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前赶到了周旭入住的酒店,在大堂门口处等着。
没过几分钟周旭乘坐的出租车便到了。
我装作着急打车的乘客,车刚停稳还没等周旭从后座上下来,便敲了敲驾驶室的车窗问道:“师傅,接着走吧?”
出租车司机大概是没想到今天大清早生意便能这么好,赶紧摇下车窗笑着对我说道:“上车!”
周旭交了车费下车,我立即钻进了后座,给司机师傅说明目的地后,便不动声色的将周旭留在后座的手机装进了兜里。
返回酒店后,我和杨诚一起手忙脚乱的给周广林换了药。
幸好杨诚之前学过简单的战场救护,不然我真怕周广林这条右臂废在我们俩手里。
整整一上午我在酒店里等的心焦,好在将近中午时,夏莹莹带着情报部的支援小组终于赶到了。
夏莹莹进房间后先问了周广林好,然后转过身来,一双明眸中眼波流转,盯着我问道:“唐组长,这会想我了吧?”
我连忙起身说道:“我可想死你了,咱们抓紧开始吧!”
话说出口,我才意识到有些不对,抬眼看夏莹莹时,只见她一张俏脸上布满红霞,好似秋天熟透的海棠果。
周广林见状咳嗽一声说道:“夏专家和大家伙来的十分及时,可以说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不怕你们笑话,我们在金陵确实遇上了一些麻烦。”
夏莹莹笑道:“周局长客气了,您是情报战线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工作上还得请您多指导!”
周广林也笑道:“客气话咱们就不多说了,还是进入正题吧。唐心怡的情况参谋长应该已经和你说过了,但是现在我们又遇到了一个新情况。”
当下便把周旭和千面狐狸的情况向唐心怡做了说明,将周旭交来的手机也给了夏莹莹。
夏莹莹当即留下了两个人负责检查和整理手机数据,其余人带着精确定位的设备,立即赶赴唐心怡手机号码定位的大概方向。
考虑到这次在金陵的行动不方便使用重火力枪械,张健翔的特长根本发挥不出来,况且近身搏斗非他所长,带他去一线反而还有可能受伤。
周广林指示留下张健翔在在酒店策应,我和杨诚跟着夏莹莹一起出发去现场。
总部根据唐心怡手机所发出的信号,粗略定位在金陵城北一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老住宅区内。
杨诚驾驶一辆金陵牌照的商务车赶到那里,情报部的侦查员启动了一个笔记本电脑大小的扫描设备。
仪器的显示界面如同雷达画面,杨诚根据指示驾驶车辆在一群筒子楼中左右腾挪。
显示器上代表我们的光点和代表唐心怡手机的光点逐渐靠近。
再向前开了七八分钟,两个光点终于重合在一起,设备操作员示意杨诚停车。
我向车窗外看了一眼,汽车正停在一个老旧的四层筒子楼前。
设备操作员示意我们先不要动,她自己带着另一个方砖大小的手持设备进楼侦查。
过了约莫十分钟,操作员从楼栋里出来,上车对我们说道:“四零一户门口信号强度达到峰值,唐心怡的手机应该在四零一户内。”
夏莹莹听罢当即点了操作员和另一个小姑娘的名字,三人各自带上隐藏式的通讯耳麦,一同下车侦查去了。
没过一会儿我便从耳机里听其中一人说道:“我已到达北侧对面楼顶,四零一北窗被遮光窗帘遮挡,无法看清里面情况。”
紧接着另一人说道:“我已到达东侧对面楼顶,四零一东窗贴了单向透视反光膜,无法从外面观测房内。”
夏莹莹说道:“继续观察,注意隐蔽。”
我和杨诚对视一眼,杨诚向我轻轻点了点头。
我俩互知对方心思,如果唐心怡真的被杀手控制在这里,那每等一分钟她就更加危险一分。
我们无法再等下去,此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俩只好强攻救人了。
我和杨诚刚准备行动,夏莹莹却返了回来。
她见我俩的架势便猜到我们要动手了,便盯着我说道:“按理说我们情报部只是配合你们工作,但我仍然建议你向周局长汇报一下现场的情况,是否强攻请他定夺。”
我摇了摇头说道:“无论是否强攻,都不敢保证一定会有好结果。周局长马上就要调正厅了,这种为难的问题,就不要抛给领导了。”
夏莹莹神色复杂地看了我一眼,忽地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掏出三张工作证来,抽出其中两张递给我和杨诚。
杨诚奇道:“啥玩意?怎么还有我照片呢?”
夏莹莹瞥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这是当地社区的工作证,在总部的时候就做好了。一会咱们化妆成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新春慰问。就算要强攻,你也得先敲开门吧?”
杨诚讪讪地笑道:“上门慰问咱不能空着手吧?我去买点礼盒去。”
夏莹莹“切”了一声说道:“后备箱里早就准备好了。”
我们三人将工作证挂在脖子上,打开后备箱每人提了一个礼盒。
刚准备关后备箱门的时候,杨诚不经意间戳了我一下侧腰。
我抬起头来,见他正不住地给我使眼色。
我不动声色地向他眼睛瞟的位置看去,两个身形高挑戴着大黑口罩染着黄色头发的姑娘正从我们身旁匆匆走过。
我心想杨诚什么时候多了看美女的毛病,执行任务的档口还有这个心思?
况且这俩人用口罩把脸捂得严严实实,也看不出究竟有多漂亮。
杨诚弯下腰继续整理后备箱,轻声说道:“你们可能没看清,我刚才注意了,这俩老妹都是蓝眼睛金头发,像是北欧人。”
趁着我们说话的功夫,两个姑娘已经进了楼,我们三人赶紧跟上。
老建筑没有电梯,我们三人始终与她俩保持一层楼梯的距离。
我们上到三楼时,听到这俩人的脚步声并未停下,看来是去了四楼。
我们三人对望一眼,赶紧加快了脚步。
这筒子楼是个长方形建筑,上完楼梯后便是长长的东西向走廊,入户门沿着走廊依次排列,每层都有十三户人家。
四零一户比较特殊,在楼层东头,因此入户门向西开,与四零二的向北开的入户门形成了一个九十度的夹角。
我们沿着楼梯爬上四楼时,那两个姑娘正在四零一门前不知嘀咕什么。
借着半封闭走廊传来进来的光线,我这才看清楚,这俩姑娘虽然带着口罩,但仔细看依然能分辨出她们脸上的白种人特征。
这时其中一人轻轻点了点头,另一人伸手敲了敲四零一的大门,敲击声每三下一顿,并不急迫且十分有节奏,显现出良好的个人素养。
不多时四零一大门打开,我们三人在楼梯口看到屋内开门的人时,身子全都被惊得震了一下。
杨诚忍不住轻声问道:“千面狐狸不是死了吗?怎么还搁这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