而在外层,由最精锐的战锋队走在两侧作为保护。战锋队在作战时是先锋队伍,是冲锋陷阵的尖刀,在行军时也担任粮草护卫。

除此之外,警戒、侦察也需要特别安排。裴行俭要求,每临出发,何藏空统领的右虞候军先行一、两里,凡有高处,派三五骑居高了望。临近谷地或者隘口,还要有士兵伏于地上,用装箭的皮袋子——也被称为箭胡禄——紧贴地面,倾听声响。这法子被称为地听,耳目聪灵的士兵能够借此听见方圆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的人马行进。

编整到最后,已经暮色渐起,一切基本妥当,但众将又发现一个问题。

高韦德诧异问:“我军为何不分马军、步军?”

“我们有足够的骏马,行军时可以不要步军。”

众将发出讶异的惊呼。长途奔袭,最难的就是人力、马力不足。可是,眼前一万两千多名唐兵,明明只有七千多匹马,怎么说战马足够呢?

裴行俭十分笃定地说:“马匹会有的,数目远远超出一万。”

张天山诧异问:“马从何来?”

裴行俭微笑:“各位稍待片刻。”

昏沉下去的天色中,火把逐渐点起,混杂着尘烟漫天,让人顿感山雨欲来、乌云摧城。

众将聚在一起聊天,因为语音不通,有时还需比比划划。

吕休璟仍然担任裴行俭副贰,同在右军之中。他很清楚,马匹从何而来。

不仅是马匹,还有一些重要军资,都在将要到来的这支队伍里。

“吏部怎么会如此信任安悉延,这样重要的事竟也全交给夷狄之人?”

裴行俭望着远方,深静眼眸中精光闪闪,看起来壮志激烈,豪情涌动:“吕都尉,如果没有胡人带路,也没有他们的人马,你觉得我可以打败突厥可汗吗?”

吕休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若说不能,似乎小瞧了对方;若说可以,那更难以理解了。

裴行俭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我可以。只要让我在西域筹划半年,即便没有任何胡人帮忙,我一样能击败十姓可汗。”

吕休璟想:他一定是想像隋朝的长孙晟一样,挑起突厥内乱。

这一下,疑问来了:到底为什么需要九姓胡人?

裴行俭望着他,十分恳切地说:“吕都尉,将来你或许也有在西域为将为帅的一天。你要节度一方,对西域善加治理,不光要了解西域局势,更要深知中原与西域的关系。”

吕休璟不禁严肃恭谨起来:“卑职愿聆听教诲。”

裴行俭见他求知若渴的模样,决定跟他细说分明。

“先皇太宗攻占高昌国之后,想要将其设置成州县,魏征以为不可,曾上疏大加劝谏,你可听说过这件事?”

那封奏疏非常有名,吕休璟多少听过一些,但他想听裴行俭讲这件事,就使劲摇头。

“魏征说西域,‘若利其土地以为州县,则常须千人镇守,数年一易,往来死者什有三四,供办衣资,违离亲戚,十年之后,陇右虚耗矣。’中原根本不需要西域撮粟尺帛,可是维护西域安宁,却需要中原调兵调粮。朝廷有东、北、西三面疆域要守护,能一直向西域派兵给粮吗?根本不可能。那要统领此地,北拒突厥,南抗吐蕃,该怎么办呢?”

吕休璟摇了摇头,裴行俭斩钉截铁地说:“必须要有盟友!”

吕休璟越听越惊,他出生将门,每次听闻边疆战乱,想的就是早该调兵镇守;战事不顺,就埋怨统帅无能。裴行俭说的这些问题,是他过去从未曾想过的。

“你以为,只有让‘昭武九姓’胡人成为盟友,这次出征,我们才能战胜突厥?不对,我需要‘昭武九姓’参战,是因为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他们现在、今后还是盟友。”裴行俭刻意压低了声音,听在年轻人耳中却更惊心动魄。“盟友就像刀剑,越用越锋利,反之,不用就会朽烂,甚至反噬。你要一次次地逼迫他们站在你这一边,为你卖命,他们才真正是你的盟友。”

这番话完全出乎吕休璟意料,他瞪大了眼睛,猛然有醍醐灌顶之感!

