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竹予将水桶放到院子里,打算送小哥儿回家。
原安没有一点犹豫的拒绝了,他现在脑子还有点乱,想一个人静静。
所以还没有等程竹予放下桶就走了。
回家路是他还在想,来的时候想着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现在离开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结婚。
这毕竟是古代,他在心里安慰自己,感情可以培养,程竹予的脸跟身材是他所看到最符合他审美的。
虽然追求不了自由恋爱,现在的包办的对象还不错。
只是他这个对象,目前看来并好像确实没有什么能力,只是说了会努力营生。
原期安走到家时心里已经说服了自己。
原轶拿了程竹予给的银两后,特意从镇里多买了一些粮食还有衣服,程竹予的衣服之前是穿原期意也就是原期安大哥的。
原家夫夫回来时把牛车直接往老宅赶。
林余姚还没有见过程竹予,就打算跟着去看看这个未来儿婿。
主要还是看看这孩子可不可靠,毕竟小哥儿现在可是他家的宝贝。
听到院门被打开的声音,程竹予放下书从房间里走出来。
放下桶后,他差不多把能做的事情全部做完了,在左房中有一箱子的书,他问过原轶能不能看,对方说随便看,所以这段时间重新拾起课本知识是他空闲最爱干的事情。
程竹予惊讶的看到原轶,自从他可以走动后原轶一天只来两次,早上跟下午,中午基本上不会来。
“原叔你怎么来了。”
说完看到原轶后进来了有一位气质不凡的阿麽,样貌上跟原哥儿有几分相似,想来这应该就是原叔的夫郎。
“买了些粮食来给你。”
双方寒暄过后,原轶将粮食运下牛车,程竹予帮忙搭手。
两人一边干活一边像平时一样唠嗑,林余姚则在一旁观察他这未来儿婿。
林余姚看着他们的互动,还算满意这个儿婿,先从长相上说那就是英气逼人跟自家哥儿挺搭的,再说情商虽然在跟原轶聊天,时不时还会提起自己。
等他们忙完后,林余姚拿水壶倒水,一人一杯。
程竹予笑着道谢接过水喝了一口,现在正值阳春空气中还有一丝冷风,水喝起来也冰冰凉凉的。
林余姚见时间差不多了,从口袋里拿出一袋银两递给程竹予:“程小子,这50两你还是留着吧。”
“原叔,阿麽这五十两算是我的赔礼,我现在吃住都在原家,未来儿婿深感抱歉,目前我身上只剩下银两。”程竹予把钱推回去,是万万不敢收。
林余姚也不肯收,两个人僵持了一会,程竹予想着今天见到了原家小哥儿,如果换一个说辞,对方应该就不会拒绝了。
“这银两也算我给小哥儿的见面礼。”
“你今天见到安哥儿了?”原轶听了这话诧异道。
“今日在溪边见到小哥儿,相谈甚欢。”
“既然你们今天见过了也好。”
林余姚想着小哥儿也太不矜持了,昨日才说完订亲,今日就迫不及待来见,要知道从原家到老宅可以说是村头到村尾,要走上一刻钟,根本不存在瞎逛碰到。
但是他仔细想来小哥儿已经不再痴傻,是该教教他如何与人交往了。
林余姚打定主意回去该好好鞭策一下小哥儿。
程竹予看他们表情都不怎么好看,还十分默契的陷入沉默,以为是自己说的那句话不对,连忙解释:“今日见面匆忙没有准备礼品,如今想银两赠予小哥儿,讨哥儿欢心,还请阿麽帮忙转交。”
原轶和林余姚脸色不好都是因为觉得自家哥儿不矜持,昨天提到婚约,今日见面,现在看来这次见面双方想必非常满意。
林余姚听了程竹予的话深感欣慰,想来安哥儿有这样的夫君她也可以放心了。
有意点拨道:“哪有人送银两的,送饰品才能讨哥儿欢心。”
他现在越看这个儿婿越满意。
程竹予一听便明白林余姚的意思,笑着道:“清予明白。”
“既然你见过小哥儿了,今晚来我家吃饭如何。”原轶看向夫郎满意的眼神,发出邀请。
程竹予受宠若惊,忙着点头:“求之不得。”
林姚还有一些话想问问:“不知竹予家住何地,有哪些亲人。”
“家住南安,家中父亲离去,上有母亲,哥哥,下有一个妹妹,家中是开药铺的。”这样说也没错药铺是他家之前的主创业。
林余姚听了后不满意的就是南安离溪城需走上五日。
若哥儿出嫁后想见一面难,多多少少有一些不舍。
程予回答完则是想起战场只允许家书寄回去,不能接收家书,三年未回家也不知道家中如何。
“你之后打算做何谋生。”
“还有一些存款,在服兵役之前我已经考取童生,之后会继续念书考功名。”
程予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不会种田,去战场之前还在念书,虽然从小耳闻目染一些中药,但他更加希望能继续考取功名。
他战场上时,最想当的还是谋士,不用冲锋陷阵。 所以去战场后他努力往这个职位努力,在前线两次巧夺胜利并且重伤后,他被将军赏识。又因是考取过童生认字被重用,如愿的当上谋士,如今才能完发无损的回来。
林余姚满意的点了点头,当今朝代的阶级排名还是士农工商。
“如此甚好。”林余姚面带微笑,轻轻点头。
他心想程竹予不仅相貌出众,而且家世尚可,又有上进心,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程竹予谦逊地笑了笑,接着说道:“小子一定会努力进取,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也不会辜负小哥儿。”
原轶听了哈哈哈大笑,他家已经出了一个举人,如果儿婿也当官那再好不过了。
此时,原轶站起身来,拍了拍程竹予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有志向是好事,但切记不可急功近利。学问之道,贵在持之以恒。”
程竹予恭恭敬敬地回道:“我明白。”
虽然从军三年,但他在边疆时候偶尔会翻阅书籍,当初离开前将军还说:“既然你执意离开,希望日后能在朝廷中看到你,我相信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