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轩带着来福继续在市场中穿梭着,他的目光就像两把锐利的刷子,不断地在各个摊位和店铺间搜索着,想要发现更多有用的东西。这不,他很快就发现,现在这个时代,牙膏牙刷那是肯定没有的,平日里人们清洁牙齿估计也就是用些简单的盐水之类的吧;而且炒菜用的也不是前世常见的铁锅,而是平底铁釜,这做饭的效率估计比起铁锅来可差远了。
刘正轩带着来福把整个市场仔仔细细地逛了个遍,边走边看,边看边琢磨。走着走着,他看到有卖猪鬃毛的,心里顿时一喜,想着这猪鬃毛可是制作牙刷的好材料呀,赶忙买了些,心里琢磨着回去可以用这些给家人们制作些牙刷,好歹也能让大家的牙齿清洁得更干净些。
又瞧见有卖石墨石的,他灵机一动,这石墨石说不定能用来做铅笔呢,毕竟用毛笔写字,不仅速度慢,还特别费时间,而他自己的毛笔字水平实在是拿不出手,要是有铅笔的话,可就方便多了。于是,他又毫不犹豫地买了些石墨石,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回家要怎么尝试制作铅笔了。
接着,刘正轩又让来福带他去木匠铺。一进木匠铺,他便直截了当地对木匠说明了来意,然后毫不犹豫地拿出十两银子交给了木匠,提出要定制许多牙刷。
这木匠姓周,周木匠平日里接的活儿大多都是做些桌椅板凳之类的家具,哪见过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子定制牙刷的,顿时变得毕恭毕敬起来,脸上满是惊喜和疑惑,忙不迭地问道:“公子,这牙刷该怎么制作呀?我还从来没做过呢。”
刘正轩倒也不着急,让周木匠找来纸笔,这当下的纸是黄麻纸,虽说质地比起前世的纸张要粗糙些,但价格也算便宜,平日里大家也都用这个来写字记录。刘正轩提起毛笔,蘸了蘸墨汁,一边在纸上画着牙刷的形状,一边耐心地和木匠解释着制作的方法和要点。
周木匠在一旁听得那叫一个认真,边听还边不时地提出些问题,有时候自己琢磨琢磨,再猜测一下,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总算是弄懂了制作方法。刘正轩还不忘叮嘱他,这牙刷每天都可以用来刷牙,很是方便,这次先定制 100 个,说好明天来取货呢。
之后,他们又来到了铁匠铺。刘正轩一进门,就直奔主题,他想要打造前世炒菜用的铁锅呢。他先是找来纸笔,凭借着记忆,仔细地给李铁匠画出了铁锅的图形,然后详细地介绍了一番铁锅的特点和用途,那认真的模样,仿佛这铁锅就是一件无比重要的宝贝。
介绍完后,他又大方地给了李铁匠十两银子,还说除了铁锅,还要再打制一些厨房用具和稍粗点的铁丝,这些东西以后在家里说不定都能派上大用场呢。李铁匠看着那十两银子,眼睛都亮了,兴高采烈地应下了这活儿,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用心打造,按时交货。
一番忙碌下来,时间也过去了不少,来福嘴里吃着少爷给的蜜糖,那甜甜的滋味让他心里也美滋滋的,他熟练地赶着马车载着刘正轩踏上了回乡的路途。
坐在车厢里,刘正轩并没有闲着,他依据在市场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在心里暗自估算起来,这个年代大概是在西晋到南北朝之间,五胡乱华应该还没开始呢。
想到这儿,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既然自己机缘巧合穿越到了这大晋朝,又恰好拥有前世那些先进的技术理念,那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袖手旁观呀,绝不能让五胡乱华的历史耻辱再度上演。
他深知历史的车轮一旦滚动起来,那带来的将是无尽的灾难和痛苦,所以他必须要和时间赛跑,抢在五胡乱华之前去改变历史的走向,哪怕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也好啊。
待刘正轩回到他家旧址时,只见他爹刘为宗早已归来,正和村长刘为民陪着捕头及几个衙役说着话呢,仵作则在一旁忙着验尸。那场面透着一股严肃和沉重的氛围,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来福的父亲胸口有明显的刀伤,那伤口看着触目惊心,而口鼻内吸入的烟尘却极少。仵作经验丰富,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查验,很快就确定了情况,他站起身来,一脸严肃地说道:“这死者呀,是先被人用刀杀死的,然后才被扔在大火之中的呀。” 其他的下人则都是被这场无情的大火烧死的,那被烧得焦黑的遗体,让人看了心生悲戚。