裴行俭继续说:“‘昭武九姓’皆是豪望,西域士庶大都依附他们,他们的人马、势力就像刀剑和土地,你不占用,就会落入敌手。武德元年,我朝太祖皇帝兴兵时,尚有一个名叫安兴贵的胡人倾力相助。此人在凉州任粟特首领,发动政变,将河西之地全部献给大唐,被封右武侯大将军,凉国公。他的儿子你想必也知道,名叫安元寿,十几岁就进入秦王府,为千牛备身,是先皇亲信。中原尚且如此,何况西域。”

随着他的话音,天边卷起了大片烟尘,马蹄声闷雷般滚滚而来。

唐军身着黑衣,头戴红抹额,十分齐整。而眼前出现的这支队伍来势汹汹,旗帜鲜明,衣饰艳丽。唐兵惊疑不定,唯独裴行俭面有喜色。

只见骑在骏马上的壮士们挽弓持刀,都穿着白色窄袖短袍,蓝色和绿色裤子,戴着黑色抹额。马蹄奔踏,大声呐喊,响彻原野。

等看清来人,唐军众将“啊”地叫起来。安悉延向唐军招手,胡人勇士振臂高呼,果然“膂力雄果,弓马灼然”。

唐军出征,时常有藩部落兵一同参战。“昭武九姓”胡人的藩部落兵,是乡兵组成的粟特军团,与大唐府兵制并无二致。不过,此次行军,他们不与唐军混编,也不由唐将率领。

此时,友军互相打量,都呐喊鼓噪起来。

更多唐兵见了胡人们所牵骏马,发出一片惊喜呼叫。吕休璟露出毫不掩饰的钦佩神色,张望片刻,喃喃说:“果如吏部所言,除了自己乘用的,他们带来的骏马,绝不下七千之数,这是将整个西域的马匹都带来了吗?”

裴行俭大笑:“我早就知道,安悉延他们会倾力相助。”

安悉延将长子和第一勇士安扎留在庄园中守卫,自己带了幼子安盘陀赶来。安盘陀虽瘸了腿,却坚决要求参战,希望随军去千泉,能有所作为。

党金毗独自牵着黑马,进了唐军队伍。

吕休璟在安悉延庄园中,就曾看见安扎与党金毗打斗。那其实是安扎在教党金毗使刀。想来这是裴行俭离开前,专门向安悉延要求过的。安扎远比党金毗更有战斗经验,能经这位“西域第一勇士”稍作点拨,必然大有精进。

不过,党金毗竟然肯听裴行俭的话,放弃复仇,这是吕休璟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

吕休璟这时又猛然觉得,此举或许还有第二层目的。党金毗是唐军中人,他有让安悉延身首异处的本事。如果安悉延不是真心诚意投向唐军一边,怎么会同意让这种人天天在自己身边?

裴行俭当场任命安悉延为藩部落四千兵马的行军总管,兼任行军司马。

六姓兵马皆由各自族长统领,行进时分在右、中、左三军之中。

蕃兵们高声欢呼,举起弓、刀挥舞,耀武扬威。

一个人影猛地扑到裴行俭脚下,喊着:“吏部!我兄长不知吏部还在安西,先离开龟兹,回西边去了。”

原来,这人正是史顺义的弟弟史慕义。

“哦?”裴行俭沉着脸问,“他不听从王方翼号令也就罢了,为什么跟默啜一起走了,是想要与我为敌吗?”

听他语气严厉,史慕义连连叩头:“绝没有,绝没有!我兄长愚钝,只想将货物尽快运走。既然吏部还在拔换城,一切当然都听吏部号令!”

“这是真的吗?”

一旁的乌息连声说:“是真的,是真的。史家兄弟留在这里就是为了听候吏部差遣,在下也敢替他担保,他绝无二心。”

“你可愿随我出征?”

史慕义磕头如捣蒜,还说:“我常年在碎叶和千泉行走,突厥人不会对我起疑心。吏部如果有什么事乏人去办,我愿意冒死去走一走!”

裴行俭要的就是这个回答,他伸手将史慕义搀扶起来,要他上马与乌息等人同行。

现在唯一的变数是,米野那所在的碎叶城,情况究竟怎么样了?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三国:曹魏有仙人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异域使命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长宁帝军前方高能一梦越万年华夏风雨情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前世今生未了情盛唐狼兵大唐:我,晋阳知府大人,得加钱大漠狼烟起,穿越乱世情三国之黄巾神将穿越之美女厨神在古代(完)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穿越之极限奇兵大周龙庭鹰扬美利坚战略特勤组贞观清闲人大秦:帝皇签到崛起水浒:我带着梁山好汉以德斧人我在宋朝造电机我不是野人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强横废太子明末惊雷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熵定天下大明农神:逆天咸鱼崛起大宋第一奸臣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四方志保家卫国大成公子割鹿记大燕宫廷大唐:圣太子,龙御天下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一不小心大一统重燃热血年代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三国之张氏天下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