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现在非常羡慕朱由校,看到朱由校说出兵就出兵。
哪个大臣敢叽歪直接拉出去砍了!
嘴上骂朱由校是个暴君,其实他也想啊 ……
可惜他的意志已被士大夫绑架了,名义上的君主而已。
赵佶对身边的心腹太监道:“看看大明的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啊………”
“虽然是个暴君,那是朱由校年轻,行事有些率性。”
“虽然朕善于谋段,善于求稳,但论权势,朕不如朱由校。”
身边太监低声道:“陛下,这样的皇帝容易亡国啊……….”
这是九州人对大明的看法,觉得朱由校这样大搞一言堂,很容易把大明带入万丈深渊。
宋徽宗赵佶闻言,不由莞尔一笑,“看来朕的无为而治还是颇有成效的嘛!”
“陛下英明!”
听着心腹太监都这般态度,心里一阵难受。
“我大宋难道没救了?”
通过士大夫绑架他的意志谴责朱由校,就感觉到自己的权力似乎没有想象的大。
所谓的无为而治,那是没有权势的人才干的。
天子不干预地方,还是天子么?
在他眼里,天子做到这般随性的人,可能只有赢政方能达到。
论及魄力,朱由校才是第一个。
九州中除了朱由校这个皇帝不受制于任何势力外,其余的皇帝都被大势力限制了。
大家都是皇帝,凭什么朱由校就可以,而他们就不行?
学习朱由校破罐子破摔,光脚不怕穿鞋的勇气。
他们好像没有,都怕玩脱了。
“朕现在觉得和杨广都是吉祥物了。”
杨广三征北漠都大败而归,被门阀联合敌人把大隋的元气消耗一空。
如今的大隋就是个吉祥物。
倘非周边诸国行事和关系错综复杂,互相牵制互相伤害,大隋早被世家门阀取而代之。
他喜欢文艺,不等于他是个白痴,真的不知道大宋的危机。
只是他无力扭转大宋当前危机,所以只能在外观摩朱由校的各种神操作。
开始他是瞧不起,现在却把朱由校当神人。
就是皇帝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傲然而独立。
同样是昏君一党的隋炀帝杨广,同样看得目瞪口呆。
对皇后说道:“朕没有朱由校这个家伙运气好!”
“身边竟然有这么多的人愿意为他效力。”
杨广觉得自己之所以输,是因为没有一个真正站在大隋利益考虑的臣子。
大隋的臣子十有八九来自世家门阀,他也想提拔人才,提拔寒门弟子。
可惜成效甚微,论及远见和前瞻性,不觉得会输给朱由校。
杨广觉得朱由校干的原因,除了魄力外,最重要的就是明太祖给他留下的保龙一族。
外界一直猜测朱由校的人才来源,均推测出自保龙一族。
大明保龙一族闻名九州,并非无的放矢。
大秦有黑冰台,成为赢政一统秦州六国的佐助。
大明有保龙一族,成为朱由校掀桌子的勇气。
大隋只有一个靠山王,还被世家门阀压制在旮旯里面动弹不得。
宗门和世家门阀联合压制皇朝,搞得他这个皇帝就是个表面上的天子。
本质上,他一样是个吉祥物。
本来九州五个帝国,大秦、大周、大隋、大宋和大明,后面三大帝国都是昏君系列。
算是九州帝国中的昏君中的明人。
一个比一个烂。
大明的天子朱由校登基就选择隐忍,做了木匠皇帝,干起了木匠的活儿。
赵佶玩起了悲春伤秋的文人情怀。
杨广倒是野心勃勃,却发动战争,借此削弱世家门阀力量。
结果,杨广失败了,不但反抗没有成功,反而把家底儿打没了。
标准的败家子,如今没有了底牌,有也是一张无法动摇的牌,那就是靠山王杨林。
除此之外,杨广已经没有牵制世家门阀的力量。
他不摆烂还能怎样?
