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医科大学。
杜友哲这段日子正被博士生毕业论文折磨的焦头烂额。
学校里每年博士毕业生的名额是有限的。
能顺利毕业的学生自然少之又少。
他一个平民百姓家的孩子之前不知道这些。
杜友哲从小到大学习就好,一直是别人家孩子中的典范。
只是家庭条件不好。
没人教他,社会不仅限于课本中的世界。
社会比课本中的内容复杂的多。
但是,在杜友哲念博士之前一直以为,只要努力,时间总会给自己一个好的结果。
读了博士才渐渐地明白,社会好像不是他想的那么回事儿。
眼看着学习不好,但跟秦老松关系很好的学妹顺利毕业了,跟老师公开唱反调儿的志刚也毕业,学业不精但家里从事医药生产的富二代同学也毕业了。
而自己这个兢兢业业,很听老师话的人,却迟迟不能毕业。
杜友哲迷茫了。
他一度也曾想志刚的那条路,但是龚志刚这个人有些奇怪,老师在课堂上讲西医能快速救人,志刚会义无反顾地站起身跟教授级别的人据理力争,中医的方法更快。
最牛的是,志刚能让老师给他出题,让老师用西药的方法治疗,他用罗列中药来辩证。
每次,龚志刚都能在理论上更胜一筹。
每每老师只能以志刚没有临床成功案例来堵住悠悠众口。
以杜友哲掌握的中医理论知识,他觉得志刚说的是对的,但是呢,毕业论文是老师来评卷,自己自然不能那么写。
他不敢再跟龚志刚聊学校的事情,生怕被志刚带偏了,无法毕业。
心里默默感叹,不知道怎么说,只能挂断电话。
话说,这段时间春娇过得也是美美的。
中医馆有治疗成功的案例,又有回头客,而且目前这个月的营业额差不多够发自己工资的了。
中医馆的业务稳定,春娇的工作就稳定。
这几天学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还是有帮助的。
经营不止要开发新客户,还要维护老客户。
想到养老院的老人一直没来,春娇还是决定去养老院做回访,顺道去跟孙健民汇报一下药油儿的功效。
找了个中医馆不忙的时间,春娇从网上学了一套简单的按摩手法去了养老院。
春娇去了养老院没有直接问老人家为什么没有去中医馆。
给养老院的院长送了点水果打招呼后,春娇进了养老院,以教老人们简单的按摩手法为由,跟老人们交流。
“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朋友教了我一个很简单的按摩方法,我想到您们年纪大了,为社会贡献了一辈子,腰酸腿疼的小毛病肯定少不了,这个方法肯定对你们有帮助。”
春娇笑着说。
有几个老人说:“对啊,你们来教教我们自己怎么保健是最好的,儿女们也忙,要是去你们诊所,我们自己也去不了。”
春娇边教老人们按摩手法,一边跟老人们聊天,一边给老人们按摩。
了解了一下午情况,春娇才得知,发下去的药油儿,只有少部分觉得有效,大部分老人根本没用。
甚至有些老人认为养老院是吃了春娇的回扣才给他们发药油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