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萧瑀、韩仲良、李孝恭、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高士廉、陈叔达、杜淹。”
李世民把朝中重臣,全都叫来,除了正在忙着修建制糖工坊的段纶。
很快,一众大臣全部到齐。
在见到长孙无忌也在,众人也都猜到,李世民召他们过来,是为了即将到来的灾民。
不少人都多看了几眼,坐在一旁的赵铭。
他们之中,倒是有几人去兰桂轩的时候,见到过赵铭。
心中奇怪,为何赵铭会在这里。
赵铭被看得浑身不自在,扭头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你与诸公商量国家大事,我就先回去了哈?”
李世民一摆手,“你在也无妨,一会朕还有事与你说。”
“陛下,这样不太合适吧?我就一个平头老百姓。”赵铭苦着脸说道。
“朕允许你旁听,那就合适。”
赵铭无奈,坐在自己位置上,眼观鼻,鼻观心。
李世民不再理会赵铭,看向众臣,“想必你们也都知道了,北边雪灾,有大量灾民正向长安涌来。”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不是各部尚书,就是各省一把手,这样的大事,自然第一时间知道。
“诸位,如何安置这些灾民,都说说吧。”
众人安静了下来,谁也不想先开口。
李世民见状,只好点名,“萧爱卿,你先说说。”
萧瑀对着李世民拱了拱手,“陛下,此事还需要先听听韩尚书怎么说才是。”
李世民眼底闪过一抹隐晦,萧瑀这敷衍的态度,连装都懒得装啊。
赵铭看着萧瑀,心中想着有关宋国公萧瑀的一些信息。
萧瑀尚书省左仆射,比长孙无忌的右仆射还要高上一些。
因为李世民之前担任过尚书令,所以李世民登基后,尚书令一职就空了下来。
尚书省实际长官,就是左右仆射,其中又以萧瑀这位左仆射为主。
论起来,李世民还要叫萧瑀一声表姑父。
韩仲良见李世民目光投向自己,立即拱手道:“陛下,民部已经在紧急从周边州县调粮,以确保灾民到来,可以立即施粥。”
李世民微微颔首,“嗯,切记无论如何,一定要保证灾民不被饿死。”
杜如晦主动说道:“兵部到时候会派出城卫军,维持灾民的秩序。”
房玄龄看向韩仲良,“韩尚书,民部如今还有多少钱粮?”
“灾民到来,若只是施粥,没有一个栖身之所,这天寒地冻,恐怕是……”
长孙无忌也跟着道:“邢国公所言甚是,灾民居住的问题,必须要解决。”
房玄龄此时还是邢国公,贞观三年改封魏国公,贞观十一年又改封梁国公。
韩仲良苦笑,“民部现在最多只能拿出两千贯钱。”
“韩尚书,你莫不是在开玩笑?两千贯钱,能做什么?”萧瑀大声道。
所有人都没有接萧瑀的话茬,李世民眼底更是闪过怒火。
民部没钱,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与突厥签订的渭水盟约。
萧瑀大声质问,明面上是针对民部尚书韩仲良,可实际上是在打李世民的脸。
赵铭犹如一个旁观者,把众人的反应全都收在眼里。
尤其是萧瑀,在质问完韩仲良后,居然特意望向李世民。
赵铭不由心中吐槽,萧瑀是在作死啊,居然分不清大小王。
李世民叹息一声,“好了,现在是要大家想办法,如何安置好灾民,其他的话就不要再说了。”
萧瑀对着李世民一拱手,“陛下,民部拿不出钱,我等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哎……”
李世民没有理会萧瑀,他现在看到对方就觉得碍眼。
李世民再次强调道:“诸位,都再仔细思索一下。一定要妥善安置灾民。”
作为李世民大舅哥,也是李世民最为倚重之人,长孙无忌当下站了出来。
“陛下,臣愿意捐五百贯钱,用以灾民的安置。”
李世民脸色总算带了一丝笑意,“嗯,辅机有心了。”
长孙无忌挑了头,其他大臣也紧跟着表示愿意捐钱出来。
房玄龄第二个说道:“陛下,臣也捐五百贯。”
“臣也捐五百贯。”杜如晦紧跟着说道。
其他几人见状,不管愿不愿意,也纷纷表示愿意拿出五百贯出来。
李世民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多,对众人一番勉励。
有了他们的表态,那下面的侍郎、郎中等,不也得跟着捐一些?
上面大佬捐五百贯,那侍郎怎么也要三百贯吧?
再不济一百贯也行,下面还有郎中,就算五十贯好了。
郎中下面还有员外郎,捐个十贯二十贯问题不大。
六部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门下侍中,光是他们就有了五千五百贯。
要不是目前中书令只有房玄龄一人,那就是六千贯了。
李世民突然看向一直当旁观者的赵铭,“赵小子,这段时日兰桂轩宇知味楼的收入有多少?”
其他大臣也都同时望向赵铭。
这个时候,众人恍然,为何之前赵铭要走,李世民让他留了下来。
想到这里,萧瑀隐晦的扫了一眼长孙无忌。
他认为之前长孙无忌主动提出捐款,肯定是提前与李世民商量好了,才召他们过来。
萧瑀这一刻,把长孙无忌记恨上了。
赵铭微微一怔,随即道:“陛下,这我还真的不清楚,不过元掌事他应该很清楚。”
兰桂轩与知味楼,皇家有一半的份额,平时查账什么的都是元修亲自去。
李世民没有继续问,反而是笑吟吟的问道:“赵小子,刚刚这么多人都捐了,你小子就这么看着,没有点想法?”
赵铭毫不犹豫的就说道:“有,这可太有了!”
“诸公慷慨解囊,帮助灾民度过难关,实乃品德高尚,令人敬仰?!”
“可以说,诸公都可以称得上国之栋梁、社稷之臣!”
李世民面上的笑容一僵,长孙无忌他们也是面色古怪的看向赵铭。
李世民刚刚什么意思,他们这些大臣很清楚。
李世民就差没有明说,让赵铭也捐点钱出来了。
可赵铭不知道是真的没有领会,还是故意装傻充愣,捐钱的事绝口不提,只是把他们捐钱的这些人夸上天。
赵铭说完,对着长孙无忌他们躬身揖礼。
“诸公大义,小子敬佩!”
“大唐有陛下,有诸公,是我等百姓之福!”
“小赵郎君过誉了,我等也不过是出一点绵薄之力罢了。”长孙无忌当下说道。
“我等当不得小赵郎君这般夸赞。”
房玄龄懂李世民的心思,说道:“小赵郎君少年俊杰,所经营的兰桂轩更是日进斗金,若是……”
赵铭瞬间秒懂房玄龄的意思。
其实李世民之前是什么意思,他也很清楚。
赵铭并非不愿意拿钱出来帮助灾民,而是他现在真的没有那么多的现钱。
之前挣的那些,都被便宜老爹给拿去买地了。
现在每天的进账,还有拿出一部分支持段纶建造制糖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