萧皇后知道眼前这个男人苦,却也没有办法。
看着杨广道:“陛下,臣妾觉得可以学习朱由校。”
“大不了隐忍十年,乃至二十年足以培养出忠于皇室的人才出来。”
杨广苦笑道:“晚了,如果朕还在潜邸的时候,倒是可以选择。”
“如今,朕就是想,世家门阀和那些宗门也不愿意。”
“没有三大征,可能朕还有底气和信心。”
“所有帝国中的宗门,唯有大明成功了。”
“朱由校真的大才,那胆子比朕还要大。”
“敢向佛门发难,乃至禁止佛门在大明行走。”
“我大隋却被佛门压得快要喘不过气来。”
“父皇当年知道危害,所以才没有选择大哥,而是选择了朕。”
“可惜朕也失败了。”
“你以为世家门阀能联合突厥成功?那是因为慈航净斋从中穿针引线之故。”
说罢,杨广忽然笑了起来,“只要朱由校把佛门的力量引过去,朕兴许还能成事。”
大家是九州公认的昏君,凭什么朱由校这般随性而为。
做到了一言而决,不需要臣子同意,只要按照天子的旨意做事即可。
反对天子推行的各类新政,那就推出去砍了,这才是一个帝王应有的待遇。
现在朱由校面对外患,面对大辽和后金的压力,朱由校直接拍板出兵。
所有大臣屁都不敢放一个。
朱由校的操作是拉一批打一批中立一批,把帝王术玩到了极致。 真正的神操作。
虽然大家都知道,但都没有朱由校的效果好。
他不是没有玩,而是被世家门阀和宗门反过来玩他。
大明前几代皇帝,看起来不作为,有点渣的感觉。
但是前几代皇帝, 一直坚持培养炼丹师,如今成果出来了。
所以大明赌赢了,大隋却没有,这是祖宗好。
杨广的话要是让朱由校听到,绝对会说,“老杨啊,你想多了。”
“朕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朕的能力和手段。”
“朕绝不是靠祖宗吃饭的人。”
倘无金手指,朱由校也不敢这样玩,装逼和老六绝对是王道。
九州所有皇帝都没有他幸运,同时幸运的还是大明,谁让他成了天启皇帝呢?.
多尔衮第一次感受到朱由校这个皇帝的可怕,计划过于缜密。
至今为止,只要朱由校出手的战争,好像都是赢。
这一次,以为可以给朱由校送份亡国大礼包。
哪曾想,朱由校反手就一个大逗逼,把他和父汗打得天南地北乱转。
小十万女真精锐就这样没了!
关门打狗这个操作已不是第一次,皇太极就栽在这个操作里面。
多尔衮觉得他不可能继续吃这样亏,偏偏这个亏吃了。
阿济格、岳托等贝勒又没了,又是一个全军覆没。
辽东祖大寿一系的汉奸将领全没了,还倒贴了一半大后金人才和贝勒。
石廷柱,虽然是个汉奸,但在后金也是个人才,为后金做出了卓越贡献。
大明现在的武器装备不是一般强悍,尤其远程和近程弓弩都非常优秀。
屠杀女真如同农民伯伯收割庄稼似的,一茬又一茬地割了。
后金八旗子弟,已经去了四个旗,后金贵族在今年的损失是以往几十年之最。
努尔哈赤在家里等着大凌河大捷的消息,坐看朱由校小阴逼跳脚。
可惜等来的不是大捷,而是全军覆没,小奴儿和大汉奸全部栽在朱由校手中。
辽东地方割据军阀已被朱由校连根拔起,日后辽东这块地盘是大明说了算。
后金想要复制以往的战绩,已变成了过去。
未来能守住现有地盘,算老奴儿有本事。
一个月过后,又一个劲爆的消息传来,完颜没了。
被关宁铁骑斩尽杀绝,大明一口气夺得可用军马五十万匹。
后金对大明最大的优势便是机动兵力强悍,来去如风。
如今大明有了五十万匹军马,那大明可以组建三十万可以远程奔袭的骑兵。
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多尔衮来到皇宫,脸色沮丧无比,如同死了爹娘似的。
“父汗,我们失败了,原来大明早已知道祖大寿这个奴才与我们的关系。”
“不但没有拿下大凌河堡,还赞颂了岳托和阿济格统帅的十万后金勇士。”
也许当时面临绝境的八哥皇太极这是他现在的心态。
有点怀疑人生。
大明不可能这么强?
偏偏大明赢了,干脆利落地歼灭阿济格和岳托的十万精锐。
后金号称百万,实际上也就八十万的编制。
后金已损失过半,只有四十万精锐,这点规模,用于夺取辽东都悬。
尤其大明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让多尔衮感到恐惧和害怕。
和大明的战争,是越来越不好打。
这是事实,是他们以前从未预料的结果。
努尔哈赤脸色阴沉,虽然很想把这个儿子暴打一顿,却又没有借口。
因为这个计划是他和儿子多尔衮一起决定的,并非多尔衮自作主张。
由此可见,大明的情报系统相当恐怖,他们曾经忽略和藐视的大明情报。
现在想来就是个笑话。
以前后金能赢,并非他们强悍,而是大明内斗,出卖了大明利益而成全他们的辉煌战绩。
现在大明党争已被朱由校拔除,不再受制于内部斗争和拖累。
大明爆发出来的力量,非常恐怖。
“我后金发动的战争许胜不许败, 一旦出现败象,便是后金末日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