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管子的时候还采用了一些保温材料,这还是李怀德找关系给解决的。
(资料引用)50年代保温工程所用的管道保温材料主要为硅藻土制品和石棉碳镁板或石棉白云石板,采用砌块式保温,外裹钢丝网再用保温灰浆抹面并包缠棉布作保护层。
60年代时保温工程主要采用鼓胀蛭石制品、玻璃棉制品、泡沫混凝土,兼用硅藻土制品、轻型粘土砖及矿渣棉沥青制品等材料。采用干式保温及湿式保温并行,取消了棉布包缠,改用玻璃丝布包缠或油毡包裹。
这个时候保温材料是有,但隔热保温系数和效果一般。
所以热水过池塘的时候,温度是最高的,再流到耕地时温度就低了不少,但耕地上面有大棚,保温效果还不错。
方平安实验了一下,池塘水底可以保持在17-20度左右,能够保证水面不结冰,再靠强化药剂的话,应该不会发生大面积死鱼的事件,这鱼塘可是平安新村的根本,那是千万不能出事的。
大棚里差不多是20-30度左右,大门口的竹棚(活动聚餐区)的大棚也铺了下来,里面温度也不错。
而外院及中院房子里的温度,基本可以保证在20度左右,为此平安新村一共花了1000块钱,还采购了300块钱的煤炭,起码这个冬天撑过去是没有问题的。
水暖做好了以后,院子里的众人还去看了看,都想接上这个热水,但一问价格,平摊到每户那价格可不低,特别是管材保温材料的费用,所以大家伙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想要方平安免费给他们接,那不可能,这可是平安新村公家的玩意儿。
他们也算了算,他们烧点煤炉子也对付的过去,没必要花这冤枉钱。
但,羡慕嫉妒恨啊!
最后方平安与娄晓娥根据去年年底的账本一统计——去年结余1525.48,最近收入只有给轧钢厂与街道办供货的总计540,还有昨天卖给李怀德腊肉,按照1块钱一斤卖的,也才500,但61年这几天,建房子前期款3120、水暖加煤炭1500块……
娄晓娥发愁似的抱怨了一句:“你年初垫资的5000已经用的差不多了,第二期建房的款子又得给了,村长,咱们没钱了。”
第二天方平安就去了街道办和区里,平安新村的村办作坊,必须弄起来了。
1、鱼饲料,鱼食作坊——定价鱼饲料1块钱1斤,成本大概是6毛左右,刨去人工有的赚,钓鱼的鱼食2毛钱一两,暂时街道办给介绍了四九城的几家水产公司,人家看到了平安新村的鱼塘以后,也买了一些回去试试,这个急不来的,一个月也卖不掉多少钱,不过工坊生产出来的自产自销,倒不怕浪费;
2、平安十三香作坊——这个需求量就大了,方平安有点头疼场地的问题,还得保护秘方,一上来轧钢厂就定了1000斤,娄晓娥她妈谭雅丽的酒楼也要了1000斤,定价2块钱1斤。不过这玩意儿一时半会弄不完,方平安都有点想进一台研磨设备来弄;
3、羽绒服皮衣作坊——方平安把六根他们几个的家人给请了过来做衣服,羽绒暂时由秦家屯提供,还从四九城的养鸭场养鹅场收购鸭绒鹅绒,暂时不多,目标是年前新村村民与村民家属一人一件羽绒服,如果有多的,就做一点羽绒被试试,不对外销售。所有的衣服上面都绣上了平安新村的LoGo,方平安自己亲自操刀设计,弄得跟个印章一般,有模有样的。另外红星农场那边最近就要把之前的皮子给送来了,方平安还给那边打了电话,以后有的话都收,年后看有没有时间再过去一趟,而安书记表示,那个小仓库都给他留着的,他方村长来,全农场热烈欢迎!
4、蘑菇菌包作坊——这个只要一两间房子就可以了,比较好办,平菇菌包5斤,大概可以出1.8-2.7斤的平菇,放室内养就可以,定价2毛5,都直接放到供销社与菜场售卖了,而本身做菌包要用到的木屑和其它材料,家具厂有的是,算于资源互换,方便的很。
但是这4个作坊一弄,大家也更加辛苦了,人力只有10个人,但是雇人来做——方平安真心不敢。
王主任倒是想让方平安把这几个作坊扩大化,跟街道办一起建厂,但是方平安没有同意,这个年代你自己小打小闹搞这个可以,名义上也过得去,但弄大了绝对不行。
他必须把厂子或者作坊控制在村有土地之上,也必须让农民们来做这个事情,不然到时候大风一吹,很容易出事儿。
见他如此谨慎与坚持,王主任也没有办法,只能由他去了。
不过方平安对于厂子必须建设在村有土地上的这个事情,王主任跟区领导聊了一下,然后他们就陷入了沉思。
四九城里的荒地,或者说还没有开发的荒地,还真的不少,离得也不算远,如果平安新村今年又有什么大动作的话,给他们批一点地,也不是不可以。
就算是租给他他们村子的,共同发展嘛。
当然,这个事情还没有考虑清楚,方平安自然也是不知道的。
另外上次区里说的给自己庆功,为这事儿区里也问了方平安好几次,你总得说个要求出来吧?
最后想来想去,方平安觉得,要不要给村里拉个电话线?
这样即使自己出门,或者采购的那些厂子单位有什么事儿,打个电话就行了嘛。
结果打听了一下,电话可以弄,就是那种公用电话传呼电话,早就有了,但是设备与初装费还有线路等等要5000块……
对不起,打搅了。
方平安今年的垫资已经快超了,他又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装电话,所以没辙。
又问了问范有尘的上学的事儿能不能解决,他是农村户口。
区里表示这事儿好办,但你把奖励花在这个问题之上,那就太过于浪费了。
随便把他落户到哪个城里人的头上,不就可以解决户口的问题嘛!有城市户口了再去上学那不就好办了嘛。
落户?
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最后“区里答应他一个合理要求”这事儿,只能搁置,他也没想好提什么要求,先攒着,后面再说吧。
一切都弄顺了,方平安也是忙碌了好几天,这才停了下来,因为已经1月20号了,今年过年2月15号,而平安新村的年终汇报与文艺汇演被上头定在了2月5号,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大家得排练起来了。
日常种植养鱼作坊都是村民在忙,方平安只需要每天去“浇浇水”到池塘里便可以了。
于是,他今天准备解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杨晓蜜的“心曲”!
一直拖了很久,没办法,很多事情只有他亲自负责跟大家讲授,大家才懂得这是怎么回事,比如说衣服的版型,菌包的培育与制作,真的是累成狗一般。
今天一大早,等杨晓蜜三女制作完鱼饲料以后,方平安就把她们拉来竹棚里,就连娄晓娥与秦京茹还有小当都跑过来要一起听了。
这边塑料薄膜被皮革包边缝制了一层以后,边如同透明门帘一样,大白天耷拉下来,太阳一晒,里面暖烘烘的。
一坐下来,方平安就拿起了吉他与记着词谱的纸张,递给杨晓蜜问道——
“这几首…除了第一首以外…后面都是戏腔…你看看歌词选选再说。”
于是杨晓蜜便拿起来那些纸张认真地看着。
第一首便是——
《爱的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