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机会?\"王三郎来了兴趣,撑起身子认真听她说话。
\"你想啊,太子和二皇子哪个不是权势滔天?若是能攀上其中一个,以后别说是大爷二爷,就是朝中大臣见了你也得客客气气。\"沈如雪说着,指尖在王三郎胸口画着圈。
\"可是......\"王三郎有些迟疑,\"他们怎么会理我这样的小人物?\"
沈如雪嫣然一笑:\"这就要看我的本事了。虽然我是庶女,但到底是丞相的女儿。只要你信我,我一定能为你谋划一个好前程。\"
\"什么意思?\"王三郎醉意稍退。
\"你看二皇子和太子,哪个不是权势滔天?若是能攀上他们......\"
王三郎眼睛一亮:\"你是说......\"
沈如雪微微一笑:\"我可是丞相府的女儿,虽然是庶出,但到底有些门路。只要三郎信我,我一定能帮你。\"
\"好!\"王三郎兴奋地说,\"有太子或者二皇子撑腰,那还不是横着走?\"
沈如雪靠在软枕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终于,她也有了翻身的机会。那些看不起她的人,早晚都要付出代价。
太子府。
中秋过后,京城的天气渐渐转凉。南方水患的事情刚刚平息,又传来瘟疫蔓延的消息。沈如云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一紧。按照惯例,太子必然要亲自前往。
\"听说南方死了不少人,\"春杏整理着药箱,\"太医院都派了好几拨人过去了。\"
沈如云站在窗前,望着院子里的桂花树。作为现代人,她太清楚瘟疫的可怕。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病,但肯定比水患更难处理。
\"把我们准备的那些药都拿来。\"沈如云吩咐道,\"再去准备些预防瘟疫的药材。\"
她这些日子就在研究古方,结合现代医学知识,配制了一些外敷内服的药。虽然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总比空手而去要好。
太子得知要启程时,第一时间就来找她。
\"我可能要去一段时间,\"他轻声说,\"你在府里要好好的。\"
沈如云点点头,把准备好的药告诉他:\"这些你都带着,能预防病症。\"
太子虽然不知道这些药有什么用,但还是全都收下了。
\"我让李心刚跟你一起去。\"沈如云又说道。这个表弟虽然年纪不大,但在边关历练多年,处事老练。
太子自然明白她的用意:\"好,有他跟着,也能多个照应。\"
说起外祖母家的表兄,沈如云心里也是欣慰。李心刚虽然才十七岁,但因为常年跟着父亲在边关,早就历练得成熟稳重。而另一个表哥李心易,这会正在准备考试,若是能中举人,对整个家族都是好事。
临行那天,沈如云亲自为太子整理行装。她本想送他出城,却被太子劝住了。
她把所有的药材都仔细分类,用油纸包好,防止受潮。每个包裹上都标注了详细的用法用量,以防太子用错。
\"这些是预防瘟疫的药丸,\"沈如云一边整理一边解释,\"每日三次,饭后服用。这个是外敷的药粉,若是有伤口发炎就撒上一些。还有这个......\"
太子看着她忙碌的样子,心中一暖。自从成亲以来,沈如云很少表现出如此明显的关心。往日里她总是一副从容淡定的模样,仿佛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你这些日子都在准备这些?\"太子突然问道。
沈如云动作一顿:\"嗯,总觉得会用得上。\"她没有说自己连着好几个晚上都在翻阅医书,研究各种方子。在现代时,她就知道瘟疫的可怕,所以格外上心。
\"这次带上李心刚,\"她转移话题,\"他在边关跟着二舅舅,见过不少大场面。你有什么事可以和他商量。\"
\"我知道。\"太子点点头,\"老侯爷把这个孙子教得很好。你大表哥李心易,也是最近考试了吧?\"
说起这个表哥,沈如云也露出笑容,\"若是能中举人,外祖母肯定高兴。\"
李心易比她大两岁,从小就喜欢读书。记得有一次,她偷偷跑去书房找他玩,却看到他在烛光下读书,连饭都忘了吃。外祖母总说,这孩子像极了他父亲年轻时的模样。
\"太子妃,\"春杏轻声说道,\"听说李大少爷这次考试,连着三场都考得很好。先生们都说他的文章写得极好。\"
沈如云点点头:\"希望有好事,之前书中他受蛊惑,迷上赌博,现在能有这个转机也是好的。\"
一个家庭,不能只靠老人,还是要靠年轻一辈呀。外祖母这些年一直在为家族奔波。下一代的李心刚在军中打拼,李心易专心读书,就是希望能让侯府重现当年的荣光。如今李心刚已经在边关站稳脚跟,若是李心易再能中个举人,那就真是双喜临门了。
\"对了,\"沈如云想起一事,\"让人准备些补品送去侯府。这个时节正是秋凉,外祖母的老毛病容易犯。再给李心易准备些笔墨纸砚,考完试后用得着。\"
春杏立即记下:\"奴婢这就去安排。听说老太太最近咳嗽得厉害,正好给她送些润肺的药材。\"
正说着,外面传来脚步声。李心刚已经收拾妥当,前来告别。这个十七岁的少年,穿着一身劲装,腰间别着佩刀,哪里还有半分少年模样?
\"表妹,\"李心刚抱拳行礼,\"你放心,我一定护着太子平安回来。\"
沈如云看着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表弟,忍不住红了眼圈。
太子握着她的手说,\"等我处理完就回来。\"
看着太子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沈如云心中泛起一阵不舍。这些日子同吃同住,她已经习惯了有他在身边的日子。
但她很快就调整好心态,投入到忙碌的生活中。白天要打理府中事务,研究那套接生器具;晚上还要看账本,处理铺子的事情。
沈如云知道,自己必须让自己忙起来。她安排好每一天的时间:早上处理府中事务,中午研究接生器具的改良,下午看账本,晚上还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