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奇谋定辽东
残阳似血,余晖洒落在襄平城外的曹军大营,营帐林立,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林小羽身披玄色披风,站在营帐前,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眉头紧锁。此时,曹操率大军已兵临辽东,公孙康据城坚守,双方陷入僵持。
帐内,郭嘉躺在榻上,面色苍白如纸,却强撑着精神,目光灼灼地盯着军事地图。诸将围坐,气氛凝重。曹洪率先打破沉默,粗着嗓子道:“这公孙康小儿,龟缩城中,拒不迎战,我军粮草消耗巨大,再拖下去,恐怕对我军不利啊!”
夏侯惇也点头附和:“是啊,军师,您可有良策?强攻的话,襄平城高池深,我军伤亡必定惨重。”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郭嘉,又忍不住看向一旁沉思的林小羽。
郭嘉轻咳几声,声音微弱却透着自信:“诸位莫急,我已有破敌之策。公孙康与袁尚、袁熙貌合神离,如今二袁兵败来投,公孙康必然心有疑虑。我军只需按兵不动,公孙康自会将二袁首级送来。”
张辽面露疑惑:“军师,这公孙康怎会如此轻易就范?”
林小羽这时开口了,他目光如炬,缓缓说道:“郭军师所言极是。公孙康一直担心曹操吞并辽东,若我们摆出强攻姿态,他定会与袁氏兄弟联手抵抗。可若是我们按兵不动,他便会忌惮袁氏兄弟鸠占鹊巢。在他眼中,袁氏兄弟虽兵败,但毕竟是四世三公之后,在北方仍有一定影响力。公孙康为保自身权势,定会对袁氏兄弟下手。”
曹操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小羽所言,正合我意。就依奉孝之计,全军原地待命,看公孙康如何动作。”
几日后,襄平城内,公孙康府中,灯火摇曳。公孙康与手下谋士们正商议着对策。公孙恭忧心忡忡地说:“兄长,曹操大军压境,袁尚、袁熙二人又在城中,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若与袁氏联手抗曹,胜败未知,且日后袁氏恐会反客为主;若献出袁氏以求和,曹操生性多疑,又怎会轻易放过我们?”
公孙康身旁的谋士郭图,眼珠一转,献计道:“主公,曹操远道而来,粮草补给困难,必然不能久战。我们可先坚守城池,同时派人联络周边的乌桓部落,许以重利,让他们出兵骚扰曹操后方。待曹操疲惫不堪,我们再与乌桓前后夹击,必能大破曹军。至于袁氏兄弟,暂时留着他们,可作为与曹操谈判的筹码。”
公孙康还未及回应,突然一名士兵匆匆闯入,跪地禀报:“启禀主公,城外曹军这几日毫无动静,既不攻城,也未增派兵力,似乎在等待什么。”
公孙康闻言,心中一惊,沉思片刻后道:“曹操老谋深算,这其中定有蹊跷。恐怕他是想坐收渔翁之利,等我与袁氏兄弟自相残杀。”说罢,他目光投向郭图,“郭先生之计虽好,但乌桓部落反复无常,且远水难解近渴。如今曹操按兵不动,我看袁氏兄弟才是眼下最大的隐患。”
郭图脸色微变,他本是袁氏旧臣,自然不愿袁尚、袁熙出事,但又不敢公然反驳公孙康。
公孙康主意已定,次日深夜,便率领一队精兵悄悄潜入袁尚、袁熙的住处。袁尚、袁熙毫无防备,正在睡梦中便被公孙康的士兵擒获。
袁尚惊恐地看着公孙康,喊道:“公孙太守,你这是何意?我兄弟二人前来投奔,你怎能如此对待我们?”
公孙康冷笑一声:“哼,你们兄弟兵败至此,还想在我辽东图谋不轨。如今曹操大军压境,我若不献出你们的首级,如何能保辽东百姓平安?”说罢,手起刀落,砍下了袁尚、袁熙的头颅。
第二日清晨,公孙康命人将袁尚、袁熙的首级装入木盒,派人送往曹营。曹操看到首级后,哈哈大笑:“奉孝果然神机妙算!”
林小羽看着那两颗首级,心中不禁感慨:“这乱世之中,人心叵测,为了权势地位,亲情、忠义皆可抛却。”
曹操转头对林小羽说:“小羽,此次平定辽东,奉孝之功首屈一指,你也出谋划策,助我军不费一兵一卒便得此大功。待回师许昌,定当重赏。”
林小羽连忙拜谢:“丞相过奖了,小羽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一切皆仰仗丞相英明决策与郭军师神机妙算。”
曹操大笑,随后下令大军班师回朝。在回师途中,郭嘉的病情却日益加重。林小羽心中焦急万分,他虽知晓历史上郭嘉命不久矣,但仍想尽一切办法救治。他遍寻军中懂医术之人,又亲自上山采药,按照现代的一些中医知识,尝试为郭嘉熬制汤药。
然而,郭嘉的身体却每况愈下。一日,郭嘉将林小羽唤至榻前,气息微弱地说:“小羽,我自知命不久矣。此次辽东之行,能与你一同辅佐丞相,实乃幸事。你聪慧过人,又心怀天下,日后定要尽心辅佐丞相,成就一番大业。”
林小羽眼眶泛红,握住郭嘉的手说:“郭军师,您定会好起来的。小羽还有许多事情要向您请教,您不能就这样离开。”
郭嘉苦笑着摇摇头:“生死有命,不可强求。我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丞相大业。你要记住,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汉室衰微,丞相若想统一天下,必然会面临诸多艰难险阻。但只要秉持正义,顺应民心,终有成功之日。”
林小羽重重地点头:“小羽铭记军师教诲,定不负所托。”
几日后,郭嘉还是病逝了。曹操悲痛欲绝,全军缟素,为郭嘉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林小羽站在郭嘉墓前,久久不语。他深知,郭嘉的离去,不仅是曹操的重大损失,更是整个时代的遗憾。
回到许昌后,曹操论功行赏。林小羽因在平定辽东之战中的出色表现,被封为关内侯,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但林小羽对此却并不在意,他心中所想的,是如何继承郭嘉的遗志,帮助曹操早日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小羽更加努力地辅佐曹操。他利用自己的现代知识,在农业生产、军事训练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颖的建议。曹操对他越发器重,时常与他探讨天下大事。
一日,曹操在府中设宴,邀请林小羽等一众谋士武将。酒过三巡,曹操起身,望着夜空,感慨道:“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我虽一心想要统一天下,救百姓于水火,但前路漫漫,不知何时才能实现这一宏愿。”
林小羽起身,恭敬地说:“丞相,如今我们已平定北方,实力大增。南方孙权据有江东,根基深厚;刘备则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占据荆州、益州。但丞相雄才大略,麾下人才济济,只要我们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必能扫平群雄。”
曹操微微点头:“依你之见,我们当如何进取?”
林小羽沉思片刻后说:“丞相,以小羽之见,我们可先巩固北方,发展经济,训练水师。待时机成熟,可兵分两路,一路从荆州顺江而下,直取江东;另一路从汉中进攻益州,使孙刘联盟首尾不能相顾。如此,天下可定。”
曹操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好!好一个兵分两路!小羽,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我们先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宴会上,众人纷纷为曹操的壮志豪情所感染,举杯共饮。林小羽望着曹操和在场的众人,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知道,在这乱世之中,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而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