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朝(1573年—1620年)朝堂除了上述事件外,万历朝朝堂上还有以下主要事件:
京察与大计
- 京察:是明朝对京官的定期考核制度,万历年间的京察往往成为朝廷各派政治势力互相倾轧的工具。如万历二十一年的京察,吏部尚书孙鑨、考功郎中赵南星等想借此机会整顿吏治,淘汰一些不合格的官员,但因触动了一些权贵的利益,引发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孙鑨、赵南星等最终被罢官。
- 大计:是对地方官的考核,在万历朝也同样受到党争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发挥其考核监督地方官员的作用,一些有能力的官员可能因政治斗争而被黜,而一些庸碌之辈却能通过关系等手段留任。
矿税使事件
- 万历二十四年起,万历皇帝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派遣大量宦官为矿税使,到各地开矿征税。矿税使们在地方上横征暴敛、鱼肉百姓,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还引发了许多民变和社会矛盾,遭到了朝堂上许多官员的反对。但万历皇帝不听劝谏,坚持推行这一政策,使得朝廷内部围绕矿税使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加剧了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和社会的不稳定。
梃击案
- 万历四十三年,一名叫张差的男子手持木棍闯入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打伤守门太监,欲行不轨,后被擒获。这一事件引发了朝堂上的轩然大波,东林党人等认为这是郑贵妃及其党羽企图谋害太子的阴谋,而另一方则试图掩盖真相,将张差定为疯癫之人。此案虽最终以张差被处死结案,但背后的政治斗争意味浓厚,反映了当时宫廷内部和朝堂上各方势力的复杂矛盾。一些主要事件:
万历新政
- 背景:明神宗朱翊钧即位初期,面临着财政匮乏、土地兼并严重、边防松弛等问题。
- 内容:内阁首辅张居正实行改革,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推行考成法;经济上清查土地,推行一条鞭法;军事上加强边防,任用戚继光等名将。
- 影响:使明朝的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经济得到发展,边防巩固,国家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
国本之争
- 背景:万历皇帝的皇后无子,王恭妃生子朱常洛,郑贵妃生子朱常洵,万历皇帝欲立朱常洵为太子。
- 过程:朝臣们依据“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要求立朱常洛为太子。双方争论长达15年,期间万历皇帝与朝臣多次发生冲突,许多官员因上疏争国本而被贬斥。
- 结果: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万历皇帝被迫立朱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以朝臣的胜利而告终。
万历三大征
- 宁夏之役: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夏副总兵哱拜与当地官员的矛盾激化,发动叛乱。明朝派李如松率领大军前往平叛,经过几个月的战斗,成功平定叛乱,稳定了西北边疆局势。
- 朝鲜之役: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未避免“唇亡齿寒”,明朝两次派遣大军援朝抗倭。明军与朝鲜军队紧密合作,经过多年战斗,最终击败日军,维护了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 播州之役: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朝任命李化龙为统帅,调集20多万大军分兵八路进攻播州。经过数月激战,明军攻破杨应龙的海龙囤,平定了叛乱,加强了明朝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东林党争
- 背景:万历年间,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一些正直的官员和知识分子不满现状,希望通过改革来挽救明朝的统治。
- 过程:顾宪成等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批评时弊,得到了许多士大夫的支持,形成了东林党。东林党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以及其他政治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双方在朝堂上互相攻击,争夺权力,斗争涉及到官员的任免、政策的制定等多个方面。
- 影响:东林党争使得明朝的政治更加腐败和混乱,内耗严重,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萨尔浒之战
- 背景: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势力逐渐壮大,对明朝构成了严重威胁。
- 过程: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任命杨镐为统帅,调集大军分四路进攻后金。努尔哈赤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 结果: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惨败,后金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此役改变了明朝与后金的力量对比,明朝在辽东的统治陷入被动,后金则开始掌握战略主动权。
——————
万历朝地方官府典型事件:
江南地区商业繁荣与手工业发展
- 江南地区商业活动十分活跃,苏州、杭州等地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如苏州的丝织业,有许多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形成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这是当时新型生产关系的体现。
地方水利工程建设
- 潘季驯在万历年间多次主持治理黄河、淮河等水利工程。他提出“束水攻沙”的理论,通过修筑堤坝等方式,使黄河河道相对稳定,减少了水患,保障了沿岸地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稳定,对黄淮流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居正改革在地方的推行
- 一条鞭法在地方得到广泛推行,将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合并为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一举措简化了税收手续,减轻了农民的一些负担,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考成法在地方也促使各级官员更加注重政务执行,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
