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好!”苏荣紧紧地牵着苏思远那胖乎乎的小手,恭恭敬敬地站立在上月书院那朱红色的大门前。
他们的目光紧盯着那位缓缓走来、脚步散漫的七鄞,脸上满是敬畏之情。待七鄞走近后,苏荣赶忙带着儿子深深鞠下一躬,语气诚恳地说道:“在下苏荣,久闻上月书院大名,今日特携幼子前来求学。这便是犬子苏思远,今年刚满六岁,生性聪颖,但也顽皮好动,还望夫子日后多多费心教导。”
只见七鄞身着一袭青色长衫,衣袂飘飘,单手悠然自得地背于身后。他那张清俊的面庞上挂着一抹浅浅的笑容,眼神温和而亲切,宛如春日暖阳般洒落在眼前这对风尘仆仆的父子身上。
“二位快快请进,不必如此多礼。”
七鄞抬手回礼,而后轻声回应道,“在下乃是本院的教书先生,鄙人姓时,名七隐。能与令郎在此相遇,实乃缘分,二位里面请。”说罢,便领着父子二人迈过门槛,走进了这座充满书香气的学府。
“多谢时夫子!”苏荣一边道谢,一边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不知您与时院长是何关系?”
听闻此言,七鄞嘴角微扬,笑着解释道:“原来阁下有所不知,时院长正是家父。承蒙诸位厚爱,书院方能有如今这番景象。”
说话间,七鄞已引领着父子二人穿过庭院,径直朝着位于书院中央的讲学之堂走去。一路上,微风轻拂,绿树成荫,耳畔不时传来朗朗读书声,令人心旷神怡。
不一会儿,三人便来到了讲学的地方。
此处共有八间宽敞明亮的讲堂整齐排列,其中两间稍显空旷,里面随意堆放着一些杂七杂八的物品;而其余六间则坐满了莘莘学子,每间大约有七八个人。
这些学生们按照年龄大小被划分开来,分别由不同的夫子授课。
此刻正值上课时间,只见那六位夫子各自手持一本厚厚的书卷,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地向学生们传授着知识。整个场面庄重肃穆又不失活泼生动,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令郎如今年岁不大,依我看在这间讲堂学习正好。”七鄞在其中一间讲堂门前驻足,透过开着的窗子可以看到里面全是比苏思远年纪稍大些的孩子,正摇头晃脑的念着书,郎朗的读书声从这几间讲堂内传了出来。
听到门外的声音,屋内讲课的夫子开门走了出来。
“七隐啊,这便是今日新到来的学生吗?”只见时院长缓缓地从那扇古色古香的门里踱步而出,他的右手紧紧握着一本略微有些泛黄的书籍,似乎刚刚正在阅读其中的精彩篇章。当他的目光触及到七鄞的时候,原本严肃的神情瞬间染上了一抹淡淡的无奈之色。
“既是已经将人带来此处,那便赶紧继续上课去吧!众多学子们早已在此恭候多时了,为父看不过去亲自替你讲授了一会儿课程,唉……”时院长一边摇头叹息着,一边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七鄞赶快带领新生进入课堂。
七鄞连忙恭恭敬敬地应声道:“父亲大人所言极是,孩儿这就带他们前去上课。”接着,他转身面向身后的两人,微笑着介绍道:“父亲,这位是苏荣苏老爷,而旁边这位则是他家的公子——苏思远。”
苏荣见状,赶忙向前一步,微微躬身施礼,率先开口说道:“时院长您好!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
时院长面带和蔼可亲的笑容,连连点头回应道:“好好好,苏老爷客气了。七隐呐,你且先领着苏小公子进入讲堂吧,我与苏老爷还有一些关于孩子入学的相关事宜需要商谈一番。”说罢,时院长随手将手中紧握的书本塞进了七鄞的怀里。
随后,时院长又对着苏荣做了一个优雅的请进手势,并轻声说道:“苏老爷,烦请您移步这边,咱们一同详谈。”
七鄞见状,也不敢有丝毫耽搁,轻点了下头后,便拉着苏思远快步走向了讲堂。一进入室内,七鄞先是环顾四周,略作思考,最终决定将苏思远安排在了靠窗位置的第二排座位上。
“时夫子,今日也要先抽查我们的背诵吗?”一个坐在第一排的小胖子举手说道。
“不用了,今天我们讲堂来了一位新学生,我们先温习一下前几日学习的知识,让这位小学生熟悉熟悉之后我们就学习新的。”七鄞笑眯眯的说道,他可是知道,这几个学生为了应付自己的检查,早起背诵,就是担心早上背诵抽查到自己,所以七鄞不打算抽查了。
果不其然,底下哀嚎声一片。
“哎呀,早知道不背了,亏我怕检查不过关,专门起了个大早。”
“就是啊,时夫子是不是故意的,故意挑我会背的时候不检查。”
“我上次没背结果就检查了,这次我认真背了结果他不检查了,呜呜呜太欺负人了!”
七鄞不语,只是一味的加深了嘴角勾起的弧度。
只见他不紧不慢地从一旁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桌子上,挑选出几本保存良好的书籍,然后步伐轻盈地朝着苏思远所在的方向走去。
当他来到苏思远的桌旁时,微微俯身,伸出那双修长而有力的手,将手中拿着的书籍递到了苏思远面前,并轻声说道:“这些都是接下来咱们需要深入学习的重要内容,今日呢,咱们就先来研究这一本。”说罢,七鄞还特意朝着手中拿着的书本扬了扬,仿佛那里面蕴藏着无尽的知识宝藏一般。
苏思远满心欢喜地接过书,脸上绽放出一个如阳光般灿烂的大大笑容,同时充满感激之情地对七鄞说道:“多谢时夫子!”接着便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学习之旅。
这时,七鄞转身迈步走向教室前方,站定之后,他用另一只手轻轻捏住自己手中同样的一本书,提高音量大声朗读起来:“那好了,现在让我们一同温习一下前些日子所学过的内容,大家打开《千字文》,将书页翻至第七页。来,跟我一起念——‘吊民伐罪’……”
随着七鄞洪亮清晰的声音响起,坐在下面的众多学生们也纷纷响应,齐声拉长音调跟读道:“吊民伐罪……”一时间,整个教室里回荡着朗朗读书声,此起彼伏,犹如一首美妙动听的乐章。
“周发殷汤。”
“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
“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