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黄阶功法都达到了升级的条件,唐仁想了想,还是将轻身术升了级,无他,保命要紧。
姓名:唐仁
功法:金刚体(初窥门径)、暴食(初窥门径)、轻身术(略有所成)、玄阳决(初窥门径)。
天赋点:1
看着消失了的十点天赋点,唐仁叹了口气,这是翻了十倍?下次升级岂不是要一百点天赋点?这也太坑爹了吧,这么下去,多长时间他才能晋升为一流高手啊。
然而就在那升级完成的一瞬间,唐仁只觉得真气如潮水般涌遍全身。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原本沉重的身躯仿佛一下子变得轻盈无比,好似失去了重量一般。
这种轻飘飘的感觉让唐仁有些恍惚,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似乎随时都能够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他微微抬起双脚,只需轻轻一点地面,整个人就能跃起数尺之高。
“这就是二流高手的实力吗?”唐仁心中暗喜不已,“看来我这次真是选对了!”随着对新能力的逐渐适应,唐仁开始尝试着控制这股真气的运行,感受着它给自己带来的增益。
不得不说轻身术的升级,给他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轻功仅用作于逃跑,对于战斗力来说,少了些许的威力。
感受着自身的变化,唐仁立马推翻了之前的想法,果然,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这十倍天赋点花的值,真值!
……
长安城东,坐落着一座宏伟壮丽的宫殿——东宫。其中,华清池更是闻名遐迩,一直以来都是太子日常居住和休憩的地方。
华清池周边的景色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令人陶醉不已。秋季给这片景色添加了特别的美感,清澈见底的池水,都展现出一种无法言喻的美丽与宁静。
即使以前世的眼光来评判,此地的秀丽风光也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被评为 AAAAA 级别的着名景区。
华清池畔,环境清幽的凉亭中,端坐着一位面容明艳绝伦的宫妆女子。容颜犹如春日里绽放的桃花般娇艳动人,又似夜空中璀璨的星辰般闪耀夺目。身姿优雅地靠在椅背上,看着池中的鱼儿,享受这片宁静祥和的氛围。
十几名训练有素、毕恭毕敬的奴婢,围绕在宫妆丽人身旁。个个低眉顺眼,小心翼翼地侍奉着她,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和怠慢。这些奴婢们手捧精致的果盘,在唐洛的周围,保证能在第一时间献上美味佳果。
而在稍远一些的地方,则可以看到为数众多的千牛卫整齐排列。他们一个个身姿挺拔,神情严肃,目光如同火炬一般锐利,时刻紧盯着四周的动静。
不说战斗力怎样,就这气质,也能吓退那些不怀好意的宵小。
唐洛从精致的盘子中捏起一把鱼食,时不时地将其抛出,动作充满了美感,晶莹剔透的鱼食如同雨点般落入清澈见底的池水之中。
刹那间,原本平静如镜的水面顿时热闹起来,一群色彩斑斓的红尾鲤鱼纷纷从四面八方游弋而来,水花四溅,竞相争抢着这些从天而降的美食。
鱼儿跃出水面,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
就在此时,只见一名近侍脚步匆忙地朝着这边赶来。待行至近处后,那名近侍恭恭敬敬地停下脚步,然后双手交叉于胸前,微微躬身行了一个标准的礼节:“参见太子妃!”
听到声音后,唐洛眼神并未有丝毫变化,其注意力仍旧集中在眼前波光粼粼的池水中,随口问道:“何事?”
尽管唐洛年纪尚轻,不过三旬,然而当她开口说话时,话语中却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令人难以忽视的威严感。这种威严并非刻意为之,而是由于她常年身处高位、发号施令所养成的气质。
“圣人召储君议政,太子已移驾南内兴庆宫。”
唐洛闻讯,琼眉紧蹙,陷入了沉思。若无事发生,圣人绝不会轻易召太子入宫议政。可近来,宫内宫外皆是风平浪。圣人这时召见太子何事?
