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府邸。
当赵家主听到,另外三家回去后,就开始大量抛售粮食的消息。
他忍不住破口大骂:“他妈的,我就知道这几个自私自利的家伙靠不住!”
“还好老夫没有继续囤积,先一步开始卖粮,否则这次非被他们坑了不可!”
“再给我传令出去,让家族各大粮铺继续降价!”
“一定要赶紧抛空,否则我们赵家真的要完了!”
赵家主面色发狠,心中恼怒至极!
他经营生意大半生,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
没想到,竟然被一个看不上眼的小子耍了。
这次本想大发一笔,使家族产业更上一层楼。
结果,他孤注一掷的赌博,输的这般凄惨。
必须割肉止损!
一旦望海城粮价降到五十文一斗,那整个赵家都要承受沉重打击。
家族几代人的积累,眨眼间化作灰烬!
这次必须拼命了!
随着四大粮商互相比价抛售,望海城的粮价再次跳水下行。
不出几个时辰,从九十文暴跌到八十文一斗!
这个价格,已经比二皇子和徐浩他们所在的临水县,低了三十文左右。
......
县衙内。
“大人,粮价下跌到八十八文一斗!”
“报!”
“大人,粮价降到八十七文一斗!”
“报!”
“......”
“望海县粮食价格,跌至七十三文一斗!”
县衙后堂,萧墨悠闲地喝着茶。
负责情报的探子,一波波进来汇报。
他们跑的满身大汗,脸上忍不住激动的表情。
县衙内众人满脸不可思议,再此之前,谁也没有想到,粮食价格会降到这种程度。
从两百五十文,下跌到现在的七十三文,足足下降一百七十七文!
虽然七十三文的价格,相比于平时还是显得颇高。
但现在是大灾之年,能有这个价格的粮食买,百姓们已经是谢天谢地!
萧墨表面上装作稳如泰山,其实他也是第一次这般操作。
纵使知道踩踏效应厉害,可短短几个时辰就有这种效果,仍是出乎他的预料。
“报!”
就在这时!
“启禀大人,城门处有人报告,城外有盗匪抢劫粮队!”
“一些从望海县离开的粮队,全部被盗匪抢劫一空!”
“如今,粮商们人心惶惶,再没人敢带着粮队出城!”
闻言,萧墨暗自好笑。
这些发国难财的家伙,入了瓮还想跑?
“报!大人,官仓粮食多出太多,已经装不下了,不知该如何处置?”
这时,有负责管理官仓的衙役前来禀报。
“哦?”
萧墨神色微动:“不是有人假扮粮商卖粮吗?怎么还放不下?”
“回大人,您派出去剿匪的部队,源源不断远回粮食,比我们卖出还快,所以放不下了!”
萧墨点头轻笑,赵独眼他们这是不装了,不再用押运赈灾粮的借口,直接说是剿匪收获。
这样也好,反正落入他手中的粮食,那些粮商也别想要回去。
这些粮食,现在可都是赃物,归官府处理。
不过,如此多粮食,放在仓库里太可惜,还是趁着价高多卖点。
“宋大人,再多派人扮作粮商去卖粮,把粮食价格再压一压!”
“官仓只保留原有量就好,这次我要把想发国难财的奸商,全部闷杀!”
宋宇满脸震撼,连忙吩咐人去办。
旋即,他想到一个问题:“大人,我们把赈灾粮全卖了,朝廷会不会追究啊?”
萧墨淡淡一笑:“这事你不用管,你只要知道粮价下降,百姓有低价粮食买就行!”
他懒得跟宋宇解释,总不能告诉他,朝廷赈灾粮根本没到。
那些粮食,都是他让人假扮盗匪,从出城粮商手里抢回来的吧!
他更不会告诉宋宇,卖粮食的钱,最后全都进入他的口袋。
若是让这家伙知道此事,说不定会再给他来个第三次参奏。
萧墨喝了口茶,以免宋宇继续多问,转移话题道。
“宋大人,为官者,当懂得灵活变通,不可因为一人之名声,而罔顾百姓利益。”
“我承认,你是个为民着想的好官,但你行事做法太过循规蹈矩。”
“虽然可以得个清官的名声,可到头来无法为百姓谋福利,空有名声又有何用?”
“我送你一句话,你自己好好琢磨琢磨。”
“宁背一世之骂名,也要为百姓谋福利!”
“这叫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闻言,宋宇心神震撼,愣在原地久久回不过神来。
“噗通!”
宋宇直接跪在地上,叩拜道:“多谢大人提点,下官受益匪浅!”
此刻,他彻底想明白了。
他以前的为官之道错了,错得离谱!
大乾官场本就如此,不同流合污便是异类,即便想要为百姓办事也办不成。
这些天,他从萧墨身上学会另外一种为官之道。
只要坚守为民之心,至于用什么手段并不重要。
他宋宇为了百姓前途都可以不要,还怕区区名声有损吗?
见他懂得自己意思,萧墨满意地点了点头。
“如今,望海县粮价大跌,我们的任务也算完成了。”
“你只要依计行事,望海县便可万事无忧!”
宋宇起身,郑重点头。
然后,他又恭敬问道:“大人所说计划是指修路,还有翻修衙门这些基础设施?”
“没错!”
萧墨点了点头,他内心有些享受,这种被人敬仰崇拜的感觉。
摆出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说:“望海县之所以出现危机,不仅仅是粮价问题。”
“你可知道,主要原因是什么?”
宋宇沉思片刻,道:“倭寇侵扰,百姓困苦!”
“恰逢连年灾荒,百姓没有收入来源,真正的危机跟粮价高低关系并不大。”
萧墨喝了口茶,接着他的话说道。
“现在粮价降下来,首要解决的便是百姓收入问题。”
“只要百姓手中有买粮的钱,望海县的危机才算彻底解决!”
“否则的话,不管粮价是五十文,还是五百文,对于百姓来说都一样,终归是买不起!”
这番话听在宋宇耳中,顿时让他觉得犹如醍醐灌顶。
萧墨所说,直击危机本质。
老百姓早已穷困潦倒,如今最缺的便是一份养家糊口的活计。
一念至此。
宋宇脑中闪过一道灵光,似乎是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