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禛在宾馆房间里,拨通了张仲义的电话,他的表情轻松,嘴角带着一丝笑意。
电话接通后,正好是张仲义接的,他笑着说:“仲义兄弟,我是贾禛。”
电话那头传来张仲义爽朗地笑声,“贾哥,你回五队了吗?”
“还没呢,我在东夷,一会坐火车回去。最近,我去了香江,给你买了条阿玛尼的皮带,有时间送给你。”
”谢谢,谢谢。我之前打电话去五队,听说你不在村里,前两天就派人去拉冻梨冻柿子了,你不在没意思。”
贾禛点头,他的声音里透着真诚,“仲义兄弟,你要是有时间,一定要去五队玩,我们那里随时欢迎你的到来。”
张仲义也很高兴,“行啊,就这么说定了。我跟你说个事,今年五月份你来南庆,咱们先把绿化的合同签下来,主要就是家属区的绿化工作。我都帮你打听了,你只要保障存活率就行。”
贾禛眼神一亮,他知道这是个不错的机会,连忙回答:“没问题,你放心,这个我肯定能做好。”
挂断电话后,贾禛退客房,就赶到火车站,踏上了回春市的火车。
火车上人头攒动,过道里都挤满了人。
这些人大多是外出打拼,春节回家过年的,他们的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又透着对家的渴望。
人们在车厢里热烈地谈论着,话题最多的就是君子兰火爆的生意。
一个年轻人兴奋地说:“你们听说了吗?君子兰那生意可真是太火了,好多人都赚了大钱呢。”
旁边的一位大叔摇了摇头,叹息道:“唉,五营区的交易中心可就惨喽,成了个烂摊子。”
另一个人好像知道些小道消息,接口说道:“你们知道吗?承接交易中心的是五营区区长孙国权的儿子孙宝庆开的公司,他被抓进去了,判了半年,估计在监狱里过年了。”
此人左右看了看,发现大家都竖起耳朵倾听,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他继续说道:“听说区长孙国权调走了,一月初举办了一次交易会,结果成交量惨淡得很,只有几万块钱。新上任的区长一看,干脆别办了,把责任都推给了孙国权。”
众人唏嘘不已,贾禛却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心中暗自想着:“孙家父子卸磨杀驴,这就是他们自己选择的道路,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他们自作自受。”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冷漠,双手抱在胸前,静静地看着窗外飞逝而过的风景。
火车一路颠簸,终于到了春市。
贾禛又辗转来到五营区,此时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他匆匆赶到老齐家,敲了敲门。
老齐打开门,看到是贾禛,颇为好奇地说道:“听说你离开五队了,怎么又回来了?”
贾禛笑着回应:“齐叔,我来借下自行车,五队是我的家,我怎么就不能回来。”
老齐的女儿走出来看她父亲与谁说话,贾禛看到她,打了个招呼,老齐女儿齐淑珍就是火车站售票员。
老齐二话不说,就把自行车借给了他,贾禛骑上自行车,驮着贾梦兮,朝着五队疾驰而去。
四十分钟后,他们到了五队,贾禛先把阿黄从空间里放了出来。
阿黄一出来,就欢快地围着贾禛和贾梦兮转了几圈,才发现回到了五队,冲着村子叫了几声,得到了村子里狗的回应。
贾禛捏着阿黄胖嘟嘟脸,脸上露出残忍的笑容,“阿黄,你过得不错啊,都胖了,最近几天赶紧减肥。”
阿黄摇着尾巴,仿佛在回应贾禛的话。
走进村子,贾禛的心沉静了下来,好像远离了尘嚣,没有了物欲横流,找到了一片净土。
父女俩没有直接回家,他们看到洪爷家有人进进出出,便走了过去。
一进门,发现张传武、王大发、唐凯等人都在。
洪爷看到贾禛,抬起手大声打着招呼,“贾禛啊,你可回来了。快来,一起喝酒。”
贾禛也不磨叽,脱掉外衣就坐在座位上,“我快饿死了。”
他看着满桌的酒菜,又看了看大家,好奇地问道:“洪爷,这是怎么回事啊?”
洪爷笑着解释道:“咱们五队把冻梨冻柿子全卖出去了,张仲义没来,但来的人把钱付了。我们几个一合计,大冬天的也没什么事,就攒了个流水席,已经喝了三天了,今天正好是最后一天。”
贾禛听了,笑着说道:“原来是这样啊!”
