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张好古的提议,黄祥、成均、袁飞以及孙临等人不禁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们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心中暗自思忖道:是啊,确实如张好古所言,谁能比他更熟悉孙大帅呢?而且张好古向来足智多谋、英勇无畏,如果由他亲率一营执行营救任务,或许真有可能创造奇迹。然而,想到张好古即将面临的巨大风险,众人的心头又不由得涌起一阵担忧,因为战场上的流弹可是不长眼睛的,稍有不慎便可能命丧黄泉。
张好古看着眼前这些人,他们一个个都沉默不语,心中不由得焦急起来。他瞪大了眼睛,提高音量喊道:“必须这样!我可是最好的甄选人员,没有人比我更合适了!”
站在一旁的宋应升始终没有吭声,此刻见到张好古如此坚决的态度,心里明白再怎么劝说也是徒劳。于是,他转头看向吴大宝,郑重地叮嘱道:“大宝啊,这次任务艰巨,你无论如何都要确保总指挥的安全,绝对不能有丝毫闪失!”
就在这时,成均一脸严肃地走上前来,对着张好古道:“既然总指挥执意要跟随一营行动,那属下斗胆请求,请总指挥务必走在队伍中间,千万不可贸然向前冲锋,否则末将恕我难以从命!”
张好古听后,毫不犹豫地大声回应道:“可!”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云霄。
接着,众人围绕着此次行动计划展开了更为详细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力求把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周全,以确保行动能够顺利完成。
经过一番热烈的商讨之后,各项细节终于敲定下来。此时,张好古转身面向郑琦,语重心长地交代道:“郑琦兄弟,西庄这段路就全仰仗你了。不过……你本就要上前线参战,我实在不忍心让你太过劳累,所以还是希望你能留在后方,带领好海路的兄弟们。毕竟眼下你并非我的直属部下,有些事情处理起来可能会不太方便。”然而,郑琦却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愿意与众人一同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张好古见状,虽然心有不舍,但也不好再多做阻拦,只能再三嘱咐他要小心谨慎,保重自身安危。
经过一番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之后,张好古面色凝重地站起身来,环视着围坐在一起的众人,缓缓开口说道:“各位兄弟们,今天我们已经对明日的战斗计划做了详尽的部署,现在大家都各自回去做好准备吧。今晚务必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明日的挑战!”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然后起身散去,按照张好古的指示去安排各项事宜。
此时,海面上一片静谧,船队犹如幽灵一般悄然无声地穿梭其中。除了海浪不断拍打船舷发出的哗哗声响外,几乎听不到任何其他声音。在这幽暗深邃的夜色里,偶尔能够看到几点闪烁的亮光,那是船上用于相互传递信号的灯光。然而这些亮光稍纵即逝,只要距离一远便消失不见,因此所有船只之间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安全距离。
当船队终于抵达西庄海岸的时候,时间已然过了子时。宋应升和黄祥默契地配合着三位营长率领兵马开始有条不紊地登陆。只见袁飞身先士卒,第一个跳下船板,他动作敏捷如猎豹,落地后立即挥手示意手下的探马们迅速分散开来,在四周展开严密的警戒工作。不仅如此,就连远处的海面也没有丝毫放松警惕,十艘苍山船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四周,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戒备状态。
待全部战斗人员成功登陆之后,承载着马匹的马船也徐徐靠近岸边。随着一块块坚固的踏板被稳稳搭建起来,一匹匹矫健的骏马依次从船舱内走出。不过出于战术考虑,并非所有的马匹都一次性上岸,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投入战场。
就在那些骏马陆续下船之际,早已整装待发的二营士兵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踏上征程。他们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一边仔细侦测着周围的环境动静,一边稳步前行,仿佛一支训练有素的利剑,随时准备刺向敌人的心脏。
百来匹马上岸后,,成均毫不犹豫地翻身跃上马背。紧接着,那些被视为敢死队的英勇骑士们紧紧跟随在他的身后。他们每个人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静默,口中衔着木片以防发出声响,就连马口也已经用木钳封着,马蹄更是被厚实的布帛严密地包裹起来,以最大程度减少行军时产生的声音。
而在后方不远处,则是余下的步行一营士兵们。他们迈着整齐而轻盈的步伐,迅速跟上前方的队伍。人群之中,张好古、吴大宝以及负责保卫工作的护卫们也悄然隐藏其中。由于所有人都身着厚重坚固的盔甲,以至于那些普通士兵根本无法察觉到,原来他们敬爱的总指挥竟然也身处这支马队当中。
没过多久,三营的士兵们也开始动身出发。与他们一同前行的,还有整整五辆满载着弹药的大型车辆和两辆拉着千斤大炮的车。要知道,在上一场激烈的战斗中,这些大车可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一次依然做出了相同的部署安排——让它们紧随部队前进。毕竟,除了每个士兵自身所携带的少量弹药之外,这五辆大车完全能够充当一个临时性的巨大火药库。一旦战斗取得胜利,归来之时还可以用来装载丰厚的战利品;若是不幸出现伤亡情况,那么这些大车又能成为转移伤病员的可靠工具。
随同三营一同负责殿后的黄祥,一脸凝重地转头看向身旁的孙临,压低声音说道:“三营长啊,这三营就交给你带领啦!我呢,准备前往一营那边看看情况。此次作战,那总指挥可是跟着一营一块儿行动的,说实话,我心里总是觉得不太踏实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