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踉跄着跪倒在地,身体像风中落叶般瑟瑟发抖,脸上满是惊恐之色,“皇上,边境传来急报……义士军与敌军遭遇,我方伤亡惨重!”福安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抬头望着皇上,眼神中满是担忧与害怕,仿佛已经看到了大齐边境的惨状。
此时他心里乱成一团,想着这消息定会让皇上震怒,而大齐的边境局势也变得万分危急,自己带来这样的消息不知会受到何种责罚,但又不能不报。
李启瞬间从座位上弹起,龙袍下摆扫过地面,发出猎猎的声响,那声音犹如沉重的叹息,在寂静的御书房里格外刺耳。
他一个箭步冲到福安跟前,眼睛瞪得大大的,满是震惊与急切,一把抓住福安的衣领,“你说什么?再说一遍!”他的手如同铁钳一般,福安清晰地感觉到领口处的勒紧,呼吸变得困难,眼睛里满是惊恐与无奈,只能哆哆嗦嗦地重复道:“义士军……与敌军……交战……伤亡……”李启内心一阵慌乱,他不敢相信自己精心挑选的义士军会遭受如此重创,脑海里瞬间闪过各种可能的后果,大齐的边境防御、百姓的安危、自己的统治是否会因此动摇,这些念头让他的心跳急剧加速。
李启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一把推开福安。
福安像个破布袋一样摔倒在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李启跌坐在龙椅上,龙椅冰冷坚硬的触感透过衣料传来,让他的心更凉了几分。
他的内心一阵绞痛,仿佛那些伤亡的士兵就在他眼前倒下一般,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眼睛里闪过一丝痛苦与自责,毕竟这是他精心挑选的义士军。
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指甲陷入掌心,却浑然不觉。
他在心里不断地自责,是不是自己决策有误,才导致义士军陷入这样的困境,同时又担心敌军接下来的动作,大齐是否还能抵御。
“具体情况如何?”李启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可声音还是忍不住有些颤抖,他的双手紧紧地抓住龙椅的扶手,指节泛白。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福安,带着一丝期待,希望福安能说出一些挽回的消息。
他现在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渴望哪怕一丝曙光。
“回皇上,义士军在刘勇将军的指挥下,与敌军遭遇。敌军人数虽少,但异常凶猛,义士军一时不敌,死伤过半……”福安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像是蚊子哼哼,李启要竖起耳朵才能勉强听清。
福安不敢直视皇上的眼睛,他低着头,身体蜷缩着,仿佛这样能减少自己带来坏消息的罪过。
福安心里很是害怕,他知道这消息对皇上的打击很大,也担心皇上迁怒于自己,同时又对边境的将士们感到惋惜。
李启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冰冷,那冰冷的眼神中似乎隐藏着即将爆发的怒火。
他猛地站起身,大步走到御书房门口,每一步都像是踏在众人的心尖上,脚步在地上踏出沉重的声响。
他对着外面高喊:“来人!传朕旨意,命宗泽将军务必加快边境防御工事的修建!朕要让敌军寸步难行!”他的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那威严的声音中还夹杂着一丝压抑的愤怒。
此时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先稳固边境防御,不能让敌军再进一步侵犯大齐。
此时,边境风雨交加,雷声轰鸣,那雷声像是战鼓擂动,震得人心头发颤。
瓢泼大雨倾盆而下,雨水砸在地上溅起大片水花,将大地冲刷得一片泥泞。
战场上,义士军和敌军正处于胶着状态,雨水混着血水在地上流淌,形成了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红色溪流。
义士军的士兵们虽然人数处于劣势,但仍然拼死抵抗,他们的
从士兵们的视角看,周围是一片混乱的景象,敌人的面孔在雨幕中显得格外狰狞,自己身边的战友不断倒下,可他们没有丝毫退缩的想法,心中只有保卫国家的信念。
他们想着家中的亲人,想着大齐的山河,绝不能让敌人践踏,哪怕付出生命。
在战斗中,义士军采取了紧密的防御阵型,以盾牌手在前抵挡敌军的冲锋,长矛手在中间伺机而动,弓箭手在后方不断放箭。
敌军则采用灵活的穿插战术,试图打乱义士军的阵型。