- 明朝在西南部分地区逐步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将世袭的土司改为由朝廷任免的流官进行管理。如在贵州等地,这一举措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促进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当地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
各地民变与起义
- 矿税使在各地的横征暴敛引发了许多民变。如万历二十九年,苏州爆发了以葛成为首的织工反税监斗争,上万名织工和市民包围了税监衙门,打死税官,显示出民众对苛政的强烈不满,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
——————
万历朝后宫发重要事件:
万历皇帝与郑贵妃的感情纠葛
- 万历皇帝对郑贵妃极为宠爱,郑贵妃不仅美貌聪慧,还能与万历皇帝谈诗论文,在精神上与皇帝有很多共鸣。她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这种特殊的宠爱引起了后宫其他妃嫔的嫉妒和不满,也为后来的一些宫廷纷争埋下了伏笔。
王恭妃与朱常洛的坎坷命运
- 王恭妃原本是慈宁宫的宫女,偶然被万历皇帝临幸后怀孕,生下了朱常洛。但万历皇帝并不喜欢王恭妃,对朱常洛也很冷淡。王恭妃长期受到冷落,在后宫中生活艰难。朱常洛的太子之位也历经波折,王恭妃直到临死前才被封为贵妃,但不久便去世。
李太后对万历皇帝的影响
- 李太后出身低微,但为人严谨,对万历皇帝的教育非常重视。她在万历皇帝年幼时,与内阁首辅张居正密切合作,支持张居正的改革,对稳定万历初期的朝政起到了重要作用。她还经常督促万历皇帝处理政务,对万历皇帝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
郑贵妃争立太子事件
- 郑贵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朱常洵成为太子,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在后宫和朝堂上活动。她与万历皇帝约定立朱常洵为太子,还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打压朱常洛和支持朱常洛的势力,引发了长达15年的“国本之争”,这一事件不仅在后宫引起轩然大波,也使得朝堂上的政治斗争更加激烈。
红丸案
- 万历四十八年,万历皇帝驾崩后,朱常洛即位。朱常洛即位后身体不适,郑贵妃指使崔文升进药,导致朱常洛病情加重。后来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红丸,朱常洛服用后不久便驾崩。这一事件涉及后宫与朝堂的多方势力,引发了人们对郑贵妃等人的诸多猜测和质疑,成为万历朝后宫与朝堂关系的一个复杂焦点事件。
——————
万历朝民间奇人异士:
徐霞客
- 他是着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自22岁起,徐霞客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旅行考察,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对各地的山脉、河流、地质、地貌等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撰写了《徐霞客游记》。这部着作不仅具有很高的地理学价值,在文学上也有独特的魅力,被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李时珍
- 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花费27年时间,参考历代医药典籍800余种,并结合自身实践,完成了药学巨着《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收载药物1892种,附图1109幅,对每种药物的名称、产地、形态、炮制方法等都有详细记载,是中国古代药学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药物学发展影响深远。
利玛窦
- 意大利传教士,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在中国多地传教和传播西方科学知识。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将西方的几何知识引入中国。他还绘制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让中国人开阔了视野,对世界地理有了初步认识。
朱载堉
- 明代着名律学家、历学家、音乐家。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放弃了世袭的爵位,潜心研究学术。朱载堉创建了“十二平均律”,这是音乐史上的重大突破,解决了困扰人们千年的音乐律制难题,为现代音乐理论奠定了基础,对世界音乐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应星
- 科学家,着有《天工开物》。他通过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深入调查和研究,详细记录了各种生产过程和技术要点,如谷物种植、纺织、陶瓷制作、冶铸等。《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和生产状况,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万历朝时期文学作品:
小说
- 《四游记》:明代万历年间出现的四种长篇神魔小说的合称,包括吴元泰撰的《东游记》、余象斗编的《南游记》和《北游记》,以及杨志和编的《西游记传》。《东游记》叙八仙成道故事,《南游记》叙华光大闹天宫地府事,《北游记》叙真武成道及降妖事,《西游记传》是吴承恩《西游记》的节本。
- 《金瓶梅》:署名兰陵笑笑生,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小说以西门庆及其家庭的兴衰为中心,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和腐朽,对人性的弱点和丑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戏曲
- 《牡丹亭》: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古代戏曲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讲述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 《邯郸记》:同样是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卢生在邯郸旅店中遇到仙人吕洞宾,吕洞宾送给他一个瓷枕。卢生在枕上入睡后,经历了一生的荣华富贵,娶了美丽的妻子,考中了状元,做了高官,历经了种种波折。但当他醒来时,发现一切都是一场梦,而店主人煮的黄粱饭还没有熟。
诗歌
- 《袁宏道集笺校》:袁宏道是“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作品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复古模拟,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其诗集《袁宏道集笺校》收录了他大量的诗作,展现了他清新自然、灵动活泼的诗歌风格。
- 《张太岳集》:张居正的诗文集,其中包含了他的许多政论文章、书信以及诗歌作品。如《咏竹》一诗,以竹自喻,语句豪迈,充分显示了他的远大抱负和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