东北农村就是这样,一有好事就喝流水席。流水席一般会持续好几天,菜凉了就热,人喝多了,要么倒头就睡,要么回家睡觉。睡醒了之后,继续过来喝,直到酒局结束。
王大发红着脸,带着一丝醉意说道:“贾禛,卖完冻梨冻柿子,洪爷与传武队长一商量,又分了点钱。你那份还在我手上,记得过来领取。”
“最近有没有回来卖房子的?”贾禛显然更关心这些。
张传武吸了口烟,说道:“又有七户把房子卖了,他们不打算回来了。只有两户,不回来领买断的钱,就他们的房子还没收购,这些都是村里出的钱。”
贾禛拿起筷子吃了一口,发现菜已经凉了,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卖给我吧,我不缺钱。”
唐凯在一旁,用他那尖嗓子没好气的说道:“你还真想当大地主啊?再来个运动,我们可不好意思批斗你。”
洪爷赶忙对他老婆王秀芝说道:“老伴,你再给贾禛他们炒两个菜。”
贾禛连忙拒绝:“洪爷,不用了,把这些菜热一热就行,别太麻烦了。”
本来,流水席收摊,大家正商量怎么过年,贾禛就回来,于是他加入话题。
他问道:“洪爷,咱们村里那些出去上学的孩子都回来了吗?”
洪爷点点头,“上学的都回来了,那些在外地上班的,要过年那几天才回来。”
贾禛想了想,然后说道:“我有个主意。我来负责监督上学的孩子写作业,毕竟不能让孩子们光顾着玩,把学习耽误了。其余的大人,咱们就试着做些冰灯,堆个雪人啥的,也算是丰富村子的娱乐生活。总不能这么一直喝下去吧。”
张传武听了,皱着眉头说道:“出门就看到雪,这冰灯和雪人有啥好玩的?”
贾禛解释道:“传武叔,你想啊,咱们村子要是弄得好看了,以后每年冬天都这么搞。我再想办法找省报记者来宣传一下,说不定能吸引游客过来玩呢。到时候咱们村子就热闹了,还能增加收入。”
大家听了,纷纷发言,对这个想法看法不一。有的觉得可行,有的觉得不太靠谱。但大家都想着闲着也是闲着,就都答应明天出去帮忙。
这时候菜热好了,贾禛父女动筷吃饭。
他接着提议:“我还有个想法,明年不忙的时候,咱们拆掉一两栋我买的院子,盖个食堂。以后村子里的人就在食堂吃饭,不用每家都开火了。”
张传武一听,瞪大了眼睛,问道:“这不就是大锅饭吗?”
贾禛笑嘻嘻地回答:“传武叔,这你就不懂了吧,我把这叫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合作。大家一起做饭,一起吃饭,既方便又热闹。万一以后,村子里来了客人,大家说怎么吃?与其挨家做饭,还不如吃大锅饭,保证乡土特色,原汁原味。”
他越说越兴奋,继续说道:“等明年啊,咱们好好把村子规划一下。看看能不能承包山林,建个鹿场。要是能抓来野猪,小猪仔就别买了,再建个野猪场。以后鹿茸、鹿肉、野猪肉可都是稀罕玩意,能卖不少钱呢。”
大家听了,眼睛都亮了起来。
思绪在这一刻引爆,他又说道:“我还想着能不能把温泉水引入村子,这样家家都有热水,洗衣服做饭都方便了。每家再建个淋浴,可以冲澡,想泡澡就去那两个水坑。嗯,水坑已经改造成澡堂,最好有净化排污系统,这样不至于污染杨树河。”
这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纷纷发表意见。
王大发兴奋地说道:“你这个想法好,要是真能把温泉水引进来,冬天可就真舒服多了,不用每天去杨树河挑水去了。”
唐凯也点头说:“建鹿场和野猪场也不错,就是不知道好不好管理。”
洪爷在一旁感叹道:“哎,看来我老了,还是年轻人有活力。”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好不热闹。
吃完饭,贾禛和贾梦兮离开洪爷家,阿黄像往常一样,已经在门外等着,它摇着尾巴,跟着主人们回到院子。
贾梦兮一进院子,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仓房去看猞猁翠花一家。
她打开仓房门,看到小猞猁长大了不少,高兴地叫了起来:“老爸,你看,小猞猁都长这么大了。”
翠花看到贾梦兮,亲昵地蹭了蹭她,但看到贾禛,还是爱搭不理的。
阿黄凑了过去,对着小猞猁一顿闻,它却不敢闻翠花,因为翠花的脸上写着:贾禛与阿黄离老娘远点。
贾禛无奈地笑了笑,他知道自己不是动物伴侣。
经过几个月辗转,他们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