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的碰撞声、伤者的呻吟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曲残酷的乐章。
义士军的将领们在心里默默计算着敌军的兵力和战术变化,他们知道自己处于劣势,但只要坚持住,就有转机。
士兵们则是凭借着一股热血和对国家的忠诚在战斗,他们看着身边的战友倒下,内心悲痛,但也更加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宗泽站在高处,狂风呼啸着吹过,像是要把人卷走,冰冷的雨水打在他脸上,顺着脸颊流淌下来,模糊了他的视线,雨水流进眼睛里有些刺痛,但他却丝毫没有在意。
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紧紧盯着工程的进度,仿佛在他眼中只有防御工事的修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他不时地向士兵们喊话,指挥他们调整工事的布局,声音在风雨中坚定地传开。
他心里清楚,这防御工事是边境的重要防线,关乎大齐的安危,自己绝不能有丝毫懈怠,他的性格就是如此坚毅,一旦认定目标就不会轻易动摇。
“将军,这雨太大了,兄弟们都撑不住了!”一个士兵跑过来,他的身体被雨水淋得湿透,头发贴在脸上,眼睛里满是疲惫和无奈,大声喊道。
宗泽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冰冷的雨水从指尖滑落,他皱了皱眉头,厉声说道:“撑不住也得撑!边境的安危系于我们一身,我们必须坚持下去!”他的表情严肃,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他走到士兵身边,用力拍了拍士兵的肩膀,给士兵传递力量和鼓励。
他深知士兵们的辛苦,但在这关键时刻,必须要坚定他们的信念。
“可是……”士兵还想说什么,却被宗泽打断了。
“没有可是!传令下去,所有人轮流休息,务必保证工程进度!”宗泽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声音在风雨中传得很远。
士兵们听到宗泽的话,心中顿时充满了力量。
他们咬紧牙关,雨水混着汗水从额头流下,他们继续奋战在风雨之中,耳边是风雨的呼啸声和彼此粗重的呼吸声。
从士兵们的角度,他们看到身边的战友都在努力坚持,这种众志成城的氛围让他们充满了斗志,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精神却高度集中在手中的工作上。
他们想着自己的付出是为了大齐的安全,是值得的。
就在这时,一个浑身湿透的信使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踩在泥泞里发出扑哧扑哧的声响,“报……报告将军!义士军……击退了敌军!”信使的脸上带着兴奋和疲惫,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信使在跑来的路上满心都是这个好消息,想着这消息能让将军和士兵们振奋。
宗泽闻言,心中一喜,能感觉到心跳微微加快,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但脸上却没有丝毫放松的表情,他的嘴角只是微微上扬了一下,很快又恢复了严肃。
他深知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敌军随时可能再次发动攻击。
他走过去,扶住信使,眼神中带着一丝关切,“你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他心里在思考着敌军的下一步动作,不能被这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信使说道:“知道了,下去吧。”信使离开的脚步声逐渐消失在风雨声中。
信使走后,宗泽抬头望向远方,眼神深邃而坚定,远方的景象在雨雾中有些朦胧。
他在思考着接下来的战略部署,如何在敌军再次来袭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此时,那风雨交加的环境似乎也在映衬着他此刻复杂的心境,风雨如同未知的危险,随时可能席卷而来。
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更加谨慎,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因为大齐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就系于他的决策。
“风雨欲来,山河飘摇……”他喃喃自语,“大齐,能否度过此劫?”