听到仵作的验尸分析结果,来福忍不住又想起了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那悲痛的情绪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再也控制不住,“哇” 的一声大哭起来,那哭声撕心裂肺,回荡在这废墟之上,让人听了无不心酸。
仵作忙完手头的工作,便和捕头衙役准备回朝阳县城了。临走时,刘为宗赶忙笑着又往捕头手里塞了个银包,满脸堆笑地说道:“差爷辛苦了,这些请差爷们喝酒吃茶,一点小意思,还望差爷们别嫌弃呀。”
捕头掂量着那银包,感觉分量还挺足,脸上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也不客气,将其笑眯眯地塞入怀中,随后便带着一帮衙役和仵作坐车离去了,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身后飞扬。
村长刘为民见状,也和刘为宗打了声招呼,安慰了几句,便转身离开了,那背影透着几分无奈和沉重。
仵作已经验过尸,刘为宗便安排来福把昨夜被烧死的六个下人尸体都收殓好,在村里租来牛车拉到村后的山上分别埋葬。毕竟自家马车家人还要乘坐,自然不可能用马车拉尸体,这也是无奈之举。
来福一边流着眼泪,一边默默地收敛着那些熟悉的面孔,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沉重,那悲伤的情绪萦绕在心头,再度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那哭声在这寂静的村子里,显得格外凄凉。
等一切都处理妥当,几人便匆匆赶去刘正轩爷爷家。刘正轩的爷爷刘方亮得知了失火的原因,又想到如今作坊和布匹都已被烧光了,这可真是雪上加霜,一家人以后的生计可怎么办才好呢?于是,他便喊来刘家三兄弟商议给董掌柜赔偿的事宜。
刘老二刘为祖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是刘正海、刘正涛、刘正萍;刘老三刘为先也是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是刘正洪、刘正同、刘正红。这刘家村,是个家族村,村里人家几乎都姓刘,往上数几辈人算起来,大家都是拐弯抹角的亲戚。同村同姓家之间是不通婚的,外姓人只有寥寥几家,在这村子里,家族观念可是深入人心。
家族人都是按照族谱起名的,族谱那可是族长专门请人编写的,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一代人的名字和辈分。 “思文朝山在,芝光永应庭,端方为正士,昌隆世代承。”就靠着这几句,仅听名字便能知晓彼此之间的辈分,大家相互称呼的时候也就不会出错。也正因为是这样的家族村,所以各家之间若有比较大的矛盾冲突,都会有村长和家族中辈分高的长辈出面协调处理,大家也都很尊重长辈们的意见,所以整个村子的村民都异常团结,平日里互帮互助,就像一家人一样。
趁着父亲他们在前面议事,刘正轩可没闲着,他让来福找来一大一小两个木盆,那木盆看着还挺结实,随后又吩咐来福把两个木盆都装满了水,接着,他又拿来之前在市场上购买的硝石,准备尝试制冰呢。
制冰的方法在他的脑海中已然清晰呈现,他先是将小盆装有水放在装有水的大盆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小部分硝石,缓缓地装入大盆水里。只见那硝石一融入大盆的水,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大盆里的水仿佛有了魔力一般,迅速吸收周围的热量,水温开始急剧下降,不一会儿,那小盆里的水竟然慢慢地变成了冰,晶莹剔透的冰块在小盆里呈现出来,这便是古代制冰的巧妙方法。
过了半个多时辰,刘正轩惊喜地看到小盆里的水已然完全变成了冰,那冰块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是一件稀世珍宝一般。
“少爷,水变成冰了,少爷居然会制冰啊。” 来福瞪大眼睛,满脸惊奇地说道,那兴奋的模样就像个小孩子发现了新奇的玩具一样。
“来福,小声点。” 刘正轩赶忙制止来福,他心里清楚,这制冰的法子要是被别人知道了,说不定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呢,“你看着点,千万别让其他人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