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不再妥协,刘恒不再妥协!
当年的和亲是为了稳定时局,为大汉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时间。
这是个耻辱,朝廷的耻辱,人民的耻辱,大汉的耻辱!
没想到现在的朝廷之中,居然有人曲解了和亲的意义,把汉朝当成天朝上国,把和亲送去的女人、金银当做施舍给匈奴的东西。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毕竟在一些人眼中,送过去女人物资就可以免去战争,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殊不知,这些年来,边境上匈奴小波的劫掠从来没有少过,受苦的还是百姓。
和亲并不能带来永久的和平,只会让匈奴人觉得大汉更好欺负。
没物资了就来抢,抢完了就跑,汉朝政府还送过去女人和金钱和亲,他们已经尝到了里面的甜头。
所以这一仗必须要打,让匈奴人见识到汉朝不是好欺负的,打击一下匈奴的嚣张气焰。
—————————
“云哥啊,怕是要让你失望了,这次出兵,不会打起什么大仗来。
我就是要让你带兵出去震慑一下匈奴,让匈奴看到我大汉并不怕他们,利用这次匈奴单于之位交接之时,也让匈奴看看汉朝的勇气。
如今的大汉,不仅是将帅不足,而且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还不能和匈奴全面开战。”
刘恒握着写好的发兵诏书,将它交给了云哥。
苏云一脸严肃,事关十几万人的性命和大汉的大局,苏云云自然明白其中的重要性。
“放心吧,我明白,不过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需要动手的时候,我可能不会请示你。”
“好。”刘恒答应了下来,“我就将这十万人马全权交给你,在外面随便你处理,我相信云哥一定能应对好其中的利害关系。”
苏云跪地双手接下诏书,表示对此诏的尊敬。
诏书并不沉,可他代表的权力,还是压的苏云有些喘不过气来。
……
出征前,苏云好好抚摸了一下黑鹰。
它老了,换算成人类的年纪,也是百岁老人了;
老的不成样子了,不能再跟着苏云上战场了,可苏云还是要看看这个老伙计。
这匹马,便是当初跟着刘邦征讨匈奴的时候,刘邦送给他的,到现在已经有25多年了。
说起来,这些老朋友里,还数它陪着自己的时间最长。
拜别了小丫头和程娄,苏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出征的道路。
出征之际,自是要斩断这些儿女情长。
而小丫头送出府门,一直在门外看了许久,直到夕阳西下……
周亚夫和程不识这次都随军出征,这十万大军中,有许多都是北军的精锐,是周亚夫精心训练了多年的。
另外,一同随军出征的还有一些小将军,刘恒授意苏云带着点他们,对他们多历练历练。
看着这些小将军,苏云想起了自己的当年。
当年的自己也是灌婴、周勃等人手下的小将军,如今自己已经坐到了帅位上,带着像自己当年一样的小将军。
手底下周谷、张武、令勉、苏意等人,都是汉文帝有意提拔的,希望未来他们能独当一面。
—————————
经过连日的急行军,终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上郡。
只是交代了上郡郡守一声,苏云便带着大军驻扎在了边境上。
“匈奴的冒顿终究不是等闲之辈,即便是老了,英气也不减当年。
看来他已经得到了我们进驻上郡的消息,已经派大军前来了。”
军帐之中,大将军苏云,正在和面前一位60多岁的老头交流着。
“这次皇帝派你来,不过是做做样子,让他指派给你的那些小将刷刷军功,让群臣看看皇帝有抵抗匈奴的决心,怕是打不起来什么大仗。
依我看,匈奴的实力很强,现在的大汉虽然发展得很快,可依旧不是匈奴的对手,这次不过是趁着匈奴单于之位交接之际,我们或许可以换得匈奴的短暂臣服。”
小老头分析的很不错,和刘恒说的几乎一模一样。
这小老头正是韩信(楚信),是苏云新聘的军师。
领着十万大军,身边又没个老将跟随,苏云终是害怕,就把韩信带在了身边。
有韩信在,安全感十足啊!
“我本来也是这么想的,可匈奴左贤王已经集结好了军队,率领数万大军进驻河南之地(河套以南),看来我们之间还是要打一仗。”
有些好笑的是,近20年前苏云当大将军的时候,打的就是左贤王;
这次再当上大将军,要对付的依旧是左贤王,这是左贤王杠上了。
韩信点了点头,走到地形图前,分析了起来。
恰在此时,前将军张相如敲了敲营帐,走了进来。
他也是刘邦时期的开国功臣,在刘邦开国之后才崭露头角,主要在平定陈豨之乱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在年纪上和苏云差不多大。
他在诛吕的过程中,坚定地站在苏云身边,也算是和苏云关系不错。
“大将军,匈奴的左贤王来信一封,说要您亲自拆开来看。”
不用看,苏云就能猜到这左贤王想说什么。
还不是想扭曲事实,指责大汉背信弃义违背和亲之约,想要汉朝这边主动退兵。
拆开仅看了前两段,果不其然,和苏云想的一模一样。
苏云心里怒骂:“你们这些匈奴人又何时尊重过和亲之约?即便和了亲,仍连年侵犯汉朝的边境。”
苏云不想再看,朝着张相如问道:“匈奴派来的使臣呢?让他们领头的进来。”
一个披着兽衣的匈奴人走了进来,几乎全程用鼻孔看人,一副嚣张跋扈的样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汉朝一直向匈奴妥协,匈奴这些年派来的使臣,都是这般嚣张跋扈。
这也导致,许多匈奴人都想出使大汉;
毕竟汉朝这边不仅好吃好喝的招待,他们还能使劲羞辱一番大汉,体现一下自己的优越性。
看到大将军苏云,那匈奴使者才不情愿的抱了一下手,“拜见,汉朝大将军。”
苏云点了点头。
不是对他的行为满意,而是他会说汉话,这下就好办了。
苏云一点好脸色也不想给他。
“来人——!”
“在——!”
营帐外冲进来两队汉军士兵,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
苏云毕竟在北军待了多年,有一批自己调教出来的亲信。
那匈奴的使者一时间被这场面惊呆了,还从来没有汉朝的人敢这样过。
“嘶——!”
宝剑出鞘,那匈奴人再看时,剑尖已经对准了自己的脖子。
苏云手中的宝剑是当年刘邦的佩剑,做了汉军的大将军,自然要接过这把剑。
这把剑锋利无比,可以先斩后奏,象征着无上的权力。
仅是靠近那使者的脖子,便留下了一道血淋淋的划痕。
看着那使者颤颤巍巍的模样,苏云心里生出了莫名的爽感。
“我说,接下来你听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