从边境的战场到皇宫的转换,就像从狂风暴雨进入了压抑的寂静。
与此同时,皇宫内,李启正与张肃等一众大臣商议着……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安静得只能听到大臣们偶尔的呼吸声。
大殿高大而宽敞,地面是用光洁的大理石铺就,每一块大理石上都有着精美的纹路,仿佛在诉说着大齐往昔的繁荣。
大殿的四周矗立着几根巨大的圆柱,圆柱上雕刻着龙纹,那龙仿佛要腾飞而出,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墙壁上挂着描绘大齐山河的画卷,画卷色彩鲜艳,笔触细腻,可如今却被战争的阴云笼罩。
李启端坐于龙椅之上,龙椅位于大殿的正中央,高高在上,由珍贵的檀木打造而成,扶手和靠背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他目光扫过殿内一张张焦虑的面孔,那目光像是实质化的压力,让大臣们有些不敢直视。
他的表情严肃而沉稳,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他心中思绪翻涌,义士军初战失利的消息如同阴云一般笼罩着整个朝堂。
他在想自己的统治是否还能稳固,大臣们是否能提出有效的对策,大齐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诸位爱卿,如今边境告急,朕召集各位前来,便是要集思广益,共商对策!”李启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大殿里回响,那声音在大殿的空间里回荡,像是重重地敲打着大臣们的心。
张肃率先出列,他微微低着头,眼睛看着地面,脸上带着谨慎的表情,躬身说道:“启禀皇上,臣已将各方情况汇总完毕。义士军虽初战失利,但敌军也并非毫发无损。据探子回报,敌军粮草辎重损耗严重,士气低落。此乃我军反击之良机!”他说话的时候,眼睛偷偷地瞟了一眼皇上,想看看皇上的反应。
他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的这个观点皇上是否会认同,也担心自己的建议如果出错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他进一步说道:“皇上,臣以为此时我军应趁敌军士气低落之时,一方面调集粮草物资补充义士军,另一方面选派得力战将从侧面迂回包抄敌军,如此可一举扭转战局。”
兵部尚书林正也站了出来,他站得笔直,双手抱拳,表情严肃而坚定,拱手说道:“臣附议!臣建议立即调集精兵强将,支援义士军,一举击溃敌军!”他的目光坚定地望着皇上,
他内心坚信这是目前最好的策略,大齐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才能扭转战局,他对大齐的军队充满信心。
他接着补充道:“皇上,臣推荐李将军率兵支援,李将军久经沙场,作战勇猛且足智多谋,定能胜任此任。”
李启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一旁的宗泽,“宗爱卿,边境防御工事的修建情况如何?”
宗泽沉声道:“启禀皇上,防御工事已初具规模,足以抵挡敌军一段时间。臣已加派人手,日夜赶工,争取早日完工!”他的声音沉稳,表情淡定,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
他心里明白皇上对防御工事的重视,也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李启满意地点了点头,“好!诸位爱卿所言甚是,朕意已决,即刻调集援军,支援义士军!同时,加快边境防御工事的修建,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臣等遵旨!”群臣齐声应道,声音整齐而洪亮,在大殿里形成一阵声浪。
福安躬身领命,他弯下腰的幅度很大,几乎要把身体对折起来,然后快步走出金銮殿,脚步声急促,将李启的旨意传达下去。
他在心里想着一定要尽快把旨意传达出去,不能耽误边境的战事,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表现能让皇上满意。
夜幕降临,皇宫内灯火通明,那明亮的灯光有些刺眼,灯光的颜色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孤寂。
从白天紧张的商议到夜晚的寂静,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蔓延。
李启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望着远方漆黑的夜空,黑暗像是巨兽吞噬着一切,他的身影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落寞。
他双手背在身后,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他担心边境的战事,也担心义士军的士兵们,他深知这场战争的胜负关系到大齐的存亡。
他的脸上带着忧虑的神情,眼睛里透着一丝迷茫,仿佛在黑暗中寻找着胜利的曙光。
他在想自己的决策是否正确,是否能带领大齐度过这个难关,内心充满了矛盾和不安。
这种情绪从听到义士军失利的消息就一直萦绕着他,在与大臣们商议对策时也未能消散,此时更是在这寂静的夜晚不断地啃噬着他的内心。
“福安,义士军那边可有消息传来?”李启沉声问道,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御书房里显得有些低沉。
福安连忙上前,他的脚步很轻,像是怕惊扰到李启,“回皇上,义士军已收到皇上的旨意,士气大振!刘勇将军表示,定不负皇上所托,誓死保卫大齐江山!”福安的脸上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心里很高兴这个消息能让皇上宽心一些,也对义士军充满了信心。
李启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传朕旨意,告诉刘勇,朕等他的捷报!”
“遵旨!”福安领命而去,脚步声渐行渐远,那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渐渐消失。
李启望着福安离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的眼睛里带着一丝期待。
他在心里默默为义士军祈祷,希望他们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他知道现在只能依靠义士军在边境奋勇作战,自己能做的就是给予支持和信任。
这种信任和期待是基于他对大齐的热爱,以及对义士军的了解
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
“皇上,夜深了,您该休息了……”福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声音里带着一丝关切。
李启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地摆了摆手,“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