稍作沉吟之后,唐洛终于缓缓开口道:“知道了,待太子回宫之时,第一时间告知我。”
“喏。”
身旁的一名近侍见状,小心翼翼地问道:“娘娘,要不要派人去打听一下具体情况?或许能提前知晓一二……”话未说完,便被唐洛凌厉的目光生生打断。
唐洛猛地抬起头,死死地盯着那名近侍,眼中寒光闪烁,仿佛要将对方看穿一般:“哼!连圣人你都敢妄图探查,怎么?你想做大唐的主?”声音不大,却如同寒冰刺骨,令人不寒而栗。
那近侍被吓得脸色惨白,浑身颤抖不已,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头求饶道:“奴婢不敢,奴婢绝无此等非分之想,奴婢忠心耿耿,只想为娘娘分忧,请娘娘恕罪!”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浸湿了脚下的地砖。
唐洛鄙夷地瞧了他一眼,嘴角流露出一抹不屑的冷笑:“自作聪明的蠢货。也就是看你有一丝忠心,不然早就让你下去和鱼儿作伴了。机会只有一次,若再有下次,定不轻饶!”
“奴婢不敢了,谢娘娘不杀之恩。”
那名近侍依旧跪在地上,战战兢兢不敢起身。
唐洛未理她,将目光放置在池中的鱼儿身上,心中思索着圣人召见太子可能隐藏的深意。
身在皇家,多想些总归是有好处的,这也是皇家的悲哀。
这些年明枪暗箭她经历过不知多少,好不容易坐到现在的位置,总算开始稳定了些,小心点总无错。
就在唐洛陷入沉思之际,突然间,从远处传来一阵轻快而急促的脚步声。她循声望去,只见两个小小的身影正朝着这边飞奔而来。
孩童一男一女,面容娇俏可爱,令人心生欢喜。仔细端详之下,能发现这俩孩童与唐洛有着七分神似。
孩童身上所着衣物皆极为华贵,显然出身不凡。那男孩约摸九岁左右,相较于女孩要年长两岁。
只见他手中紧紧握着一只风筝,兴高采烈地大步向前奔跑着,脸上洋溢着笑容。而那女孩则满脸怒气,小嘴撅得高高的,气鼓鼓地在后面紧追不舍。
女孩一边跑,一边气急败坏地喊着:“李…牧原……~快把我的风筝还回来!”男孩头也不回地大声笑道:“哈哈哈,不给,有本事来抓我呀!”
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追逐着,全然不顾及周围的一切。在他们身后,紧跟着一群太监宫女们。这些人一个个神色紧张、焦急万分。其中,为首的那个太监看上去已有四十多岁的模样,此时正气喘吁吁地高声呼喊着:“小主人慢些,老奴实在跟不住了!”
然而,正在尽情玩耍嬉闹的两个孩童哪里会理会其他,依旧自顾自地奔跑,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这场有趣的追逐游戏。
此时李牧原看见了远处的唐洛,眼前一亮,快步向她跑去。
李牧雪在他身后紧追不舍,直到李牧原跑进凉亭,李牧雪才发现唐洛的身影,委屈巴巴的趴在唐洛的腿上,指着李牧原娇声告状:“母妃,李牧原抢我的风筝。”
唐洛微笑着凝视着自己的一双儿女,那温柔而宠溺的目光仿佛能融化一切坚冰。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秋华,再给雪儿寻一个漂亮的风筝来。”声音轻柔婉转,宛如夜莺的歌声一般悦耳动听。
“喏!”
秋华恭敬地应了一声,转身离去。没过多久,秋华迈着轻盈的步伐快步走回来,手中已经多了一只精致无比的风筝。
唐洛接过风筝,递到女儿手中。李牧雪满心欢喜地接过风筝,那双明亮如星辰的大眼睛立刻弯成了月牙儿状,脸上绽放出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笑容,甜甜地说道:“还是母妃最好啦!”
一旁的李牧原见状,撇了撇嘴,调皮地朝着妹妹扮起了鬼脸,口中发出“略略略略”的声音,惹得李牧雪咯咯直笑。一时间,整个庭院充满了欢声笑语,宛如一幅温馨美好的画卷。
唐洛笑了笑,将一对儿女护在怀中,心中充满了温情。
“母妃陪我们放风筝。”
“好。”
看着儿女奔跑的身影,唐洛脑海里不知不觉浮现出儿时的画面,那时阿耶阿娘还在,也是这般带着自己和二郎放风筝。
二郎十六了吧,也不知道,他这些年过的好不好,想到这,唐洛的笑容淡了些,随即眼神一定:“快了,快了,二郎在忍耐些时日,待阿姐扫兴障碍,马上将你接入长安……”
就在这时,远处跑来一名太监:“启禀太子妃,殿下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